傍晚,推开门,开灯,狭小的客厅亮了,条几上,圆圆的小小的鱼缸幽幽的发着光。我第一眼要看的就是它。其实,我很在乎它,即使它不发光,我就知道它就在那里,如磁石一样,吸引着我,或许,它知道,或许,它不知道。我不在乎它知道不知道,而我在心里,在乎,深深的在乎,在乎它的存在。
鱼缸,空空的。不,有一半的水。水底还沉默着一块石头,杂色的,椭圆的。
心,有点痛,又有点释然。反正,有所期冀,虽然明明知道结果。
说服不了自己的,在乎。尽管,我知晓,这是宿命。
九月十六日早上八时许,集市上游走着一个男人,短袖,裤头,拖鞋,看了青菜,看了萝卜,看了土豆,看了茄子,看了豆荚,看了莲菜。。。。。。都在心里一一否决,不动声色,无所触动。
肉摊前停了脚步。看着肉架前摆放的一盆煮熟的猪血,像豆腐,像粽子,一块一块的,很新鲜的样子。抛出一句:来三块的。那年轻的屠夫,弯腰,伸手,在盆里捡了几块,很麻利的装在一个洁白的方便袋里,在秤盘上一放,啥也没说,给我,妥了。付了钱。走起。可是,右手边,一个鱼摊吸引了我。脚步凝滞。
三四个大小不一的胶盆,里面游走着无数条各种的鱼,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胖,有瘦,有白色,有红色,有黑色,有灵巧,有木讷。这些鱼儿,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如何,兀自吹着泡泡,摆着尾巴,寂寞的,快乐的说着话。我独盯上了几条小鱼,品种叫黄刺公吧,一条鲶鱼乌黑凝结在盆水里,三五条黄刺公在周遭游窜。撩拨着我的心。
买鱼?
是的。
想吃啥鱼?
不吃,只想养,养着玩儿。
三块钱,三条小鱼,在白色的方便袋里游荡,不知道是喜是忧是惊是恐,我不知道,我心里没底,我不知道鱼儿啥感受,我只知道自己心里是欣慰的。
于是乎,街道上,欣欣然,飘过一个男人,左手一个白色方便袋——三元猪血,右手一个白色方便袋——三元小鱼。心里快慰,脚下飘忽。想起一句话来,左手面包,右手鲜花——一种生活态度——我欣赏的期望的——现在就享受着,怎不得意?!
回到府上。顾不得和夫人汇报。如地下党一般,悄无声息的,刷洗鱼缸,斟酌水量,哧溜,放鱼儿入缸,那鱼儿也领情,摇头摆尾,在新世界里游荡。也顾不上看那鱼缸外的笑脸——四十有余,沟壑纵横,乌儿吧唧,咧嘴嘿嘿——傻乐的一张老脸。
快乐的事情是急于分享的。于是乎,鱼缸外又多了一双欣喜的眼睛。
那天起,心里多了一份牵挂和喜悦。
每日换水。夜里最后一眼,是鱼儿;早上第一眼,是鱼儿。
小心伺候着。闲暇时候,看着鱼儿在水里悠哉悠哉,心里也悠哉悠哉。
上网查,学经验。换水多了,怕鱼感冒;换水少了,怕鱼氧气不足。投食,不吃。郁闷,担忧。快乐,成了忧愁。可这忧愁,分明就是快乐。说不清,道不明。心里忐忑,快慰,交织着。
然而,该发生的还是要发生的。大道无情。
八月二十五日,第九天,早上,刚起床,迫不及待的开灯,啪,灯亮,看去,一个鱼儿飘在水上,我心里的旗帜下了半旗,我捞起那小鱼,埋在花盆里,安慰它安息吧,又回头安慰鱼缸里剩下的两条小鱼,别怕,好好活着。
九月三日早,第十三天,又一小鱼去了;九月十三日,第二十三天,最后一条小鱼去了。
我掩埋过了他们。也掩埋了过往的那份喜悦心情。
面对空空的鱼缸,鱼缸无言,波澜不惊,如老僧入定,让我恐慌——我在忏悔,我在问自己,我之与三条鱼儿,我的行为是拯救?还是祸害?是善?还是恶?是对?还是错?
生命。人与动物,人与植物,一样一样的。珍贵。因了珍贵,容易逝去。而这逝去,又是必然。生,就是死。死,又何尝不是生呢?庄子的妻子死了,他为她鼓盆而歌。我羡慕,我理解。——我释然了。
如今,鱼缸仍旧摆在条几上。若说鱼儿去了,不如说鱼儿犹在。因为,我心在,鱼儿在。
鱼儿悠悠,岁月悠悠。
作者:罗庄人家 韩超华老师
鱼缸,空空的。不,有一半的水。水底还沉默着一块石头,杂色的,椭圆的。
心,有点痛,又有点释然。反正,有所期冀,虽然明明知道结果。
说服不了自己的,在乎。尽管,我知晓,这是宿命。
九月十六日早上八时许,集市上游走着一个男人,短袖,裤头,拖鞋,看了青菜,看了萝卜,看了土豆,看了茄子,看了豆荚,看了莲菜。。。。。。都在心里一一否决,不动声色,无所触动。
肉摊前停了脚步。看着肉架前摆放的一盆煮熟的猪血,像豆腐,像粽子,一块一块的,很新鲜的样子。抛出一句:来三块的。那年轻的屠夫,弯腰,伸手,在盆里捡了几块,很麻利的装在一个洁白的方便袋里,在秤盘上一放,啥也没说,给我,妥了。付了钱。走起。可是,右手边,一个鱼摊吸引了我。脚步凝滞。
三四个大小不一的胶盆,里面游走着无数条各种的鱼,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胖,有瘦,有白色,有红色,有黑色,有灵巧,有木讷。这些鱼儿,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如何,兀自吹着泡泡,摆着尾巴,寂寞的,快乐的说着话。我独盯上了几条小鱼,品种叫黄刺公吧,一条鲶鱼乌黑凝结在盆水里,三五条黄刺公在周遭游窜。撩拨着我的心。
买鱼?
是的。
想吃啥鱼?
不吃,只想养,养着玩儿。
三块钱,三条小鱼,在白色的方便袋里游荡,不知道是喜是忧是惊是恐,我不知道,我心里没底,我不知道鱼儿啥感受,我只知道自己心里是欣慰的。
于是乎,街道上,欣欣然,飘过一个男人,左手一个白色方便袋——三元猪血,右手一个白色方便袋——三元小鱼。心里快慰,脚下飘忽。想起一句话来,左手面包,右手鲜花——一种生活态度——我欣赏的期望的——现在就享受着,怎不得意?!
回到府上。顾不得和夫人汇报。如地下党一般,悄无声息的,刷洗鱼缸,斟酌水量,哧溜,放鱼儿入缸,那鱼儿也领情,摇头摆尾,在新世界里游荡。也顾不上看那鱼缸外的笑脸——四十有余,沟壑纵横,乌儿吧唧,咧嘴嘿嘿——傻乐的一张老脸。
快乐的事情是急于分享的。于是乎,鱼缸外又多了一双欣喜的眼睛。
那天起,心里多了一份牵挂和喜悦。
每日换水。夜里最后一眼,是鱼儿;早上第一眼,是鱼儿。
小心伺候着。闲暇时候,看着鱼儿在水里悠哉悠哉,心里也悠哉悠哉。
上网查,学经验。换水多了,怕鱼感冒;换水少了,怕鱼氧气不足。投食,不吃。郁闷,担忧。快乐,成了忧愁。可这忧愁,分明就是快乐。说不清,道不明。心里忐忑,快慰,交织着。
然而,该发生的还是要发生的。大道无情。
八月二十五日,第九天,早上,刚起床,迫不及待的开灯,啪,灯亮,看去,一个鱼儿飘在水上,我心里的旗帜下了半旗,我捞起那小鱼,埋在花盆里,安慰它安息吧,又回头安慰鱼缸里剩下的两条小鱼,别怕,好好活着。
九月三日早,第十三天,又一小鱼去了;九月十三日,第二十三天,最后一条小鱼去了。
我掩埋过了他们。也掩埋了过往的那份喜悦心情。
面对空空的鱼缸,鱼缸无言,波澜不惊,如老僧入定,让我恐慌——我在忏悔,我在问自己,我之与三条鱼儿,我的行为是拯救?还是祸害?是善?还是恶?是对?还是错?
生命。人与动物,人与植物,一样一样的。珍贵。因了珍贵,容易逝去。而这逝去,又是必然。生,就是死。死,又何尝不是生呢?庄子的妻子死了,他为她鼓盆而歌。我羡慕,我理解。——我释然了。
如今,鱼缸仍旧摆在条几上。若说鱼儿去了,不如说鱼儿犹在。因为,我心在,鱼儿在。
鱼儿悠悠,岁月悠悠。
作者:罗庄人家 韩超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