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溪洞位于绥德县城北,大理河与无定河交汇处的月宫山石崖之上。洞深5.92米,宽5.2米,高2.6米。原秦太子扶苏“赏月台”建于其上。昔日每当皓月东升,站在“赏月台”上,可以观到三个月儿,即水中反射到石崖上的月儿,水中映出的月儿,东方空中月儿,故此山名“月宫山”。山上有“月宫寺”。晋溪洞两边现有清代“月台”“云室”隶书石刻。
晋溪洞为绥德著名石窟之一。明嘉靖癸未年十月,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王琼(祖籍太原)因奸臣谗言诬陷、被贬谪绥德。当时绥德名士王玹与其关系甚密,二人同游州城山水景观,对月宫山山环水复之景甚为所爱。石崖上有洞,于是琼公憩于洞中,每立于石台眺望大理、无定二河交汇滔滔而去;两岸翠柳成荫,田园葱荫;炊烟袅袅,田歌鸟鸣,皎月丽日,景色如画;既而如痴如醉,心旷神怡。异年,陕西按察佥事桑君汝公(即马汝骥)来绥,与王琼游览此地,二人举杯痛饮,畅所欲言。其间,王琼吐露对此山此洞眷恋之意。于是汝公命工匠“治洞轩阁,雕琼像于石洞之中。”门额刻“晋溪洞”三字,并在石崖之上构筑亭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