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教育吧 关注:128贴子:560
  • 1回复贴,共1

没了事业编,谁还愿意当老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教师,被人类誉为“辛勤的园丁”,带给人们精神层面的满足。教师这一职业,是人们眼中的金饭碗,工作稳定、有编制、待遇好。但是事业单位的不断出新的改革政策打破了这份宁静。

根据《2017年事业单位分类革新实施方案》,全国高校和公立医院将中止事业单位革新:保留高校和公立医院事业单位的属性,但是取消其编制。此消息一出,很多人猜想,与高校和公立医院属性相近的中小学是不是也会取消编制呢?
我们来了解一下,教师编制是什么?
在编教师拥有的编制为事业编,即在编老师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非在编教师即为临聘人员或者称作合同工。教师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入职后按照相关规定,签订合同期一般为五年(实际操作中,一般只签订一次合同)并按照相关规定,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但我们说的合同工一般指临聘人员。非在编老师,一般称作代课老师。
对教育行业的正面影响
关于取消教育编制的看法,众说纷纭,总体来说有利有弊。教师编制本来就是用来筛选一部分优秀教育者的,如果取消,于教育有何益处呢?
1、增加教师危机感,提高教师积极性
就中国教育的现状看,教师几乎是终身职业,除非犯有重大过错,否则基本上就是一辈子,任职时间久了,会有疲惫感,不乏有一部分教师开始得过且过,这就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
如果取消编制,不再是铁饭碗,有了优胜劣汰的机制,就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刺激教师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授课能力,而学校也可以掌握人才选择的主动权,每几年一次考核,引进更多的优秀教师,优化教师队伍。
2、减少不公平现象
目前,很多中小学的现状就是编外教师多于编内教师,除了招聘方式不同之外,在工作内容上,其实是一样的,但是在待遇方面,编内教师要优于编外教师许多,简言之,同工不同酬。
如果取消教师编制,就取消了编内编外概念,都是合同制,同工同酬,也可以大大编外调动教师授课的积极性。
3、资源的优化配置

编制教师可以做任课老师、班主任、行政人员,无编制教师最多可以当任课老师,不可能成为行政人员。这就限制了无编制教师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优秀的人才没有充分利用。
如果取消教师编制,从授课形式上,打破教师教学的局限性,极大限度的调用教师资源,打破资源垄断。
但是各位教师也不必过分担忧,我们来看一下取消的教师编制的可行性:

教育资源方面
取消教师编制有风险,优秀资源易流失。大多数人选择当老师,是因为稳定的编制和待遇,一旦取消,没有了优势,有能力的教师可能会大批跳槽。尤其乡镇以及偏远地区的教师,没有编制,待遇跟不上,教师资源大量流失可能导致教师断层。
国家政策方面
政策导向保障中小学教师待遇。2016年11月7日通过的新的《民办教师促进法》,禁止举办营利性的义务教育民办学校,民办小学和初中的办学结余将用来提高教师福利待遇,改善校园。连民办中小学教师的待遇都将提高,那公办中小学校教师待遇肯定会有保障。另外高校、医院和中小学具体情况不同,是否同样取消编制不能一概而论。
经济形势方面
义务教肓的属性决定其不能被推向市场。中小学承担义务教肓、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等基本公益服务,作为公益一类,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单位或机构。义务教肓的属性,决对不能推向市场,由市场进行资源配制,只能由国家财政进行扶持。他们的收入、地位、生活,国家一定会保障。
来看看网友们怎么说
@珂珂:赞同取消编制,这样一方面可以打破教师终身制的弊端,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逐渐淡化学历观念,重视能力而非学历。
@惠欣:我不赞同取消编制,现在有不少硕士生和博士生投身了教育行业,带动了教育研究,为提高教育水平做出贡献!如果取消编制,还会有高材生愿意去基层吗?相反,还要提高考教育编制的台阶,让人才进入教育界来改变教育!

@燕妮:待遇好了有编没编问题应该不大吧。
@茜茜:我没有编制,但是成为编制教师,是我奋斗的方向,我佩服尊敬那些凭着努力考到编的人。如果取消了,我觉得会很茫然。
@MT:培训机构的老师都是凭本事说话,这跟学校很不一样。取消编制也许能调动教师积极性,但会使教育行业趋于市场化。
@老李:很多人把编制当铁饭碗,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初为教师的那份初心。也见过编外有很多努力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是一视同仁。

和小E想说,不管是哪种改革方式,都是为了教育的长远发展,国家必然会考虑各方因素权衡利弊,拿出最符合实际的解决方案。我们自己能做的就是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自身综合素质,只要能力过硬,到哪儿都受欢迎。
教师编制应该取消吗?
相信大家有很多话想说,文末留言尽情吐槽吧!


1楼2017-03-17 11:06回复
    同工不同酬,代课教师的悲哀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8-31 22: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