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茅山大劫,道士魂归
花千骨这一路披星戴月赶路,居然半个多月就到达了茅山山脚,只是越接近茅山,一路的鬼魂就越是多。
茅山道术天下闻名,作为天下正派之一,收了鬼怪,也是不重罚的。但凡有可超度的,都是竭尽全力感化超度,所以颇得世人称赞,也在仙界里得了高风亮节之美誉。
只是尽管如此,还是不免有很多孤魂野鬼因各种缘由无法投胎转世,便也就被茅山收留了下来,这千百年来,竟是有了越来越多的孤魂野鬼在此间游荡。
而这就可怜了咱们的小骨,她最怕鬼魂飘荡。在她看来,妖怪还好一些,毕竟是实体,一旦面临这种无法触摸的东西,她就吓得三魂七魄都快离体一样。
一整夜她都在这打转转,莫不是遇到什么鬼打墙的招数了么?怎么来来去去还是在这附近,怎么走都上不去山。眼见茅山就在前头,却是无论如何都缩短不了这距离,把她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
“你看你看,那个小丫头,一脸倒霉的样子,还这么害怕我们,我们去欺负欺负她吧!”
两个小鬼说罢,便尾随着前头不远处的花千骨,想要吓吓她。只见他俩伸出手拍在她背脊,怎知,一接触到她背脊,一道仙力立马反弹回来,竟是把他二鬼打回丰都鬼城飘荡去了。可怜的小鬼啊,怕是多日无法出来游荡玩耍罗。
说来也巧,正是因为这俩小鬼触碰到了花千骨身上的仙障,这泄露而出的净化之力,竟是破了前头的鬼打墙,一条路突兀地出现在了花千骨面前。不过我们的主角确实是个称头的二愣子,不愧是傻人有傻福,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走出了谜团,终是上了茅山。
茅山山门实在是朴素,不似其他的大宗派搞派头,修道之人以清修为主,倒也是算得上佳话。
花千骨盯着紧闭的茅山山门,又看了看头顶,日上三竿了啊,怎么这茅山大门还紧闭着。在原地打了几个转转后,还是决定去敲门。
咚咚咚,咚咚咚。
铜环撞击着木门,不断发出响声。花千骨等了好半晌,还是无人应答,终是忍不住推了推大门,怎知,这大门居然没有锁住,她使劲力气推开了那道厚重朴实的大门,一股恶心的血腥味儿扑面而来,还夹杂着些许腐烂尸体的味道。
“呃呃呃,”花千骨立马反胃起来,她睁大双眼,映入眼帘的竟是一片尸横片野,血迹斑斑的修罗的场景,这到底是死了多少人啊,横七竖八的,死状各异,满眼望去,都是尸体。有的尸体身穿道袍,有的尸体竟是妖魔打扮,莫不是经历了一场仙妖大战?
花千骨的脸都吓白了,何曾见过如此大的阵仗,且不说是她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孩子了,就是征战沙场的将军,怕也是得倒吸一口凉气。那些尸体,少部分还呈现全尸状态,更多的尸体,竟是缺胳膊少腿儿的,四散的七七八八,根本无法知道这只手臂是谁的,那个腿儿又是谁的。
花千骨捂着鼻子,给自己壮了壮胆,蹑手蹑脚的行走在尸体中间,半点不敢触碰到地上的尸体。她希望能发现一个活着的人,至少让她知道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是,找遍了整个广场,竟是无一生还。
于是,她踏上阶梯,往前头大殿的方向走去。或许,这里能找到个活人也说不定。一走进大殿,她松了一口气,这里基本上没有什么尸体,看来,都是在外面战斗的。只是这里不免被搜刮的有点儿凌乱,莫不是来劫物的?
花千骨在此间仔细搜寻着,突然,她听到了极其细微的呼吸声,她屏气凝神,应声而寻,在大殿极其隐蔽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个仙风道骨的老者,他躺在地上,口里吐纳着微薄的气息。
“您还好吧!”花千骨赶忙跑过去,问道。
“小……姑娘,我怕是不行了,贫道清虚求你一事。”
“您就是清虚道长?我是花千骨,您还记得吗?”花千骨哪知,眼前之人竟然就是清虚道长。
清虚一听,仔细打量起花千骨来,果然是那个命格异数的小娃娃,不过,为何她身上还有他的仙障。
“原来是你,孩子,你定要将这里发生的事情告知仙界众派。”
“云翳勾结七杀,屠了茅山,拴天链被夺,众仙家需谨慎其他神器。”撑着一口气,拿出一个传音螺,说道。
“千骨,去昆仑瑶池,将此物给众仙家。他们一听便知。”
“清虚道长,我不过是个小孩子,哪能去得了瑶池。就算去得了,他们又如何取信于我?”
“这是群仙宴请帖,你且收好,或有用途,另外此宫羽乃是我茅山掌门信物,你暂代掌门一职,在群仙宴上也好说话,之后找到我徒云隐,再传位于他即可。殿中八卦阵下还藏有我派剑谱和六界全书,万望你好生保管。”
只见清虚道长右手食指中指并拢,点于花千骨眉心处,稚嫩的脸庞浮现出了茅山掌门人的标记,似是北地红蕊落她眉心骨,煞是好看。
清虚将掌门宫羽交于花千骨,又从墟鼎拿出一把佩剑,他将全身仅剩的法力倾注于上,竟是立刻就没了生气,行将死亡。
“这把配剑,将送你去瑶池,清虚,清虚谢过姑娘了。以后若无去处,可向长留上仙相助。”
交代完遗言,清虚道长便闭上了双眼。
命里注定的相遇是谁都无法切去的羁绊,若不是两条平行线,同一个平面里,两条直线岂能无交点。他和她终究是被命运的红绳牵引着,再见亦是沙漏在滴,时间一点一点在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