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吧 关注:10,983贴子:3,868,357
  • 15回复贴,共1

【中国人的一天】老去的第一代农民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1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城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起。算起来,中国第一批进城的农民工不少已年过六旬,他们有的还在城市里打拼糊口,有的回到家乡种田养老,境遇各异。1949年出生的肖金旺是广东省阳江市大龙田村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随着改革开放打工潮背井离乡,跟着同乡好友奔向当时待开发的珠海。肖金旺在工地里找了一份挑砖的活,一干就是20多年。(图/文 陈劲)


IP属地:江苏1楼2016-10-06 08:56回复
    2/19
    “那时挑砖很便宜,一两分钱一块,一天下来能赚一两百块,但也不是每天都有活干”。在一次挑砖上楼的时候,肖金旺不小心踩到了铁钉,扎得很深。从那以后,肖金旺放下了手里的担子,但也落下了挑砖工的职业病--腰肌劳损,并为此花了不少医药费。后来肖金旺的母亲病重没人照顾,他不得不回到家中照顾母亲。年近六旬,肖金旺也无力再去干重活。


    IP属地:江苏2楼2016-10-06 08:58
    回复
      3/19
      “那会儿珠海的斗门区还全是土路,到处都是农田和耕地,也没有几幢高楼,我们就这样一担一担地把砖挑上去,大约算起来,我挑的砖都有两千多万块了”,肖金旺说。他现在还保留着以前挑砖用的工具,每当拿起这些工具,总会谈起昔日的艰苦生活。身后的旧房子是他以前住的地方,在一次台风中坍塌了,因为没有人来管理,如今已经荒草丛生。
      4/19
      现在肖金旺临时居住在家族的祠堂里,祠堂中央摆放着一块灵牌。“以前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娶个老婆回来,有孩子能养我,现在老了不敢想了,就是想能够亲手在旧房子的土地上建座新的平房,让自己住得舒服一点。”肖金旺有些激动地说。


      IP属地:江苏3楼2016-10-06 09:00
      回复
        5/19
        家族里的人经常来祠堂点香烧纸,他只好用一块窗帘将小屋子和祠堂正堂隔开。不过,肖金旺还是很担心,怕某天不注意会烧了他的被子和衣服。
        6/19
        母亲去世后,单身孤寡的肖金旺生活就更加困难了,没有经济收入,没有田地可种,生活上也是缺乏照料。幸好,肖金旺有个侄儿肖国坤,虽然侄儿患有腰椎病,但他在生活上还是尽可能的去帮助肖金旺。


        IP属地:江苏4楼2016-10-06 09:03
        回复
          15/19
          肖金旺在生活上极其拮据,袜子破了,鞋子烂了也不舍得扔掉。肖金旺说:“这双鞋已经穿了好几年了,之前破了缝补过一次,现在又裂开了,改天有空我再缝好它,还能穿好久呢。”

          17/19
          肖金旺以前挑砖总是爬楼,日复一日,造成了他的膝盖磨损厉害,双腿还有风湿病,晚上经常疼到睡不着觉。像肖金旺这些第一代进城的农民工,大多数人是享受不了养老保险的,但他们回到家乡生活又成了问题。


          IP属地:江苏5楼2016-10-06 09:08
          收起回复
            改革开放的第一代农民工,辛苦了几十年,为什么还没有成为先富起来的人群?
            真是 编席的睡土炕,卖菜的吃黄叶,泥瓦匠住草房 种田的吃米糠,卖线姑娘裙脚裂,卖油的只闻香。


            IP属地:江苏7楼2016-10-06 09:20
            回复


              8楼2016-10-06 10:14
              回复
                好,很现实。


                9楼2016-10-06 15:54
                回复
                  )新一代卖炭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10-06 21: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