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睿吧 关注:91贴子:6,436

【长篇小说】卧龙之子*第六章{修改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古道风烟野兔藏,
                  象河日暮锁斜阳。
                  青襟白酒人何在,
         碧树丹花影自香。
         血沃荒丘谁忍写,
         泪凝野果我先尝。
         萋萋一片闲愁地,
         谁把卧龙誉此冈。
这是我在探知了卧龙冈的一点来龙去脉后,写成的一首诗。当然,我爷爷,“铁算盘”,还有守墓人善宝林对其中的某些事情的关键所说不一,各执其词,但理由也很简单,不过是三人观念不一,互相排斥,对历史都抱有不同的态度。
不管怎样,那段历史毕竟客观地存在过。



1楼2008-09-20 17:02回复
    卧龙冈的菠菜名噪新麦,已是明朝末叶了。这时卧龙冈有本家庄丁约三百人,加上其他姓氏的庄丁,全村统共五百人左右。祖上有家训,宁可喂耕牛,不可出王侯,也便不叫子孙读那圣贤之书,学那八股之文,都无意进身。但那积攒了一点钱的,为了保家护院,也为了人丁兴旺,不受欺wu,不知啥时候起,竟渐渐的好起拳脚功夫来。偏偏就在崇zhen年间,善氏子孙在第八世上,出了一位异人,叫善史云。他十五六岁时上扫帚屯集卖菜,被三五小回zi欺侮,菜被抢,严父训其无能,因而和父母怄气,遭了几声责骂,毅然出走,此后音信杳无,他的父母看独生儿子一去不归,遂后悔不迭,渐到以泪洗面,落得疾病缠身,而忧思不绝,三五年间,便相继死掉了。村人也没想在第十个年头上, 善史云竟神话般的又回到庄里。见双亲俱亡,使他悲痛欲绝,哀哭之声闻于四邻八舍。乡邻赶来劝慰,他也不甚理睬。哭罢,扫除萧败的庭院,擦洗居室内旧物,算是独自一人撑起门户。此后,他每集去扫帚屯转悠。一日,又几个回hui蓄意滋事,强词夺理,要撵走几个猪肉案子,屠户晓得这伙回hui无赖的厉害,不敢和他们理论,只是紧攥割肉刀,手却打着哆嗦。一回hui怪叫一声:“小子不老实想杀人不成!”窜上去夺下刀摔在地上,把屠户揪过来一顿乱揍。其他屠户面面相觑,敢怒不敢言而已。善史云听人纷纷说回hui欺侮汉民,便寻过来,喝一声:“善爷来教训你!”伸手拽过打人的回hui,不由分说,一拳出去,回hui被击出老远,脑袋砰一声碰在路对面一辆停着的大车的车辕上,倒地后白眼直翻。众回hui见状,一齐扑向善史云,不想被他不知用什么拳脚,刹那间把几个回hui揍得鼻歪眼斜,抱头鼠窜。村人始知他十年在外,原来学了真功夫回来。


    2楼2008-09-20 17:15
    回复
      这帮回hui家住胡河道。胡河道系新麦第一回min村,在城西五公里处,属打虎集乡,全村共三千多人。回min向来齐心,对外往往滚庄出动,汉民或被践踏,或以财礼讲和。一死数伤,成为胡河道回min的耻辱,本来充盈流淌着骁蛮、勇猛、从无驯服之气的血液一举沸腾,如河决堤。一时以鼓为号,纠集全村凡有武力者八百余人,誓bao此仇。早打听得仇人是卧龙冈一离家十年方归的孤儿,在外学了功夫。便给卧龙冈村长下了战书,令其接信后交出善史云,否则次日八百回hui血洗卧龙冈。村长看竟慌作一团,来找善史云。谁知他看完笑着说:“明日我个人在冈子上打败他们,包管他们进不了村。你准备酒菜,中午给我接风。”


      3楼2008-09-20 17:16
      回复
        次日辰时,一支由胡河道出发,手持刀枪棍棒的队伍进入冈子西的坡道,气赳赳地朝冈子而来。由于坡道低于冈子,穿越而过,坡道两边便形成类似断崖的地形。为首的回hui远远就见坡道一边的崖头上躺着一个人,头朝崖边,一腿屈曲,另一腿跷于其上,却手持书卷,在那里看书。那人听得他们近了,把书摞到一边,跷在另只腿上的脚也拿下,像另只那样也屈曲着地,双脚用力,将身子腾在空中,翻了几翻,落到土崖间的坡道里,面朝回hui,双脚叉立,挺胸凛然。为首的回hui一愣,嚷一声:“我们去逮善史云来报仇,你速滚开!”善史云朗声答:“大爷便是善史云,在此等候多时了,要逮请便!”回hui欻一声止住了脚步。


        4楼2008-09-20 17:18
        回复
          善史云把胡河道的回hui震住了,他也从此名声大振,卧龙冈人把善史云的退敌功夫谝的更加神奇,尤其在说到善史云仰在冈子崖头看书的那一节,没有更加状其神武无双的词儿,就把他比喻成龙了。便有人不远数十里,数百里慕名来访,善史云更是乐意结交豪杰,又在冈子附近修了一套拳房,与守墓一家的房舍相连,整日里教授起徒弟来。
          善史云很快婚配。但一连生了几个千金,最后却没有儿子。
          这时赶上了天下大乱。
          他的姑娘长成后,大都嫁给他的徒弟,也不过是附近村里守本分的小伙子,因为要学点拳脚防盗贼才来学武的。到了顺治年间,其他姐妹都已下嫁,且有了孩子,只有小女眼气颇高,不肯出嫁。而这时的善史云,已是胡子花白的老英雄了。距他独身退回hui已过了三十年。


          6楼2008-09-20 17:21
          回复
            爷爷在说这段故事时说,善史云不知拜的什么师,他练就的拳脚既有形意拳的意,又有螳螂拳的形,动作起来却又不显凌厉,而深得太极拳之柔和,实在不知是什么拳。守墓人善宝林却说,善史云的确了的,却不是凭的真本事。他出去是入了道的,道上有人给他撑腰,他又学了套歪门邪术,所以颇能唬人。听说他回乡几年后,道上的人还来访过他,谈的什么则不知道。但善宝林又说不出他入的什么道,有什么邪术,只是根据传说而已。铁算盘回闻革则说,善史云那次退的几乎不是回hui,因为前边有几个回hui,后边是往扫帚屯赶集的人,前方有人打架,后方人上前观看,但不知被善史云用什么法术乘回hui不备弄瞎了他们的眼,回hui们惨叫着往回跑,赶集的人躲的躲,退的退,就都散了。另外还说赶集的人加起没有八百人。但不管怎样,善史云会歪门邪术也好,武功高强也好,总之他具有超人的本领。至于那八百人是不是完全属回hui,够不够八百人,就更次要了,他毕竟两次使回hui衄败,这一事实,三位老人则都没有否认。


            7楼2008-09-20 17:22
            回复
              新麦有过元宵闹秧歌的风习。卧龙冈秧歌由村里几姓族内青壮劳力组成。善史云自回乡,特别是单身退回hui后,威信在村里顿时大高,每年的秧歌,他都参加。由于他身怀绝技,跑起秧歌来姿势、架把不同于别人,而是不经意融武入舞,最后舞武不分,别人看到这样感觉越发舞姿优美,都纷纷效仿。几年下来,卧龙冈的秧歌便整个地换了个面貌,变得纵横捭阖,变化莫测,善史云便成了领队的头伞。
              多人来求善史云学武之余,也把卧龙冈的秧歌传到了自家村里。


              8楼2008-09-20 17:25
              回复
                每年的正月初七后,亲戚差不多走访完了,冈子下边,拳房以西,就会终日响起大鼓。卧龙冈的秧歌便进入了一个排练阶段。鼓钹齐响,冈子在微微震颤。许多孩子都跑来围观。善史云的小女鬒茜最爱玩乐,不仅和父亲学了拳脚,扮秧歌她也必搀和其中。原来这鼓子秧歌是由伞鼓棒花丑组成,以伞鼓为主,即棒花丑均为配角。花由村里的姑娘担当,而鬒茜又是花中的佼佼者。
                围观者中,少不了就有与卧龙冈一冈之隔的神羊村的儿童和妇女。当时却有神羊村的一个秀才,也不过十七八的年纪,因为在家无聊,闻得鼓钹大作,知道卧龙冈演练秧歌,因为此处秧歌独树一帜,看着兴奋,便循声翻过冈子到这边来了。挤进人群,打眼便看。由于只是排练,所以一应人员尚未着装配彩头,哪个人咋样,哪个人又咋样,都看的清楚。那四把伞旋舞而来,那执伞者步履生风,手足劲道,把个伞高低起伏,前后挥动,真个如大匠运斤,又似骊龙戏珠,美仑美奂;伞后紧跟的是鼓,这鼓一经跃动起来,便如那斫木之士,新胜之师;尚未陶醉,却有一阵旖旎绚丽扑面而来,原来是那扭动的花队。未及细看,倏忽整个场子便不分鼓伞棒花,揉成难解难分的一团,令人眼花缭乱了。


                9楼2008-09-20 17:26
                回复
                  开春之后,知县仇民命布各乡民众疏浚禹商河。河道不畅,这两年来清水洼内积水日盛,比至雨季,淫雨连日,整个清水洼积水暴涨,河道更是平漕,简直如一片汪洋,甚至浸过官道,危及新麦的外城墙。做为知县不得不有保守家门的想法,只要西起临邑,东至武定府地界的禹商河泻水通畅,县城就不会有浸水的危险。一纸令下,不日间,新麦境内百余里长的禹商河上,早已是人头攒动,铁臂劲摇,车上车下,仿若禹商在日。可怜河工最是辛苦,挖河清於,先要掏尽冰凌下的污泥,便要人跳进水里,轮番淘泥。那河水尚冻人肌髓,使人身子发颤,腿脚也便在水里抬起落下地乱动。等倒班出来,被寒嗖嗖料峭的春风一吹,自腿到脚便裂开一道道的蚂蚱口子,疼如针挑。挖出的泥土,装在太平推车里,车夫在脖后到两肩前搭了襻,两端固定在车把上,哈腰推起,前边一人拴了绳子如拉纤一般,前后用力,载载晃晃地把淤土运到大堤上。为了增加干劲,每推一车土前,两人还要喊号子,这边喊了,那边又喊,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也有滑车,但机械尚不发达的那种年代,其力量总是不及河工那血肉之躯的。


                  11楼2008-09-20 17:27
                  回复
                    河工如此劳苦,哪知知县仇民却是个赃官!他看看禹商河快要竣工了,有点夸功,让后人纪念他,便唆使县城内大乡绅法自楚,敛钱为他在禹商台上河神庙外立一碑,铭记他疏浚禹商河,恩德泽万民,功业比禹商的伟绩。法自楚更是乐得巴结知县,便在县城内大小买卖门头敛钱,听说要为知县立功德碑,大商小贩们哪敢有不应的,纷纷捐献了钱两。法自楚中饱私囊后,便请一位善做逢迎歌颂文章的秀才,城东村王贾延写了篇《新麦知县仇民疏浚禹商河碑记》,便派人到济南省城内的普利街找家刻碑铺,将王贾延的碑文原稿交上,令刻碑铺将碑刻好。石碑刻好,他们又装了车,负责押运回来。一路倒也无碍,到了新麦,在禹商台下卸了车,往台上弄时,出了事故。原来,这上台去的路十分地陡峭,也没有砌砖,现在为了往上运碑,法自楚便想法运来几条圆木,分做平行一米多宽的两行接起来,由下通到台上。碑接着平放在两溜圆木上,碑身摽了大绳,上边几人拽,下边有人再拿撬木塞进两溜圆木间的碑下,上拽下撬,使碑一下下往上移动。那法自楚及县里两个差人站在就地地指挥。这方法原也想得不错,只是石碑每往上挪一下,上下的人便要松一下劲,石碑便在圆木上停顿一瞬。谁知这样上到半截以上愈加陡处,众人早已累的大汗淋漓,气喘吁吁,那碑也便在圆木上停顿不住,众人一歇劲时,碑身往下一滑,上边拽绳之人冷不防被反拽下来,栽到下边人群上,下边人一松劲,碑便没了控制,越发下滑,且上边的人跌下来时仍拽了绳,便把石碑又反拽得倒翻了个滚儿,然后就翻下来,将那躲闪不及的,尽行砸伤。台下那大车尚未赶走,拉车的儿马侧头见上边纷乱,石碑翻滚下来,唬得往前一挣,车轮轧到卸车时垫碑的一块石头上,往一边翻起,那石碑刚好下来,将一个惊慌失措之人一块撞到车下,不知怎么,车、人、石碑就卡在一处,车不能行,碑挪不动,人不得出,在里边嗷嗷惨叫。


                    12楼2008-09-20 17:27
                    回复
                      禹商河上正等待验工的河工闻声呼啸赶来,却眼睁睁没有办法。这样也便越聚越多,有提这法子的,有提那法子的,你一言,我一语地,喧杂一片。正在纷乱之际,一人匆匆赶来,从后边拨开众人,挤身进去,不容分说,钻到车下。众人尚未看清是谁,就听那人在下边喊:“你们把车摁好了,牵住马,一霎别让它把我们轧在下面!”众人诺一声,纷纷伸手摁住了车,一人上前死死地逮了马缰绳。只听车下“嗳!”一要劲,“嘭”一声,那被卡的人一声痛叫。众人躬身一看,石碑断做两截,呼痛不已的人被送出来,接着那人也就势钻出,拍了拍身上的土。
                      其中就有认得善史云的,慌不迭直着嗓子喊了声:“果然是善爷!善爷今天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可救了人了!”众人听说是善史云,都围上前来恭维。善史云说:“我要是来得早的话就出不了这事了——我们卧龙冈工段就在东边三里桥庄头,刚才都蹲在那里闲聊,有的说验工的咋还不来,三里桥一个放羊的老头还说,乡绅法自楚正忙着给县太爷树碑,怕是树完了碑再领人验工,就又谈了会子对这立碑的看法。哎!县太爷真是吃饱了撑的,明天任满调走,凭留个碑,又有谁知道你是哪位,那知道的,反不笑话他做点事就生怕别人不知道不念惦才怪!啊……咱们别光顾看我,快!该救人的救人,看伤得怎么样!”


                      13楼2008-09-20 17:28
                      回复
                        众人方待散开,法自楚领着公差走过来,没爹没奶地喊叫:“谁救的人,别走!”
                        善史云说:“是我!”
                        法自楚仍用那样的口气说:“谁把县太爷的功德碑砸断的?”
                        善史云说:“是我!”
                        “谁他妈的又说县太爷吃饱了撑的了?谁笑话县太爷?!说!!!”
                        善史云愣看着法自楚一干几人。


                        14楼2008-09-20 17:30
                        回复
                          法自楚一脸白净,面庞清瘦,下颏尖尖,眼睛很小,却目露着凶光,说起话来下颏前伸,嘴角撇起绷紧,一幅轻蔑之态,像个吵架时侮辱对方孩子的女人。这位靠霸zhan清水洼的渔chan起家的爷,两年前捐的一个监生之职,未及赴任,即遭丁忧,但仗着有几个chou钱,凡事爱做体面人,没事又专往县太爷那里跑。ba结当官的惯了,看老百姓啥人都不顺眼,善史云把碑弄断了,他觉得在县太爷面前失了面子,心里难受,决意惩办断碑之人。


                          16楼2008-09-20 17:34
                          回复
                            当下他又冷瞅了善史云几眼,声音低下来,但说话越发像个娘们儿:“我说别人谁有那么大的b劲把县太爷的碑弄坏呢,果然是善爷。我可早就听说了,你一个人能wan过8百回hui,是个人物,别人都敬着你!


                            17楼2008-09-20 17:38
                            回复
                              可你千不该,万不该把县太爷的碑弄两半截了。你打死个回回,回回服了,没人管你,可这回你把县太爷的碑弄坏了,又当众辱骂了县太爷,完事想跑,你还有王法没有?”说到这里两只小眼恶狠狠地一瞪,声音陡然一厉,“你该当何罪!


                              18楼2008-09-20 17: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