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语c吧 关注:18,680贴子:301,414

【sp语c】【原创|技术】谈谈那些年考官到底在考什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原作者。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8-09 20:17回复
    入群基础考两样,人设,戏文。怎么写人设戏文,很多人都讲过,我也不用再讲。下面说的是考官会审查的东西,正在做考官或者正在考群的小新人可以参考一下。
    人设中必不可缺的为姓名,年龄,性格,衣貌,背景。考官如何快速而准确的审查人设?考生又如何避免一堆bug?后面慢慢说来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8-09 20:19
    回复
      第一,要看的是身份和年龄是否契合。十几岁的黄毛小儿封王也罢了,拜相就别想了。其他也是如此,高位低龄断绝出现,当然,群设定要求没有办法。如果有这种情况,那么,这个人背景不是开挂就是bug太多。别举那些特殊例子,历史上的确有神童和能力超能者,但那是多少分之一,凭什么你就是。
      为什么高位低龄断绝出现,第一,阅历和经历不够,你没法做到那个位置,不是所有特殊情况都为你准备。
      第二,群设定或背景要求,那么你的性格就要迎合年龄。十几岁的宝宝天天不学习玩心机,不是不能玩,但是能有多深,考生要自己把握。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8-09 20:19
      回复
        1.对人和事的态度。也许有人会说人性复杂,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和对待方式,但是那些细节是戏里表现的,不是要你全部列出来。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总得性格特征,你多数什么样子,性格就是什么样子。如果你写“对朋友仗义,对敌人心狠手辣”,那么这和“时而仗义,时而心狠手辣”有什么不一样?这种跨越极大的性格,最容易变成精分。考官会U这一个,不是怕你戏不好这样的角色,而是你连基础的概括都不会。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8-09 20:20
        回复
          2.自己的喜恶。喜静,喜动,喜一人独居。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是搁在性格里呢?别人介绍你的时候,一般说的都是“她很文静”,而不是“她喜欢一个人呆着。”至于那些厌恶坏人之类的话,你不能换个词概括吗?嫉恶如仇行不行?还是那句话,考官是审核者,不是你师父,也没有义务教你。非官方套话还好,如果官方给U,理由是“性格表述不清,请重新整理”,那么具体要改什么,怎么改,就会成为问题。所以写性格的时候自己整理好。实在不会,百度一下描写性格的词语。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8-09 20:20
          回复
            第三,衣貌。长相不过于惊天地泣鬼神都没什么问题。但是,长相是形容词和名词,不是动词,也不是打次。发丝轻扬和衣袂飘飘你自带鼓风机?另外就是基础知识。女及笈绾发,男自十六起盘发(这个知识点太多,资源私戳我要就好)。如果是隐士,乞丐,特殊职业除外。衣服多注意颜色和配饰(私戳我要具体的)。商人禁忌最多,很多好东西都不能用,看见好货U死他。红白非事别穿。配饰那些很贵重甚至皇室专用的直接U别废话。
            现在说到一个很重要的配饰,玉。
            玉这个点虽然不起眼,但是其中的文化太深。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8-09 20:21
            回复
              《周礼·玉藻》云:“古之君子必佩玉。左结佩,右设佩。居则设佩,朝则结佩。齐则綪结佩。而爵鞸。凡带,必有佩玉,唯丧否。佩玉有冲牙。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织绶,士佩瓀玟而缊组绶,孔子佩象环五寸而綦组绶。”
              自然,很多人会说只是周朝而已,但它也有参考价值。不同的玉是不同身份的象征,差别也就体现在花纹,质地。为什么很多考官会U白玉,白玉两种解释,白色的玉壁,和羊脂玉。但一般都会默认为羊脂玉,羊脂玉虽非天子专享,但是却及其珍贵,普通人很难用的起。
              至于碧玉,它在明清之前,不知道是未开采,还是不好看,基本没人用。
              紫玉皇室专供,墨玉不大清楚。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8-09 20:21
              回复
                第四,背景。背景和性格是人设里最重要的部分,那么背景到底是什么?背景=身世+经历+上位过程,考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自然是本末倒置,上位过程不清楚。怎么写好背景很多人讲过了,这里不谈,具体自己审核的时候结合群背景去看。背景中的经历到底为什么要写,当然是为了解释你人设里的性格和那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来历,如果一个孤儿会琴棋书画,那么为什么?你的性格到底是怎么形成和出现的,都要交给背景。当然,这不是说必须死揪背景。而是一些特殊的必须有。没有一律U。背景是对你之前人生的简述,看到简了吗?把重点体现即可,那些和性格养成还有上位无关的东西,比如强硬出门买颗白菜,直接U,看人设不是看故事也不是看小说。
                然后就是人称问题,之前所见背景的多是无人称,比如,“父为富商,blala”。现在却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我的父亲是一个富商”“他的父亲是富商”这俩种,当然,这个争议一向比较大,我没什么好说的,只是第一人称像故事,第三人称像小说。而无人称考官看着最简单和干净。背景就像你的人生履历,他决定了你的性格,喜好,未来的剧情和走向,所以到底要怎么写,考官到底要什么,请仔细斟酌。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8-09 20:22
                回复
                  我见过的考核,一般高位自戏800+,中位600+,低位400+,虽然不懂为什么戏审越来越长,但还是要努力凑字数努力去审核。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8-09 20:22
                  回复
                    戏审和评戏不同,不用挨个分析和点评。文笔和视角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你到底有没有写出你这个“人”。好的文笔会很加分,我不否认,但是过于繁复和华丽,但是空洞没有灵魂,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考生的戏文一般是白话,半文言,骈散,全文言。个人喜好和文字功底不同,所以没什么好说的。但是涉及文言,知识面太过庞大,没有一定的积累和理解能力,遇到真的懂古文的人,一眼看上去,结构错误,语法错误,总之各种错误。文言虽简单凝炼,但并不是所有考官都愿意看到,能好好说清的东西,没必要化繁为简,当然,还是彼此开心就好。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8-09 20:22
                    回复
                      第一,有无控戏。打戏和H戏最易出现控戏,如果合理且妥当,自然可以。这两个都不是所擅长的范围,我没有资格去点评太多,怎么审这两个我基本也不插手,如果有人擅长,劳烦补充。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8-09 20:23
                      回复
                        第二,是否符合人物。人物身份不同,面对事情会做出的判断也不同,这个东西就又要牵扯回人设,你的人设背景和性格,决定了你的表现。就像古代提倡门当户对,它有自己的合理之处,生活的环境不同,塑造的人物也不同,三观,素质,也能很快就判断出来。当然,有的崩皮的戏文太不明显,所以这个需要多看戏文和人设才能感知,最好的方法就是带入,感觉他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但我很少看到会U戏文,除非表现真的很烂。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8-09 20:23
                        回复
                          第三,是否按要求完成梗。一般一场对戏都是4v4,所以,如何在不算长的地方完成梗,很重要。这里不举例子,各位都懂。再说,就是戏梗,考官给梗没什么好说的,如果可以自定的话,水和日常就免了,要挑选能展示你这个人性格,并且你能戏出亮点的梗,考官每天看很多人写聊天喝茶,如果你写个不一样的妖艳贱货,才会让人耳目一新,当然,这不是提倡为特殊而特殊,还是要结合实际。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8-09 20:23
                          回复
                            第四,逻辑性和合理性。两方的点有无互接,举动和时空是否跳跃,这是审查的点。对戏,必然是两人以上,他和自戏的区别就是,你要有拿有还,别人对你的所作,你必须按正常反应展开,不要完全无视新开自己的梗。还有的人对戏,极为跳脱,一段一个地方,可能多动症吧,开心就好。考官给U也开心就好。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8-09 20:24
                            回复
                              当然,戏本就是文的一种,千人千种,每个人的写法和看法都不相同,此处不过我一家之言,可听可不听。
                              圈里大触和小透明都有,并非以文采和生涩论高低,很多刚入圈的小透明,文笔结构内容都很流畅,也有很多大触文笔一般,基本全白话,但人家所演绎的角色的确活灵活现。
                              眼界不同,看事情就不同。
                              如果你一直被人捧着夸着,那么遇到批评和不同意见,能否心平气和接受?
                              有时候,在想办法黑别人的时候,不如先挑自己的错。
                              一帖一补,可能我那个帖子太辣眼睛了,这个也补不回来。但我不想火也不想继续纠缠,是非对错各人皆有看法。
                              不知事,不妄议。
                              无所损,不参与。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8-09 20: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