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盆景吧 关注:676贴子:4,990
  • 10回复贴,共1

盆景资料【转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献给国家


1楼2016-08-06 11:23回复
    盆景素材选择
    任何盆景素材均能种植於盆钵中,但并不是每盆都能成为高树格的好盆景。所以开始时必须很慎重地选择好素材,才能培养创作出优秀的盆景。若在选择素材时不严加要求,往往事倍功半,尤其到了半成品时,要下手补救又下不了手,就无法成为高格调的盆景。理想的盆景素材,应具备的条件如下:
      选择根盘佳、细根多的素材
      根将盆树固定於盆钵中,露出土面的根部谓之「根盘」。选择强健而有力、浅而平整、均衡地向四面八方展开的根盘,较具有安定感。浅而平整的根,将来於成品时才能适用於浅盆,使盆钵高度与盆树形成较佳比例。根盘是盆养岁月的象徵,盆养愈久,根在土面上分生成鸡爪状,观赏起来抓地力强,才更加美丽。选择好的根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造根技术非常困难,且其露於地面,优缺点坦露无遗,造根处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另外细根要多,较易养活,且不易生徒长枝,树型容易控制维持,将来造型时,细根多才易生细枝,能够大幅提高精密度。根盘以八方展根与盘根为上选。
      选择头绪美丽、自然有变化的素材
      根自根盘到第一出枝处谓之「头绪」,一般最好呈喇叭状,上小下大地展开。第一出枝最好位於树高的三分之一处,以「一比一.五」或「一比二」的比例,造型整姿最佳;此种树姿最具安定与调和感,是盆景创作的黄金比例。
    决定树型是依头绪的结构变化而决定,例如头绪笔直的,把它培植为直干型。头绪弯曲的培养成斜干、曲干或蟠干。头绪短、干细、枝低者做成小品盆景。头绪高、干粗、枝高者,做成中大型盆景。头绪部分因无枝叶遮盖,故应力求无伤口,以免妨碍观瞻。选择头绪起伏变化美、根盘佳的素材,在创作的过程中等於成功了一半,可见其重要性。因此,一根盘、二头绪、三干、四枝,是选择盆景素材要求的顺序。
      选择干由下往上细顺、无伤痕、荒皮性的素材
      干是盆景的骨架,以单干为最佳,应力求圆干无伤痕,一般圆干的素材根盘较佳。山採素材万一有伤痕应考虑将来是否能癒合,尤其是落叶的杂木类,否则应避开正面。切勿一味迷信山採树的古气感,而忽略了伤口癒合。伤口将直接影响到盆景存活的年限,伤口若无法癒合,会逐渐扩大而造成枯枝或枯干,破坏整体造型。干需由下往上细顺,若上大下小,即使根盘再佳,也是头重脚轻,摇摇欲坠,缺乏安全感。要依各树种个性、表达方式的不同,而有笔直或不规则弯曲变化。龟裂的锦性、岩石性或起皱纹的荒皮性最能表现出盆景的古木相;同时要注意树干粗细与树高、树型的调和度。
      选择出枝好、密枝性的素材
      选择出枝点好,左右前后成顺时鐘或反时鐘旋转而生的枝,较具有立体感;并且选择易长不定芽、小枝椏或腋芽,及节间短、枝纤细、生长安定,和不容易徒长、变粗的枝,最好无刺,才不伤手。造枝时下部枝较粗,往上逐渐变细密的枝,才符合自然树的生态,也因此而造成空间美,最能表现大树感(但有时上面如有些许略粗且长的枝,更能增添野味);尤其落叶杂木密枝性,小小空间即能造出许多细枝,且不易枯萎,更能表现树小相大。若同一点长出太多的枝,枝粗后才切除,将来枝头的接干处容易肥肿(如黑松),所以必须在枝细时,选适当位置的枝留下,其餘趁早切除。
      选择叶性佳的素材
      叶是整棵树的外皮,也是在欣赏整棵树时,所看到最多的部分。叶要密生、细小、单生、平整,才能做中、小型,或迷你盆景。反之,对生或叶大,只能做中、大型盆景。选择叶肉厚、形状好、平整的叶,整体树观看起来才不杂乱,坚挺有力,生动活泼。芽色选择赤性或白芽性。常绿树应选择色泽翠绿、茂密的叶;落叶树则选择四季叶色变化较明显的,将更具观赏价值。
      选择花色和花形佳、芳香、果实多的素材
      花盆景,花色要鲜艷而有变化,同一棵能开出二种以上顏色的花更佳。花朵大小与树型要形成完美比例,切忌花朵过大。花瓣厚、花期长、芳香、花形整齐且同时开放的花最理想。果实盆景要选择交配容易、结果多、顏色漂亮且能与叶色成对比的为佳;同时选择花、果期长,不易脱落者最好。一般而言,灌木比乔木易开花,雌雄异株者,雌株较易开花。
      选择无病虫害、价格适当的素材
      患有病虫害的素材,树势衰弱,不易植活,即使植活也缺乏活力,管理控制不易,需要长期肥培才能恢復;有时且易传染给其他盆树,往往会造成无法弥补的缺失(如枯枝或枯干),而影响观瞻,前功尽弃。
      购买素材时,应求质不求量,量多无法妥善照顾。尤其是初学者,切忌贪便宜而大量购买不良素材,也不要一味跟著流行,最好能拟定计画,把自己玩赏的程度定位,再购入适当的素材培养,否则将后悔莫及。寧可选择好素材,以等值的价格购入,悉心管理,创作后价值会随著时间的增长而增值,以达到观赏与经济增值的双重目的。


    2楼2016-08-06 11:23
    回复
      盆景树桩盆景剪枝四法
      树桩盆景整个创作过程的剪枝可分为科学剪枝法、技术剪枝法和艺术剪枝法,当作品创作完成,定型后,还要进行一项长期性的修剪,即控制剪枝法。
      (一)科学剪枝
      应用植物生理学作指导,以掌握各种植物 生长规律及特性,根据树种的不同、长势的强弱、季节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剪截,以避免盲目修剪植物带来体内堵塞、生长失调及窒息枯萎的不良后果。桩景层次过多,枝叶过密,或是上层枝片过大,会造成植物通风不好,光照不足,出现死枝、病虫害现象。植物的修剪必须符合桩景自身的生长特点,树冠造形宜于采用收尖渐变,结顶自然,不搞大屋顶的造型手法。科学剪枝的目的是应用植物生理学知识,正确地引导植物生长,充分发挥它们的生长优势,以便更好地控制、利用和改造它们。
      (二)技术剪枝
      技术剪枝是为构图服务的,它要求桩景在外形上给人产生一种直观的形象的效果;也是为了突出盆景意境魅力的一 种手段。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符合于桩景的意境和艺术表现的技法,又是服务于内容的一种外在的技法。如果技术剪枝掌握得不免娴熟、不免准确,应会制约意境的深远,也将不能更好地表达主题。众所周知:一盆有价值的桩景是与技术修剪功底的作用分不开的。我们盆景流派甚多,风格各异,在桩景技术修剪技法上也各有千秋。
      (三)艺术剪枝
      艺术剪枝是要赋予桩景以生命和灵魂,达到景有尽而元穷的境地,追求的是桩景意境的深远,因树枝是桩景表达神韵和深远意境最主要的对象,因而它的剪枝技法更注重于桩景整体的结构。它严谨的结构表现在树枝的疏密、聚散、藏露、曲直、顾盼等艺术造型手法上。树枝的神韵应以苍劲、飘逸、动感来加以丰富形象的特征。从而产生意境,使作品达到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艺术剪枝在某种程度上说又有很大的随意性,它可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缚而“随心所欲不逾矩”地剪截,但万变不离其宗。总之盆景的最终目的和其它艺术品一样,是要让观众在感性的具体艺术形象中得到思想的启发、情感的陶冶和美的享受,这也是一切真正的好的艺术作品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特点。
      (四)控制剪枝
       控制剪枝是对成型后的桩景景观的维持和再创作,这是一项十分重要而长期、繁杂的工作,它由抹芽、摘心、疏枝和截枝而组成。
      (1)抹芽:抹去那些没有前途的不定芽,让桩景健康生长。其实这也属于科学剪枝范围。
      (2)摘心:不仅能抑制枝条的过快生长,而且在一定时间之内还能保护桩景原有的美感,是很好的抑制变型的措施。
      (3)疏枝:是针对桩景长期生长从而主枝分枝增多、密度过大,造成不透风、光照条件差,所产生的叶子发黄和病虫害的现象,有碍观赏而采取的一项措施。这也属于科学剪枝范围。
      (4)截枝:定型后的桩景经过长期的生长,因枝条的粗度和长度,已不能保持树姿的原有景观,便通过剪截、疏剪和其它的剪枝措施加以控制。这也是一个再创作过程,具体实施可将每组枝条缩短至一定比例(这一比例的标准是新生枝条容易生长到所剪枝条的粗度),不造成脱节现象。剪截不仅可使植物得到生理平衡,也可使某些不理想枝条重新得到改造,以至产生更佳的观赏效果。应注意的是:有些树种萌芽力强,有些树种萌芽力弱;还有开花、结果的,要有针对性地剪截。避免使呕心沥血的作品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楼2016-08-06 11:26
      回复
        如何使树桩成景
        树桩盆景不能有桩无景,也不宜重景轻桩,景桩结合不偏废这是树桩盆景发展的道路.树好无地景配合易沦为盆中栽植大树,景美树嫩缺姿则差桩味不耐看.树桩之景偏重技术,使其与地貌之景生动结合更趋于树桩盆景的艺术特性。
        树桩盆景的成景方法有如下形式:
        第一类以土成景。既常见之旱盆景,树桩种植于盆内土中,是树与生长地貌构成的小景,但正因为这一景的处理,盆栽上升为了盆景。树盆土结合可配石与摆件,反映树与局部地貌的小景。以土成景哪怕树体硕大其景也较小,在盆面作地貌和布苔,另可配石或摆件。如只重树不做地貌布置,看不到地景与树景的配合,旱盆栽植的树桩就无景可言。
        第二类以水配合成景。树与水结合以石过渡更可应用摆件,反映人和动物的活动。其水一勺则江河万里,即是赏水又是养水,树石水结合成景丰富而宏大。以水成景的常见形式是水旱式、水围式、水意旱景,其景秀幽。
        第三类以树成景。其景由树而成,如树山式、一本多干式,配植丛林式、临水式、象形式、悬崖式等为代表。重点在树桩上形成和突出景,可以有山有林有崖有水意。树成之景自然形成与人工结合,有浩渺山野森林之感,妙趣横溢而难度大,尤有吸引力,耐看动人。
        第四类以石配合成景。其景自然,代表形式有附石式、景盆式、树石式等。树与石结合巧妙有味,石树相伴石伴树灵,树伴石活,石与树配增加景深和比例,中国树桩盆景较注重以石配景,受人欢迎比较常见。
        第五类以盆配合成景。其景典型,代表形式为砚式、挂壁式、云盆、根盆、船型盆等。盆不只是盛土负重,盆上有立意,盆融为景,看似无盆实际有盆,更强化了景。是较有新意的成景方式,受到制作者的重视和观赏者的喜爱。
        这些成景方式可互相穿插,如旱盆陪石,砚式配水域。也可互相转换,如旱盆边为水旱式或砚式,好桩必须有好景相配,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促进树桩盆景在成景方式上的变化,以丰富它的成景手法,形成更加浓郁的特色。


        5楼2016-08-06 11:30
        回复
            根盘制作法
            对盆栽欣赏者而言,根乃为决定安定感与年代感的重要因素。因此盆栽界流行者「一根盘」、「二干」、「三枝」的术语。露出地面的粗根,以干为中心,以水平方式均匀地向四面八方伸展,紧密地与地面结合,如此才是好的根盘方式。盆栽盆养愈久,根盘就愈漂亮,因此由根盘可判断盆树年代和古老的程度。欲做出根盘好的盆栽,需使用浅盆,将土堆得比盆面稍高,让根部跨在堆高的盆土上,微露土面,向四面扩张,且受太阳照射,加速其生长与变化。若以实生素材创作,则可一年盆养,一年地植来缩短创作时间。不良的根应尽早切除矫正,因为忌根与忌枝的生长关系密切。根伸展平均的盆栽,地上的树势也会均一化,盆树的枝、芽、叶才会整齐美观。
            根的矫正法
            (1)曲根、卷根和纠缠根、立根等,可切除之,或利用金属线、小石子或竹片来调整。特别强
            势生长的走根要提前剪短,再生出细根,使根部平均生长,最好能在已有细根的部位剪除。
            (2)若根不足可利用向下根撕开,或把靠根盘的枝压条生根补足,亦可用粗根撕开。
            (3)可用压条法作空中取枝,重新造根。
            (4)让根露出地面,受日光照射,较易变粗。
            (5)使用接根法或靠接幼苗;片面根的树可靠接成双干或多干,亦可直接接根或靠接幼苗补足
            ,或在无根的部位配上雅石,浮根亦可在空隙部位塞入雅石。
            (6)可用刀、锥刺激法,即在根盘缺根的部位,用刀、锥去掉表皮及形成层,露出木质部,在
            伤口处盖上水苔后覆土;伤口上方培养一根强势枝可促进生根,尤其山采素材配合此法可
            造出漂亮的根盘。


          7楼2016-08-06 11:33
          回复
              干的制作法
              干是盆栽的支架,干接近根部愈粗,往树顶方向则渐渐细顺。树高如果是六,树干靠根部最粗的部分直径是一,六比一是最理想的比例。干接近根剖的地方粗,稳重而具安全感,毫无伤痕,线条变化自然者为上品。
              如何使干变粗:
              (1)选择出枝低的种木,使用较粗的砂石、土粒及用较大的盆子种植,让根长粗也使枝徒长
              变粗。甚至可在头绪上方的干侧面多留牺牲枝,对头绪的养成有极大的帮助。
              (2)每月施用二~三次肥料,尤其氮肥不可间断。移植一个月后开始肥培,移植时根部要稍做
              修剪再种植。
              (3)抑制上部枝,使下部枝徒长,让干变粗。上部枝需要摘芽、剔叶、整型。


            8楼2016-08-06 11:34
            回复
                枝的制作法
                没有干,就不能造枝;没有枝,便不能显出干曲线的美丽。枝叶愈细密,树相即愈能表现出雄伟的气势。盆栽创作是为了要使盆树显现出自然老树之美,这种作业叫「整姿」。
                造枝时应避免重迭或相互阻碍,以免枝叶太茂盛,把干的线条变化掩盖起来。枝与枝的间隙中,必须也能看到其他的枝才是正确的,尤其是要枝与干的出枝点要交待清楚。枝左右长度的总和是头绪直径的六~八倍,枝的直径以不超过出枝点干直径的四分之一为宜。自然树枝靠近树干的部位,会因光照的不足而细枝枯萎,自然淘汱成仅留粗枝。这种特性在造枝时要特别注意,亦是国内多年来过分强调鹿角枝所犯的错误,往往造成枝过密的缺点。老树的枝大多横向伸展,嫩木或新枝则较会以向上四十五度的角度生长。剪枝时最好能留下细枝及预备枝,万一判断错误时,才能及时补救。
                造枝时靠近干的部分较粗,逐渐伸长分叉,替换变细,要有主枝、分枝,枝桠分明,自然而流畅,切勿公式化地每一树种都作成「二分枝」,即「鹿角枝」。分枝要随主枝弯曲变化,流动顺畅。枝、叶和干,三者所表现出的强度、气势、弹性,其至空间,都能显现出「美」。如要表现深度,则必须多留较长的背枝,使其生长繁茂,加强深奥的感觉。「空间美是造枝的重点」,因此造枝时,也要考虑叶片大小,预留出空间,同时立枝也不可使用太多,尤其落叶杂木类要有叶时也能保持空间美,因在一年中,有叶的生长期较落叶期长,这点有待大家共同努力。枝若不足时,可用靠枝或接枝、接芽来补足,以改变树形,提升树格。
                此外,属于乔木类的松、枫、榉等;树蕊或愈接近树蕊部分的枝,其萌芽力、伸长力都很旺盛,若强剪下方枝时,新枝很难生长,因此要特别注意下方枝。而灌木类的月、状元红、杜鹃等,相反地愈下方的枝树势愈强,所以即使剪下方枝,其回复力亦无碍。创作盆栽时,应仔细观察,找出盆树的优点,配合其本身的发育生长,加上整型的技术,才能创作出好盆栽。
                盆栽的忌枝
                车轮枝──轮芽性的树种,以干或枝为中心,轴射状地长出数根的枝;如果任由生长,车轮枝的接干部位就会肥肿,变得很难看。因此,可依树型需要,在适当位置留下一枝,其余的尽早剪除。但剪除时要留下一小段,待干枯后再剪除,尤其是松树,以免肥肿。
                闩枝──对生性的树种,以干或枝为中心,同一点左右伸出的枝;连接点会鼓起,显得不调和,
                必须将其中任何一枝从正面切除。
                平行枝──互生性的树种,上下枝平行并非或重迭时,底下枝将因照不到阳光而逐渐衰弱,因而
                需依树型剪去一枝。
                立枝──从横生的粗枝中向上徒长的枝,因植物顶芽较强势,会使母株衰弱,应趁早除去或用金
                属线调整之。
                向下枝──由横生的粗枝下侧向下垂长的小枝,易造成通风不良,应趁早剪除。
                片面枝──干的片面有枝,树型较不稳定,可利用来创作为飘树型。
                徒长枝──枝的气势较强时,生长直而快的枝,应剪短成切除。
                交叉枝──由干直接长出的亲枝与自枝长出的子枝交叉者,应剪断一枝。
                切干枝──粗枝横跨在干的前面,或经由前面绕至后面者,应剪短或切除。
                逆转枝──树枝由干向外伸展,中途反向干生长的枝,应剪短或切除。
                干前枝──在树干高度二分之一以下的正面,直冲观赏者而影响干线条的枝,应施行整姿。
                不良忌枝切除法
                不良忌枝切除法,初学者应尽量分成二次:第一次从中间切除,第二次从枝的基部切除,避免伤到其他的树枝。切口部位应用雕刻刀修成凹状,以避免伤口愈合后起瘤,并涂上伤口愈合剂消毒以防止细菌侵入,及防止脱水使木质部溃澜或龟裂,促使愈伤组织细胞迅速分裂而加速愈合。虚弱树不可剪枝过多,切除时期最好是在春芽长出前或秋天。


              9楼2016-08-06 11:34
              回复
                  缠金属线的整姿法
                  金属线整型的优点
                  缠上金属线可改变枝干的方向,由于枝干的扭曲,使线条曲线更美;同时使养分通路变得狭窄,不易扺达尖端的叶面,减少氮肥的吸收,使得枝的伸长较为迟缓,而呈现矮化和老化的现象。被金属线诱引的枝,在弯曲点的上方因表面张力而致细胞的增加被抑制;同时也导致下方产生厚厚的组织,使枝的弯曲被固定。树冠是整棵树生长最强的部分,可利用金属线把枝蕊直立,替换成树蕊;把树蕊调成枝蕊,如此使可抑制其生长,使气势分散到下面的枝。树蕊的改立,物理上和生理上的矮化现象会同时进行。所以利用金属线缠法不仅有整型效果,还可利用矮化现象,促进花果类的花芽分化。
                  缠线整姿适期
                  缠金属线的时期,最好选择植物活动缓慢时的初春。因为那时树枝小、树皮柔软、韧性高,即便稍做弯曲也不易折断。
                  梅雨期之前树液流动变快,生长开始,干或干正在造新组织,所以伤口复原也很快,才能配合诱导定型,提早将金属线剥下,进而促进腋芽生长。尤其杂木类在梅雨季节进行缠线整姿,定型与密枝效果特别显著。必须注意的是,避免对树衰弱或刚移换土的树进行矫正工作。特别是梅雨期后,树液流动快,韧性低,稍作弯曲就容易折断,应避免缠线整姿。
                  缠金属线整姿的步骤
                  工具准备──回转台、剪线钳、夹线钳、叉枝剪、修木刀等。
                  材料准备──铜线、铝线、麻绳、橡胶板、铁棒及稻草。金属线避免使用锌制的线或铁线,以免氧化生锈不易清除,最好使用稻草或报纸燃烧的软火烧过的铜线,加热后变软,弯曲后会变硬,对盆栽矫正及伸展极为有利(切勿使用瓦斯烈火,否则铜线会变硬且脆)。
                  固定作业──首先,把盆树与盆彻底固定,如此可避免整型过程中,盆树动摇伤根和矫正时角度的不正确。整姿前使盆土略为干燥至树木受损的程度,并将金属线插入盆土固定,使土柱不易崩裂。当树木的水分减少时,树枝会变得柔软,便可防止整型时折断或树皮发生裂痕。
                  决定树型──将素材置于回转台,使树高的中心点置于只眼平视的高度,根据根、干、枝的条件,找出最美的角度做为正面,并决定树型。
                  清理枝叶──清理枝叶,以枝干分明为原则。干基到树冠的部分若有妨碍视线的干前枝就要剪除,能表达深度的背枝及使干变粗的牺牲枝尽量留下。树高三分之一以下的枝要除去。
                  缠线整型──缠线顺序由根部往树冠进行,由下枝往上枝,由粗枝往细枝,最后再由树冠往下枝做细部整姿。
                  缠线的要领
                  金属线要固定──由根部缠在干上的金属线,必须反向深插入泥中,使之固定不能动摇。第一圈要确实固定好再往上部缠绕,最后一圈也要固定好,以免反弹。线尾角度略往逆向下移,否则不但达不到金属线诱引弯曲的效果,还会因金属线的移动而损伤树皮。金属线要平切,不可显露尖锐。缠枝时可利用别枝的枝头固定,万一金属线不够长时,新线必须插入原金属线内固定,或线头交叉缠绕固定,交叉部分应避开正面。
                  金属线的方向──右弯右绕,左弯左绕。右弯枝需调至左弯时,可在中途利用枝桠来改变角度。弯曲点的外圈必须要有金属线经过,才不易断裂。
                  金属线的密度──金属线以倾斜四十五度螺旋状缠绕,配合拇指制造弯曲,边调边缠在枝干上,保持缝衣针般宽的间隙,不可过密或过疏。粗干用粗线,细枝用细线,避免金属线密贴压力过大而损伤树皮。
                  缠粗干的方法──缠粗干时,先重迭二分之一宽度缠上麻绳、胶带或布条,把表皮层与木质部牢牢固定,避免脱皮断裂,并可保护树皮使其不受伤害。弯曲点背面垂直地附上二、三根铝线以增强韧度,再螺旋状地缠上金属线。
                  缠粗细枝方法──枝与枝间需采间隔缠法,如第一枝接第三枝,第二枝接第四枝,依此类推。金属线必须在干上缠上一圈以上,否则一枝折曲,另一枝即会受到牵动,达不到定型的效果。若余下单枝时,金属线需牢牢地固定在枝干接处背面,如此可避免枝干裂开。粗枝则照缠粗干的方法处理。
                  多条线的缠法──同一枝干需用二条以上金属线缠绕时,必须平行并排整齐,避免重迭而难看,并可分散整型枝干的表面张力。
                  多干的缠线法──多干的树型,由中心干往外缠绕较为顺手。
                  折线最佳时机──拆线的时间,因树种及发育状况而异。当金属线快要陷入树皮时,应提早拆除以保护树皮免受伤害。拆线时最好能用剪线钳剪除。
                  折曲法、伸长法整姿技术
                  缠金属线的目的,是为了折曲或伸长枝干,改变曲线、长度、高度和角度,能随心所欲地表达出盆树统一调和的自然美和特殊风格,同时也是盆树能否成为艺术性优秀作品的成败关键。
                  在盆栽造型上,折曲法和伸长法是一种困难而高深的技术,也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表达,完全受创作者本身的经验、教养和审美眼光所左右。因此,创作者更应谨慎行之。
                  在施行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下列事项:
                  折曲法的要领──折曲除了改变线条美之外,尚有缩短长度的效果。枝干要弯曲时,金属线的间隔距离不可太长,或用线太细,否则固定力不够,容易反弹。如果距离太密,折曲点的力量过分集中,容易折断枝干或使树皮破裂。缠线时,弯曲点的背面一定要有金属线经过,才可分散折曲点承受的张力,避免张力过分集中。折曲时,边扭边转,用拇指或手掌用力压往折曲点的背面,再往目的方向缓缓地折曲。
                  枝调下垂要领──若要把枝往下折曲,就必须先在枝的接干处用麻绳固定,调整前再用拇指在接干处下方用力压撑后再行调整,如此分叉点就不会绽裂或脱枝,尤其杂木类更要当心。黑松粗枝调整时,可用锯子在分叉点下侧,向上锯至直径三分之二处,再缠线向下调整,并确实固定。切口处用愈合剂涂布,伤口的愈合会较快且自然。如能配合「悬吊法」固定,效果更佳。
                  避免反复折曲──施工要仔细构想树型,依顺序来施工,避免反复折曲或伸长,而使该部分木质部与表皮层分离,或将来木质部组织鼓起而有碍观瞻。这种现象松柏类尤其容易发生。
                  强烈弯曲要领──粗枝干用手强烈弯曲调整时,如有勉强的感觉,可用夹线钳来夹住金属线,或用金属棒调整器补助,把支点和力点距离拉长以增加力量,先行试调后再缓慢调整,以免断裂而前功尽弃。
                  调弯粗枝干法──调弯粗枝干是缠线整姿中最高级的技术,绝对不可逞能。如能巧妙地运用杠杆原理,配合辅助工具,使能轻而易举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调整粗枝干需用力较大,因此必须先用麻绳、橡胶或布条缠绕枝干,把木质部与表皮层牢牢固定,以免调整时脱离。使用调整器时,与枝干接触的部分需用厚橡皮垫,调整后用金属线固定,立即折除调整器,才不会因压力集中或长期受压而伤到树皮;拆除前先用金属线把树的弯曲角度固定,可避免反弹。开始时作适度的弯曲,待一、二个月木质诱引软化后再加以调整,应耐心地分成几次作业。
                  伸直粗枝干法──可用铁棒固定在枝干上诱引矫正较为省力,力点与支点的部位也要用橡皮垫保护。
                  缠线整姿会强烈抑制枝干的发育,所以整姿前需先肥培。除了必要的跌枝、泻枝外,尽量把全部的枝调整为上扬的角度;至于跌枝、泻枝、悬崖的枝尾,则要调整向上以增强树势,防止衰弱。小枝的曲线要随母枝变化,枝要随干变化,整体的线条才会调和。枝轻微断裂时,必须把枝立即固定,涂上愈合剂,再用麻绳或布条绑紧。枝要从接干处开始调整,曲线要上下、前后、左右变化,才不至于单调。但也要避免过分强烈弯曲或规则化而显得不自然。出枝点一定要在弯曲点的外侧,如此伸长才会有层次感。
                  缠线整姿后的管理
                  缠线整姿是盆栽整型中的大手术,也是艺术性成败的关键。由于枝干弯曲,使输送水分和养分的导管变小,尤其是粗枝干的整姿,更使植物木质部、表皮层、形成层的细胞遭受严重的破坏。因此,缠线整姿之后,要特别小心地照顾管理,才不至于发生枯枝或脱水现象而前功尽弃。
                  由于输送系统的破壤,根部吸收的水分和养分无法供应叶面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消耗量,因此从叶面、枝、干多次喷雾水,直接补给水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除此之外,并应避免烈日照射,把盆栽置于半阴及温、湿度较高的地方,通风但避免强风吹袭而造成水分挥发。每天盆土的浇水工作也要特别注意,太湿会腐根,太干则水分不足,尽量比照搬盆换土后的管理方式去做 。


                10楼2016-08-06 11:34
                回复
                  技术贴,原创的话可以加精置顶。


                  IP属地:河北13楼2016-08-07 19:29
                  收起回复
                    不良忌枝切除法
                    不良忌枝切除法,初学者应尽量分成二次;第一次从中间切除,第二次从枝的基部切除,避免伤到其他的树枝。切口部位应用雕刻刀修成凹状,以避免伤口癒合后起瘤,并涂上伤口癒合剂消毒以防止细菌侵入,及防止脱水使木质部溃烂或龟裂,促使癒伤组织细胞迅速分裂而加速癒合。虚弱树不可剪枝过多,切除时期最好是在春芽长出前或秋天。


                    15楼2016-08-14 23: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