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阿箐
阿箐是书中又一个出彩的底层形象,又精又泼,胆大多急智,没有多余的同情心。薛洋与阿箐同被晓星尘捡到收留,对于晓星尘,薛洋是逗乐相伴的同行,阿箐是知苦相依的同盲。而晓星尘捡到阿箐是薛洋留居义庄的重要前提,不然就算薛洋留下来伺机报复,也断不会和晓星尘真的过起日子来。正是阿箐和晓星尘一同营造的生活情景剧,框住了薛洋这个入戏太深的临时演员。就如直接给薛洋这种人精一颗糖,他必定怀疑,让他看过别人吃糖,他才忍不住巴望。戏剧性强的情节能不能显得合理也是极看作者功底的地方,阿箐这个角色让这个夸张的故事圆了起来,又生动够分量,加入这场恩怨毫不突兀也毫不多余,做到了自圆其说而无痕。
阿箐与薛洋,一个是小打小闹的坏,一个是大奸大邪的恶。但在社会污垢里摸爬打滚站到食物链顶端的薛洋在义庄里被硬生生拉到与阿箐一个阶层:有年长者庇荫的孩子。除了日常猜忌,两人之间竟有一种类似孩子间的争宠斗嘴的氛围,你来我往地另旁观者产生一种就这样向薛洋撒泼谩骂也不打紧的错觉,一时忘了薛洋是个瞪一下挖眼骂一句割舌,怎样叫人惹不起的狠毒角色,甚至忘了自己看到晓星尘误救薛洋初时是怎样替书中人捏一把汗的。直到宋岚出现,三人陆续惨死,薛洋如从睡梦中被一巴掌打醒,入戏的观者也跟着被一巴掌从错觉中扇醒。阿箐被薛洋毫不犹豫地虐杀,是最后一把刀,插在读者已经清醒的脑门上。双道死时善恶还在纠缠不清,阿箐的死,让善恶归界,黑白彻底分清界限。
阿箐是薛洋案下冤魂里最无辜的之一,最弱小的没有之一,借一个弱小到薛洋都懒得计较的鬼魂之手降下薛洋的报应,快哉之余别有一番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