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生活吧 关注:211,242贴子:1,036,243

【科普资料】广州中医药方剂学中“汗、吐、下、温、清、消、补”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还上你X个X课!看我直播就行了!(最近感觉自己身体被掏空了一样)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7-19 16:23回复
    然后呢。。。。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7-19 17:02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7-19 17:06
      回复
        镇楼图最后一张是什么鬼


        4楼2016-07-19 17:08
        回复
          楼上一群水逼。通通拖出去续了!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7-19 17:31
          回复
            一《汗法》:通过开泻腠里,促使发汗,令外感六淫之邪仍由肌表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汗不仅能发汗透邪,尚能使气血通畅。”常用汗法有6种。
            1.辛温解表(用性味辛温而有发汗解表作用的药物为主组成方剂,使之具有发汗解表、散风祛湿)。主要用于“风寒表证”,“风湿在表”,“疮疡初起”等证。(感冒流清鼻涕的时候洗个热水澡,出身汗是不是感觉舒服很多!)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7-19 17:50
            回复
              2.辛凉解表(用辛凉透表药为主组成方剂,或以辛寒或苦寒药与辛温药配伍组成方剂,使之具有辛凉解表,宣肺平喘,解肌清热或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于风热表证)——咳嗽,嗓子疼,浑身发热,身上起热疹老痒痒怎么办?马上用“银翘散”!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7-19 18:05
              回复
                3.助阳解表:用辛温解表药与助阳药同用,用于阳虚风寒表证。(可以看成加强版辛温解表)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7-19 18:15
                回复
                  4.滋阴解表:(用性味甘寒,滋阴而不腻的药物与辛凉解表药同用,使之具有滋阴透邪,轻宣燥热等作用。用于阴虚风热表证,外感温燥证。)——亲。你听说过广东凉茶吗?现已加入全真认证套餐。每袋只要9块8。把“健康”带回家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7-19 18:32
                  回复
                    5.化饮解表:用温化水饮药与辛温解表药同用组成方剂,使之具有解表化饮,止咳平喘作用,用于外寒内饮证。代表方“小青龙汤”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7-21 23:25
                    回复
                      6.逆流挽舟:用解表药与散寒祛湿药同用组成方剂,使之具有解表散邪,祛湿散寒作用,用于痢疾(或泄泻)初起而有表寒证的一种治法,古人认为引起痢疾的病因是邪气由表陷里,用疏散表邪,散寒祛湿之法,使邪气由里出表,好似逆水中挽舟上行。现对于急性肠胃炎,消化不良、肠胃感冒、细菌性痢疾等见有腹泻,腹胀呕恶,伴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属于邪气由表入里者,可用本法治之。除此之外也可用于外感风寒湿邪证。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7-21 23:35
                      回复
                        二.《吐法》:运用吐药为主组成方剂,使之具有涌吐痰涎、宿食、毒物等作用,用于治疗痰厥、积食、误食毒物等属于病情急迫而又急需吐出者,这种治法叫“吐法”。代表方“瓜蒂散”。这种治法近代已较少使用。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6-07-21 23:41
                        回复
                          三.《下法》:运用泻药为主组成方剂,使之具有泻下、逐水等作用,用于里实积滞证,这种治法叫“下法”。常用有“清热泻下”(釜底抽薪),“急下存阴”,温里通便,润肠通便,增水行舟等。
                          1.“急下存阴”:用于热结伤津证的一种治法,热结伤津证多见于热性病过程中,持续壮热,大便秘结,热与燥屎相博而形成阳明腑实证。此时津液日益耗损,且有热扰心神之躁扰,病情急迫,急需泻热通便,泻其实热,以保存阴津,故名“急下存阴”(急下存津)。现对于急腹证(如“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胆囊炎等)以及某些疾病过程中出现高热谵语,神昏惊厥,或发狂而见大便不通属于热结伤津者可用本法治治之。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6-07-22 00:02
                          回复
                            2.增水行舟:是运用养阴药与寒下药同用组成方剂,用治热结阴亏便秘证的一种治法,代表方如“增液承气汤”。古人把热结阴亏引起的便秘形容为“无水舟停”,因而把这种既能养阴又能通便的治法称为“增水行舟”。实质上,它属于“增液泻下”之法。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6-07-22 00:16
                            回复
                              ……一脸萌比


                              来自iPhone客户端22楼2016-07-22 00:2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