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虐的鹅 楼内回复只能写140个字,写不下所以重新开楼.
忘了说标签的事,标签在长生草收集过程当中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一般我用2*10的标签,1*5的也是够用的.书写的时候我一般会略去属名(像Sempervivum亚属都是直接略去属名写或只写"S."来代表),或用简写代替(jovibarba亚属写"jovi或J",jovibarba heuffelii写"J.H"或"H.")属名确实难记,我们不需要去记忆它,只是用于区分是哪个属的就好.
写属名是有意义的,比如上文就提到过的"red rose"
Sempervivum “Red Rose Sunrise”我一般会写"Red Rose Sunrise"
Sempervivum “Pacific Red Rose” = "S.pac Red Rose"或"Pacific Red Rose"或"Pac Red Rose"
jovibarba heuffelii ”Red Rose” = "H.Red Rose"
这里的Pacific并不是一个属名,它是由同一个培育者命名的一个系列的名称,这个系列前缀都是Pacific开头,数量很多,所以有时候为了方便(主要是懒),可以用Pac简写来代替.
然后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习惯使用的编号或替代名称用于记忆.这个很正常.我使用的是批号类型的编号.比如15年7月买的,我就编号050701,050702这样.只是用于自己记忆.同个品种数量多的时候有学名和编号的标签我只写一个,其余都只写编号不写学名(因为太懒).主要还是通过编号到表格找学名这样的过程.
所以标签很重要.而且英文比中文好写,好管理(上文写了).就算你给所有长生草取了中文名,你还是会需要标签.因为长生草辨识度太低,品种少辨识度高可能问题还不大比如10个品种以内(看个人能力..)..一旦超过一定的数量,没有标签根本不行..
"如果不小心弄混了,还是很蛋疼的

"
真的是很蛋疼.我最早一批草编号从0-100这样的 ,期间死了挺多,剩下一部分断了连续的编号.然后其中一个编号丢了.只能确定一个大概的范围,大约是65号-80号之间这样..然后我就拿着那个丢了名字的草对着自己的表格从65号对比到80号,结果还是认不出来.
再次强调下,为方便自己记忆和管理随便怎么整都没有关系,如果你自己能记得住全部,写不写没人管的了.但是在用于流通时,请一定要提供正确的学名.(这对于爱好者来说是关于长生草的一辈子的事.没有了学名你几乎再也没有办法找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