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都吧 关注:60贴子:643

关中帝陵之九: 汉武帝茂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与陵为邻】
口口相传构成的茂陵古今
“茂陵这传说多,都是以文物遗迹来传说的。”兴平市南位镇茂陵村策村自然村董桂成告诉记者。
“按传说,汉武帝陵周围的村子,都与汉武帝陵有关系。”南位镇张里村的腾子莲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茂陵当年的建设及其以后的变化,在正史上缺少详细内容,但是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描绘的有声有色。


1楼2016-06-16 13:13回复
    用沙子堆起汉武帝陵
    11月17日,茂陵南约7公里的兴平市阜寨镇川流寨59岁的贾振龙和其他村一些老人告诉记者,传说汉武帝陵外边只盖了一层土,下边全是沙子,这是为了防止被盗。汉武帝下葬后,朝廷调来大量劳力,由渭河滩往陵上运沙子。当时人非常多,由渭河滩到陵跟前排成两行,一行递空筐,一行递装满沙子的筐。这样来回不停地转运沙子。到了晚上人们在转运沙子的渭河滩休息,形成一个寨子,因此叫转沙寨。后来由于这里过往的人川流不息,改叫川流寨至今。
    “茂陵这儿是旱原,上边没有水,所有的土井都是十多丈二十多丈深,一般井绞几十担水就干了。但是修汉武帝陵需要大量的水。”策村董桂成说,这里有个传说,当时只有汉武帝陵东北南位镇井王村的一眼井,水非常大,永不枯竭,因此就由这口井向汉武帝陵工地供水,人称它为井中之王,以后就有了井王村名。
    井王村62岁的王笃民说,过去打口井不容易,全村一共有5口能饮用的井。自1973年村里打了机井,他们用上了自来水,不再吃井水。现在就剩他家一口老井,是清朝时期打的,由于水位下降,现在成了枯井。
    记者在王笃民家后院看到,井上的辘轳、绳索等配套均完好。


    3楼2016-06-16 13:13
    回复

      “祭文刮上了天”
      张里村位于汉武帝陵西北约1公里处。曾任村支书的74岁的腾建友和正在为本村写村史的60岁的退休教师腾子莲告诉记者,传说,西汉时期董仲舒曾在此处办学讲礼,故而得名“讲礼村”,后又因汉武帝死后,葬埋此村附近,掌管祭拜礼仪之处设置于此地,就像现在的人死了以后要有个礼房,故又称“掌礼村”。后演变成为“张里村”。
      汉武帝陵东约1.5公里处南位镇道常村63岁的张志云、72岁的张鹏敏等老人说,传说他们村过去叫道场村,建汉武帝陵时这里是人们敬神的道场。后来念转音了,把这里叫道张,改革开放后改为道常。
      在汉武帝陵南有一条南北向的路,直通汉武帝陵下。这条路边有两个村落:上官道村、下官道村。
      上官道村67岁的李正敏等老人解释,汉武帝埋到原上后,官员走这条路去茂陵祭祀,因此叫官道。后来村里一部分人搬到下边去住,分成上官道、下官道两村。
      张鹏敏在新中国成立前,每年清明节能见到各级官员来祭祀,还带有乐器队,从汉武帝陵吹到霍去病墓,又从霍去病墓吹到汉武帝陵。
      腾子莲曾听爷爷说,1934年他曾见蒋介石到陵南边祭灵,拿了一张祭文正在念时,一阵风把祭文刮上了天。


      4楼2016-06-16 13:13
      回复


        7楼2016-06-16 13:14
        回复
          大陵上的酸枣树
          董桂成告诉记者,传说把汉武帝葬埋了以后,汉武帝儿子为了保护封土,墓上的土都经过烧、炒,因此最早俗称大陵的汉武帝陵上不长树也不长草。
          但后来为什么有了草树呢?当地还有个传说。
          汉武帝陵北3公里的定周村73岁的老人冯萌献说,传说定周村有个老汉叫冯大,常常鸡叫三遍就起来拾粪。一天早上,他朝汉武帝陵方向走去,不知不觉走到村南四渠林。四渠林长满了酸枣树和杂草,常有狼出没。冯大害怕起来,正要返身往回走,发现路旁有本书,拾起来翻开看,每页上都写着“黑虎灵官”四个字。他翻一页念一声“黑虎灵官”,念到第三页时,一阵大风把书吹到天上,面前出现一位天神,问他:“你叫我有何吩咐?”冯大吓得不知说什么,听到酸枣树丛里传出几声狼嚎,忙说:“把酸枣树移到大陵上,不要叫狼胡叫。”天神说:“遵命。”转眼,四渠林的酸枣树丛就不见了,大陵上从此有了酸枣树等。
          记者从董文俭、张兴力等老人处听到另外一个关于大陵上酸枣树的传说:道常村有个人,在大陵附近一井里捡到一本天书,上写“牛头马面”。他照书念了一声,一个可怕的妖怪站在他面前,问:你请小神有何事?此人怕说没有事惹神生气,情急之下说:你把大陵南边的酸枣树拔了。大陵南的酸枣树转眼消失了。因此,过去大陵南边没有酸枣树。
          张鹏敏记得他小时候爱上大陵上摘酸枣吃,眺望西安。


          8楼2016-06-16 13:14
          回复
            还有多少传说
            在茂陵周围人的记忆中,汉武帝陵周围受人为影响变化大。
            “以前汉武帝陵陵园四门以内地都属于国家的。”张鹏敏说,传说很早以前,陵四周都是柏树林,以后北、东、西三边都被毁了,种了地。新中国成立前后南边那一大片柏树林,斜看顺看都成行,而且石碑两边都有房。解放初期没有人管,房子慢慢塌了,有人把房子拆了,把檩、椽等木料搬回去,也有人乱伐周围的树。时间不长,县公安局派来一个班,背着长枪,晚上在茂陵巡逻,才制止住破坏行为。


            9楼2016-06-16 13:14
            回复


              11楼2016-06-16 13:14
              回复
                【专家考证】
                在考古勘探无情考量之下
                帝王陵周围的民间传说非常丰富、生动,但面对无情的考古勘探,往往发现其中有大量不真实的东西。记者就汉武帝陵周围的几个传说,与考古专家对证,就发现与史实不符成分很多。


                12楼2016-06-16 13:15
                回复
                  封土里没有发现沙子
                  汉武帝陵封土是否像传说的那样是用沙子堆起的?
                  10年前,西汉帝陵被列为第五批国宝单位,为划定保护范围,咸阳市考古所受陕西省文物局委托,对汉武帝陵进行了勘探。该所所长岳起研究员告诉记者,他们在汉武帝陵封土上打过钻孔,封土都是夯土。至于墓室里是否有积沙,就不清楚了。在其他地方发现的汉代大墓中,墓室里才有沙子。
                  陕西省考古院汉陵考古队常务副队长马永嬴告诉记者,古代有很多大型墓葬是积沙墓,回填的时候在墓室上边堆积沙子。这是为防盗。因为沙子往下溜,掏不成。他们掌握的考古资料,汉武帝陵封土里边是黄土。西汉帝陵被列入全国重点保护百项大遗址后,5年前他们对汉武帝陵封土钻探,打到20多米深都是夯土,没有见沙子。因为没有勘探到墓室里,汉武帝陵墓室里边是否有沙子,现在不敢说。


                  13楼2016-06-16 13:15
                  回复
                    压石冢是一建筑台基
                    “民间所说的压石冢,我们也钻探了,那不是墓葬,应该是建筑物的台基。”马永嬴告诉记者,具体上边修过什么建筑物,因光剩下台基,现在很难说。
                    岳起说,压石冢底边长各40多米,高约9米,高台上及周围除散见大量绳纹瓦片、砖块等外,上面有数块巨大的天然石块,应为柱础石。汉朝用天然石块做柱础石,而且是埋在地下。北魏、三国后,柱础石才是经过加工的,而且升到地面。


                    14楼2016-06-16 13:15
                    回复


                      15楼2016-06-16 13:15
                      回复
                        民间传说的价值何在
                        记者采访中发现,同样一个事情,传说有多种说法。如策村,有人说是测量汉武帝陵位置的人在那住过;上官道村,是汉武帝棺木进入墓室的道口。
                        许多群众对当地民间传说不屑一顾,认为不值一提,那都是胡编的,应该以史书为准。民间传说还有价值吗?
                        陕西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傅功振认为,虽然民间传说有和历史不符的地方,但它价值很高。民间传说故事体现了老百姓的爱憎、褒贬,融进了老百姓的情感,传递了老百姓的追求、期盼,也是大量作家创作的源泉,大量作品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至于和历史不相符的问题,要从两个角度分析,一种是确实和历史事实不符,它毕竟是口头文学;但是另外还有一种,所谓的正史记载,也不是完全真实的,虽然在周秦汉唐宋元明清大的朝代上绝对是真实的,但每个朝代中间,帝王好恶,大臣的言行,在文人笔下,完全有可能篡改历史。有些民间传说往往填补了历史上一些真相的缺失。现在在考证过去的时候,除了考古和有限的文献资料以外,人们也非常看重传说故事。口头传说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大量的历史价值,甚至不乏学术价值。当然它首先属于文学类,它与历史不能完全相等,研究历史者可以把它作为一种参考。


                        18楼2016-06-16 13:15
                        回复


                          19楼2016-06-16 13:15
                          回复
                            【帝陵写真】
                            易被认错陵主的茂陵
                            覆斗状的汉武帝陵非常醒目,耸立在兴平市南位镇策村南,无论东西南北,站到很远处就能看到。根据《陕西帝王陵档案》,其封土高46.5米,底部东西宽231米,南北宽234米,是西汉帝陵中封土最大的一座。然而,由于茂陵博物馆设在陪葬墓霍去病墓处,而且过去汉武帝陵周边没有任何保护建筑,像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土山包,因此很多游客误以为茂陵的主人是霍去病。
                            记者今年清明节前随巡祭汉陵的陕西刘氏宗亲会去时,发现汉武帝陵封土周围设立了围栏,11月16日再去时,看到正在打围墙,东、西、北三面丘状陵园阙门遗迹和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立的“汉孝武帝茂陵”碑等被包裹起来,汉武帝陵再不能像过去当土山包随便攀爬。


                            20楼2016-06-16 13:16
                            回复


                              22楼2016-06-16 13: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