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褞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因石而生,临石而居、因石得名。古城镇西石村——花鞭之源,生态之庄,我为西石代言。
时过初夏!在舜乡大地最美丽的时节,在生态垣曲最怡人的时节,将西石村的发展思路、产业优势、发展潜力、美丽乡村建设等向各位亲作一简要介绍。真诚地希望各位 能够充分认识西石当前所面临的发展机遇,请把目光投向西石。
请把目光投向西石,这里区位优势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美丽乡村建设大有可为。
西石村区位优势独特。我们西石村隶属古城镇,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离县城35公里,位于孙济高速和横济公路中央,处于历山风景区和古城国家湿地公园的结合部,阳店路穿村而过,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是一个群山环饶、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生态家园。
西石村文化底蕴深厚。我们村始建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7百余年历史,地理环境优越,宜人宜居,宜耕宜种。历史上,有许多富庶大户,大兴土木,建房盖厦,村里有“四大门楼”之说。民国初年的“城阖院”,因多人在省城执事,经济宽裕,日子红火,被大家称为“小太原”。目前,村里面仍有多处故居、石碑以及关帝庙等历史文化遗迹。在历史文化的熏陶下,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我们村逐步形成了“敢于碰硬、敢于拼搏、敢于奉献”的“石头精神”,也成为我们村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品质,其中,我们村的“霸王鞭”正是历史文化的演绎和浓缩,曾代表垣曲先后赴运城、太原以及中南海进行表演,得到各级领导的一直认可,并获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石村劳动力素质高。得黄河文化恩泽,受舜帝忠孝熏陶,西石村自古就有耕读传家、崇教尚学的优良传统,基础教育一直走在前列,全村共4个居民组,208户,718人,其中,高中学历70余人,大专以上学历20余人,博士研究生2人,这些高素质的劳动力,将为我们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各类可靠的人才支撑。
近年来,我们村的各项工作稳步开展,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先后被垣曲县委、县政府授予“垣曲县文明和谐村”、“城乡清洁先进单位”、“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先进党支部”和“红旗党支部”荣誉称号,并被运城市委宣传部、文明委、总治办授予“运城市达小康引导工程示范村”、“安全文明村”、 “运城市文明和谐村”等荣誉称号。
请把目光投向西石,这里创建氛围浓厚,资源禀赋突出,美丽乡村建设一直在路上。
一是及早谋划强推进。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西石村被确定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推进村,我们按照“统筹协调、稳步推进”的原则,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规划建设,目前已全面完成了村内巷道的硬化、绿化、亮化工作,并建设了小型文化广场,在村内配备了卫生所、图书室和活动室,建成了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使全村65岁以上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二是全民动员齐上阵。西石村人民天生就有美的基因、美的追求,有建设美丽乡村的强烈愿望,广大村民推荐代表先后到5个兄弟美丽乡村建设单位,4个乡镇的重点推进村进行观摩,广大村民积极参与,主动发力,自觉为美丽村庄建设贡献力量,共同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建设目标,为美丽乡村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产业发展基础好。近年来,村支两委始终把带动农民致富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按照县委县政府的产业发展规划,我们提出了“传统种植保饭碗、畜牧养殖零花钱、特色产业创亮点”的工作思路,不断引导村民进行产业升级转型,带动村民致富。目前,我村己形成了“合作社+社区+农户”的肉猪养殖模式,发展各类苗木林163亩,流转土地50亩,全面完成了农田增肥整治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发展高质、高效的休闲农业采摘园及大棚种植项目。在此基础上,我们大力营造生态信用环境,许多有识之士把我们村作为投资热土,目前,大量社会资金正在流入。
请把目光投向西石,这里发展思路超前,干群关系密切,美丽乡村建设指日可待。
建设美丽乡村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惠民之举,及时之举、智慧之举,此项目一旦落户西石,我们将重点推进“四大工程”,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在西石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强力推进“便民设施完善工程”。在村内中心地段建设便民服务站,为村民提供集农资、金融、百货为一体的综合服务。进一步完善老年活动中心的配套设施建设,组织老年人举办多种形式的文体娱乐活动,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数。不断强化村医疗保健站的服务功能,加强医疗人员素质培训,提高村级医疗水平,为村民提供安全的基础医疗服务。
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加固工程”。建设西石村污水排放及处理系统,其中包括村道污水排放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及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彻底改变“雨季看海”模式。在全村安装太阳能路灯20盏,修建公共厕所4座,设立村内巷道标志和村口的村落文化宣传牌,进一步提升我们村的整体形象。加快农业采摘园区道路的硬化、绿化工作,为打造全村“休闲采摘一日游”品牌奠定基础。
强力推进“西石文化建设工程”。加快“西石花鞭”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村打造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使每位村民都成为“西石花鞭”的传承者、推广者和宣传者。开展古民居和关公庙修复工作,并修建两座古井房,两座景观亭,对村内的“千年古槐”进行保护,复原“石先生教泽碑楼”。在此基础上,加快推进文化舞台和文化长廊建设,进一步挖掘文化资源,提升西石村的文化内涵。
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创建工程”。全面实施西石村新兴产业建设行动,推进乡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加快发展优质、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在传统种植养殖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新型的休闲农业。将以泉子沟为依托,修建环绕全村的生态休闲园区,供游客休闲娱乐。同时,利用古民居修复工程,在全村大力发展“农家乐”,带动村内第三产业发展。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大举措,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可促进农业产业与休闲农业观光旅游业的融合发展,赋予农村、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等旅游功能,使农村资源多功能化,延展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提升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西石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能够将农村生态资源转变为产业,使“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而且能够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形成一系列乡村特色产业。成为经营美丽乡村的有力支持。
各位亲!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不再只是文人笔下的理想境界。建设"生态农村、美丽西石"是我们的梦想,西石村通过这次美丽乡村建设,即将是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地方。我恳求你们为西石村的发展投上珍贵的一票,给我们一个舞台,还大家一个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