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孝宗大渐时,召
刘脢庵、李西涯、谢木斋三人至御榻前同受顾命,亲以少主付之。后瑾事起,脢庵去,木斋继去,使西涯又去,则国家之事将至于不可言。宁不有负先帝之托耶,则文正义不可去,有万万不得已者。西涯晚年,有人及此,则痛哭不能已。此一事,顾东江言之。
李文正当国时,每日朝罢,则门生群集其家,皆海内名流。其座上常满,殆无虚日。谈文讲艺,绝口不及势利。其文章亦足领袖一时,正恐兴事建功或自有人。若论风流儒雅,虽前代宰相中亦罕见其比也。
李西涯晚年致政家居,至临殁时,其门生故吏满朝。西涯凡平日所用袍笏、束带、砚台、书画之类,皆分赠诸门生,东江亦分得数件。东江子顾伯庸亲对余言之。即书籍所载古之宰相,亦未有如此者。
李西涯当国时,尝冬月五更入朝。至长安街,值崔后渠方在道上酣饮。后渠拱立于轿前曰:请老先生少饮数酌以敌寒气。西涯即下轿连进数觥,升轿去。时后渠尚为翰林院编修。王元美艺苑卮言亦载此一事。夫宰相怜才爱士,脱略势位,如此风流,世岂能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