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话吧 关注:1,943贴子:31,983
  • 1回复贴,共1

天津方言岛与入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全文摘抄自中国社会科学网,原文标题为《“方言岛”:赵元礼的描述》)
书法家赵元礼《藏斋随笔》涉及方言问题:“赤脚之脚字,京东北人读如搅,天津人读如交,实则入声也……天津一隅之地,若细心体察俗音,城内外人一致,北而西沽丁字沽即不同,西而杨柳青又不同,东而塘沽葛沽又不同。”
  赵元礼这部随笔印行于1934年。大约与此同时,家住天津西头梁家嘴的一个少年也在留心这种情况。他发现家中男女佣人,走街串巷卖青菜的、卖西瓜的、淘大粪的,都不说天津话。问他们是哪的人,有说杨柳青、静海县的,有说海下的,有说咸水沽的,有说武清县、白洋淀的。这少年后来学成于辅仁大学。他对于方言的研究,在1954年取得成果——通过找出天津地区的语言分界线(等语线),提出了“天津方言岛”概念。许多读者知道,这位学者就是对于津沽文化研究多有建树的著名学者李世瑜。
  赵元礼没有社会学人类学专业背景。其对天津城厢方言区片的描述,自然不如经过调查画出的方言区域图精确,但至少可以佐证,当年“方言岛”现象的存在是容易感受得到的。


IP属地:新西兰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4-08 07:57回复
    清末民初这一时期天津话演变非常迅速,入声从阴入阳入两调合并为一最后消失归入其他调类,原文中提到的"脚"字后归入至阴平(一声)。


    IP属地:新西兰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4-08 08: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