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总结
以上就是四小核分析的全部内容,我初写此贴,是想给四小核做一个公正的排名,后来通过观战和实战觉得,这个排名意义不大,认识武将之间的关系和武将的特点,才能选择合适的将。
这里,我仍然要强调“阵型”的出将思路,可见本人帖子
http://tieba.baidu.com/p/4150857203?pid=78803275242&cid=0#78803275242因为阵型的出将思路是基于压制,而抓将不能只看克制,应该考虑更多的是压制,在六明六暗中,也需要有对对面暗将的洞察能力和出将防养意识,另外就是武将适应性的考虑。
武将的适应性,我们举个例子来说,在新1v1环境中,貂蝉适应性强于徐晃,但是之所以排名和分档低于徐晃,那就是稳定性的考虑了。所以不排除一些局面存在弃徐晃抓貂蝉的情况,但是很少。
当然抓将和出将还与武将认识水平有关,比如很早以前如果我有明孙权,对面还首关羽,我不会觉得对面有什么错误,但是现在在我看来,就是武将认识不到位。
其实新1V1我们现在玩的是六明六暗的模式,这个模式,一个高手的意识才是最顶尖的东西,因为这个东西涵盖了武将认识,打法及养人和防养对暗将的猜测和考虑程度,还有细节处理等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