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啦吧 关注:7贴子:233
  • 4回复贴,共1

语文答题模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保佑期末考前二十


IP属地:重庆1楼2016-01-10 12:26回复
    二、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
    (一)、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
    修辞类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3.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4. 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5.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6.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二)、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题。
    (三)、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
      艺术类
      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
      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答题模式: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四)、有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五)、有关鉴赏人物形象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IP属地:重庆3楼2016-01-10 12:26
    回复
      诗歌鉴赏
      意象
        诗人往往选择日常生活中可见可闻可感的事物入诗,根据事物的特性兴怀。
        陪伴在我们周围的各色植物,如:梅、兰、竹、菊、莲、丁香、松柏、杨柳、梧桐、落花等。
        共存于天地中的各色动物,如:蝉、猿、鸿雁、杜鹃、鸳鸯、沙鸥、鹧鸪等。
        变换于自然中的各种气象地理,如: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烟雾、阴晴、明月、夕阳、流水等。
        运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色器物,如:玉、灯、笛、箫、酒、楼、捣衣砧等。
        产生于举手投足间的各种动作,如:饮酒、登高、凭栏、望远、长啸、捣衣等。
        这皆为诗人运笔的主要道具,它们已经成为诗人之中约定俗成的普遍暗号,留存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心中。
      情感
        酬唱送别之情:古人喜宴游交友,然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朋友间不免酬唱赠答、寄友送别,成为诗人抒发情感之由。杨柳、长亭、南浦、酒便成为解读送别之情的暗号。
        思乡怀远之情:建功立业,志在四方是古人的胸襟,然而久别家乡,远离亲人之时,难免怅然,加之古时交通不便,联络缓慢,思乡怀远之情便能绵延千里。月亮、鸿雁、双鲤、捣衣、莼羹鲈脍便成为传递思乡之情的暗号。
        咏物感遇之情:古人有感于自然界各色景物的特性而有感于己,或抒发自己凄凉伤感、孤独寂寞的感叹;或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却坚贞不屈的感慨。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斜阳、松竹梅菊、黍离、历史事件、名胜古迹便成为寄托感遇之情的暗号。
        情爱婚姻之情:对爱情的渴望,夫妻间的悲欢离合,宫怨闺怨,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情感。莲、红豆、连理枝、比翼鸟便成为表达婚恋之情的暗号。
        闲适恬淡之情:古人超于现实之外,寄情山水,流连田园。所写之诗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五柳、东篱、三径便成为象征归隐之情的暗号。
        边塞行役之情:古人常漫游天下,遍访名山大川、边塞关隘、通都大邑等。有感于兹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或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投笔、长城、楼兰、柳营、请缨、羌笛便成为见证行役之情的暗号。


      IP属地:重庆4楼2016-01-10 12:26
      回复
        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IP属地:重庆6楼2016-01-10 12:27
        回复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IP属地:重庆7楼2016-01-10 12: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