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吧 关注:2,421贴子:18,572

感受污染之痛——乌兰巴托空气污染报告(1) [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说起蒙古国,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蓝天白云、绿草茵茵,然而这并不是事实的全部。这个国家,目前正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而首当其冲的便是首都乌兰巴托。


1楼2015-12-08 13:10回复
    尽管蒙古国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平均每平方公里1.8人,但是全国50%以上的人口却拥挤在这个狭小的区域里——这就是首都乌兰巴托。它的一天,通常是这样开始的:160万居民在呛人的烟雾中苏醒过来,然后为一天的生计而奔波,傍晚带着五十元左右的收入,在同样的烟雾中回到家里。这样的日子一年中有240天。

    从早上六点开始,直到上午十一点左右,整个城市都笼罩在一片烟雾中,能见度不到50米,最严重的时候,甚至只有20米。路上的车辆大多开着灯方能继续前行。浓烈的烟雾甚至涌进酒店,早晨我站在酒店的窗前,甚至连对面的一所学校都看不见。中午以后它才渐渐还原出本初的模样。
    当我们抵达乌兰巴托时,正是当地传统新年——白月节即将到来的时刻。白月,顾名思义就是白色的月亮。蒙古人认为白色寓意纯洁、美好。然而这个合家团圆的节日,同时也是这个城市空气污染最为严重的时节。


    3楼2015-12-08 13:14
    回复
      咳嗽通常是初来乍到的人的第一反应,随后便会导致呼吸道感染。我认识不少在当地工作的中国汉语志愿者老师,中20多人都患有这类疾病,他们往往是一边治病一边上课,非常令人钦佩。后来,我和王英也因为呼吸道感染全部病倒在乌兰巴托,发高烧,咳嗽,喉咙肿得无法说话。

      味道最恶心的是粉红色药水


      4楼2015-12-08 13:14
      回复
        探寻污染之源——乌兰巴托污染报告(2)


        6楼2015-12-08 13:16
        回复

          在山顶之上,我们看见的景象就与山脚之下又有了不同。可以更宏观地感受污染的惊人规模。可以说,全城没有一个角落得以幸免。最令我感到震撼的是,远处发电厂已经完全消失在烟雾中,只能看见它排出的滚滚浓烟,和云混杂在一起。一副末世的景象!


          7楼2015-12-08 13:17
          回复
            乌兰巴托的冬季长达八个月,最低温度达零下五十多度。城里居民可以使用市政供暖,而棚户区的居民 只能靠大量烧煤烧柴取暖,贫困家庭甚至通过烧垃圾、废弃轮胎来取暖,这样的家庭并不在少数。而这种自主取暖所造成的污染,正是乌兰巴托污染的最大源头。
            在山顶上我们走进居住在蒙古包的居民科赫特的家中,亲眼目睹了一个贫困家庭的现状。这是一个用破木板围城的小院落,中间一个蒙古包,门口一个土厕所。这就是全部的家当。走进蒙古包里,光线十分昏暗,靠着一盏小小的日光灯,我们看清了家中的摆设:蒙古包的中心是一个炉子,烟囱通向外面。周围一圈摆放着一张单人床、一个沙发、一个柜子、还有些杂物。最大的家电是一台20寸左右的彩电。所有的东西只能用一个字形容:旧。


            8楼2015-12-08 13:17
            回复
              由于是蒙古包,保暖较差,因此当温度很低的时候,居民们只能燃烧更多的燃料。科赫特告诉我们,一个冬天他们家需要购买三卡车的煤。据粗略估计,一户棚户区居民整个冬天至少要烧掉五吨的煤炭或者柴禾,而这也成为乌兰巴托最大的空气污染源。空气质量局的数据显示,棚户区造成的污染比重达到50%以上。
              据蒙通社的数据,目前乌兰巴托87%左右的人居住在棚户区,而且棚户区规模仍在不断扩大,已增至18万户左右,预计今后每年还将有1.5万户居民迁入首都。经济困难是他们搬家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去年,罕见的大暴风雪将840万头牲畜冻死,使得不少牧民几近破产,只好搬到乌兰巴托等城市的郊区落户。

              科赫特家让我知道什么叫赤贫
              科赫特是这些人中的典型。他家饲养的200多头牛羊,去年被冻死了一百多头,几近破产。政府也没有任何补贴。在牧区没有了牲口,也就没有了立足之本。因此他们只能被迫迁徙到城市附近讨生活,但是城里的工作又很难找,只能四处打零工。像他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科赫特夫妇有四个子女,在乌兰巴托读书。由于付不起学校的住宿费,因此他们在这里搭建了一个蒙古包,全家六口拥挤在这个十多平米的空间。每年10月份他们从牧区过来,待到次年孩子们放假,然后全家人一起返回。等冬天来临的时候再回来。如此含辛茹苦,也实在迫不得已。目前乌兰巴托的房价达到每平方米3000-5000元人民币,这对于普通蒙古人而言,简直是天价。加上在郊区安家落户并没有什么限制,因此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可以说,贫困是造成污染的最大源头!


              9楼2015-12-08 13:19
              回复

                棚户区里没有自来水 零下三十度下两个男孩赤手到水站买水
                此外,工业污染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乌兰巴托共有四个电厂,以燃煤为主,向全国提供电力并向乌兰巴托集中供暖。但由于棚户区大多没有铺设暖气管道,因此电厂的供暖范围并不包括这里。这些建于上个世纪的发电厂,设备老化,煤炭燃烧率低下,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乌兰巴托市空气质量监测局的佐尔蒙告诉我们,大工厂造成的污染比重达到20%。


                10楼2015-12-08 13:20
                回复

                  身后一片是棚户区 而更远的地方是电厂
                  造成污染的第三个原因是汽车尾气,所占比重也为20%左右。近十年来,乌兰巴托汽车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全城共有数十万辆汽车。基本以日韩二手车为主,一万美元可以买到三四量。其中许多车早应做报废处理,但在这里却是主要交通工具。因此使用越多,造成的污染越严重。
                  佐尔蒙说,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的污染原因以外,小工厂排污、城市缺少绿化等也是污染源之一,这些污染源所占的污染比重达1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乌兰巴托四面环山,如同盆地,空气难以流通,因此这也加重了污染。所有这些问题都摆在蒙古国政府面前,考验着当局的执政能力。他们将如何应对呢?


                  11楼2015-12-08 13:20
                  回复

                    在城北区路边卖煤人 零下三十度艰难地讨生活


                    12楼2015-12-08 13:22
                    回复

                      城北区高处眺望 满眼皆是棚户区


                      13楼2015-12-08 13:23
                      回复


                        14楼2015-12-08 13:35
                        回复
                          一百多万人都污染成这样?


                          16楼2015-12-08 14:11
                          回复
                            乌兰巴托空气污染情况:乌兰巴托空气污染与德里有一拼



                            17楼2015-12-08 16:09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5-12-17 11: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