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吧 关注:4,745贴子:40,733
  • 6回复贴,共1

宋代汴洛方言的河北性来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阅读材料:https://dou.bz/2G8EKO
里面作为论据的语音史分析并不太值得信从。但是其中指出的唐末五代期间,沙陀-河朔集团崛起成为新的权力中心,对河南汴洛地区进行文化替代的现象,为邵雍的入声复化材料提供了有力的解释。


IP属地:四川1楼2015-10-15 06:45回复
    也就是说,复化入声的北方官话在安史之乱后的河朔地区形成,在后唐晋汉周宋随着河北武人政权建立在汴梁,大量武人精英和数十万禁军部队聚集在汴洛地区,改变了当地的文化。
    然后在金元之间的河南严重荒残中又退缩回河北,直到洪武大移民(在北方即洪洞大槐树移民)在河南形成新的中原官话区域(可能来自当时的晋语向南系官话的靠拢)。


    IP属地:四川2楼2015-10-15 06:59
    回复
      那么宋初的天息灾之类反映的是西北音?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5-10-17 00:05
      收起回复
        这个说法明显然站不住脚。1、宋金时期河南地区的诗人押韵即有宕江摄入配果摄的用法,这和所谓的洪武大移民相差两百多年之久。2、河北山西移民不比河南少甚至比河南还多,然而白读音里宕江摄入配萧豪很丰富。3、有这种可能,韵书相配的原则是“音近”而不是音同,当时中州音里的ɔ?因音近与ɑu配,明代河南商丘韵书交泰韵中药韵入声除和阳声韵相配外,还同时与四个不同的阴声韵想配,他们主元音有别,之所以相配,音进而已。明代濮阳韵书青郊杂记把铎药觉入声与十八韵“萧”相配。3、其他贴友曾给出资料提出这种可能,ao?到ɔ?,先复化后来由于这种状态不稳定,又单化。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12-30 21:48
        收起回复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查看此楼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1-01 09: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