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柔吧 关注:118贴子:11,844
  • 3回复贴,共1

【柔情似水】【转】金庸笔下的美丽温柔女子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乌托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7-24 12:16回复
    闵柔
      武侠小说与生活小说的人物不同,生活小说的人物要在平庸中见真实,但武侠小说的人物却讲究鲜明突出,令读者一见难忘。金庸善于利用典型,在有限的篇幅内,创造了无数形象鲜明的英雄侠女。
      《侠客行》的闵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与夫婿石清合称“黑白神剑”,两人衣饰一黑一白,个性一刚一柔,外貌一个丰神俊朗,一个文雅清秀,既是同门师兄妹,又是恩爱夫妻,一亮相就令人耳目一新。
      闵柔虽是武功高强的侠女,但个性却属斯文柔弱的典型,她处处以丈夫的意见为重,对任何人说话都斯斯文文、谦和客气,而内心则全被对爱子渴望之情所占据,在一切与儿子有关的事上感情脆弱,屡屡因受不住失意的打击而伤心落泪。
      闵柔这个形象,短短几场内已清楚完整地成立,以后她每一次出现,金庸都刻意加深读者的印象,不时重提她一身白衣、鬓插红花;不时加插“她素来听夫婿主张”
      、“明知无望,却不违拗丈夫之意”,强调她的温婉和顺。
      她泪滴衣襟的场面更多,甚至伤心得需要丈夫扶着才能上马,金庸不忘补评:见她娇怯怯的模样,真难相信她便是威震江湖的冰雪神剑。
      闵柔说话斯文,金庸强调一句“她素来说话斯斯文文”;闵柔情急之下插口,金庸注一句“她见孩儿生命悬于一线,再也顾不得什么温文娴淑了”,既加深她温文形象,复加强当时情势之危急。总而言之,作者不求扩阔这个人物的层面,反而集中一点,宁可简化,也要收轮廓分明之效。
      但闵柔在故事中另有一个作用:她是母爱的化身。金庸在《侠客行》后记说,这部书主要是写父母子女之间的爱。闵柔本性温柔,正适合表现母爱坚忍与柔顺的两面。


    2楼2015-07-24 12:16
    回复
      阿朱
        阿朱也不是真正的丫头。“牡丹虽好,还须绿叶扶持”,乔峰是牡丹,阿朱是绿叶,是衬托出乔峰英雄气概的小姑娘。
        乔峰救阿朱事出偶然,为保护她赴聚贤庄,结果一场血战,是激于义愤,也不是对这顽皮女郎有什么印象。到了后来,他变成孤身一人,阿朱矢志跟随,伴着他千里奔波去寻访仇人下落,两人关系才转向亲密。
        不过,乔峰一直没有把阿朱看作服侍自己的丫头,很早便视她为未过门的妻子,一早约定,一待大仇得报,两人便结伴到雁门关外放牧。阿朱是乔峰一生人最失意孤单时的伴侣,不但处处慰解他,同时也使出本领帮助他做到他想做的事。正如乔峰所说:“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可惜两人注定是悲剧命运,阴差阳错,阿朱“发现”了乔峰的杀父之仇人是段正淳,然后又发现了段正淳是自己的生父,于是以她超卓的易容之术,假扮了段正淳,让乔峰一掌打死。
        阿朱为乔峰死,令人想起程灵素为胡斐死,但金庸功力又深了一层,阿朱之死场面更加感人。论情理,阿朱是否非死不可,并非没有疑问,程灵素甘于牺牲,主要是她为胡斐伤心绝望,根本不想活,但阿朱却一心盼望伴乔峰到雁门关外放牧,而且她性情开朗活泼,与程灵素的内向多愁迥然而异。不过,论效果,却是这样的结局更具悲剧激情,使人印象深刻。
        我觉得金庸写乔峰,用的手法很接近西方浪漫主义,写的是一个跟命运搏斗的悲剧英雄,莎士比亚的悲剧英雄在完美中往往有一个终于导致他们自毁的致命缺陷,哈姆雷特是优柔寡断,奥赛罗是嫉妒,乔峰也是一样:他的致命缺陷是对复仇的坚定意志。这个缺陷使他毁掉最心爱的人,也终于毁掉自己。
        阿朱起初是燕子坞的一个无忧少女,以假扮别人开玩笑为乐,无意遇上乔峰改变了她,使她从天真活泼变成温柔懂事,她的一生很短,然而她这绿叶一凋零,乔峰的牡丹也逐渐褪色了。


      6楼2015-07-24 12:18
      回复
        阿碧
          阿朱阿碧是一对,一红一绿。一个活泼,一个温柔,阿碧是温柔到十二分。
          据说苏州姑娘天下最美,不只是美在面貌,而是胜在神情、说话、体态、举止的极度风致、委婉温柔。阿碧就是苏州姑娘的特写吧?若苏州姑娘都像阿碧那样,苏州大可叫做“温柔乡”了。
          为了突出阿碧说话的温柔婉转,在她出场时,金庸别出裁地让她说一种“改良苏州话”,据作者,只是意思意思,若认真用苏白,读者便完全看不懂了。果然,阿碧的“吴侬软语”教人着迷,她何须用软鞭奏出音乐?她说话就像音乐一样好听。
          照看,苏州姑娘所以“最美”,还不但在神情说话举止温柔讨好,教人飘飘然,更在懂得布置环境、营造气氛,人未出现,已惹人暇思。请看金庸如何写阿碧:“只听得唉叹声响,湖面绿波上飘来一叶小舟,一个绿衫少女手执双桨,缓缓划水而来,口中唱着小曲,听那曲于是:‘菡萏香连十顷波,小姑贪戏采莲迟。晚来弄水船头滩,笑脱红裙裹鸭儿。’“读者又哪知道这小曲音调怎样?但是曲词意境音节优美,教人顿时产生许多含糊但美丽的联想。这时才说阿碧模样:“只见那少女一双纤手皓肤如玉,映着绿波,便如透明一般。”那时读者已如段誉那样“心魂俱醉”;待等她启朱唇、发皓齿,斯斯文文的苏白起来,哪有不感到阿碧就是天下最温柔可爱的一个少女?
          阿碧好音乐,阿朱擅调香露;阿碧住在“琴韵小筑”,阿朱住在“听香水榭”;人风雅、嗜好风雅,连住处的名称、所烧的小菜都风雅,其实,阿朱阿碧本身都是道具,衬托出燕子坞参合庄的特殊气氛、“姑苏慕容”的不凡气派。
          阿朱阿碧是服侍慕容复的小丫头,起初两人一般心里只记着慕容复,后来阿朱随乔峰去了,慕容复恢复“大燕”幻梦破灭而痴呆,身边只余阿碧。那时她的十分的温柔之中,变成有七分凄苦,使人怜惜无限。


        7楼2015-07-24 12: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