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玉籽吧 关注:848贴子:8,672
  • 31回复贴,共1

转学习资料贴:看五点识籽料中阶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五点识籽料中阶篇

前面给大家看了一篇入门级鉴别籽料的文章,今天再给大家看一篇中级水准鉴别籽料文章。

第一,色系辨别,和田玉籽料拿在手上,在正常灯光或日光下看,远看、近看色系都不变,属于温润、柔和的白。山料,在正常灯光或日光下看,近看时白度正常,拿远看则有点发青的感觉,尤其和仔料样本放在一起,利用这个方法相比较时,近看、远看,可以看出差异,由于这个目测法屡试不爽,是很好辨别玉料的方法。无论玉的白度看起来再怎么白,不属于和田仔料的玉带远看,还是会偏蓝或青色系。

  第二,从籽玉的裂纹来辨认:大家都知道,皮色是籽玉的重要特征之一,自古以来和田仔玉以皮为贵质虎皮籽,鹿皮籽,秋梨籽,都十分难觅,但是天然形成皮色的概率只有十分之一不到,玉质紧密纯净的好籽玉根本不会形成皮色,很多的籽玉都没有皮,很多山料磨光假皮仔已经达到可以乱真的地步,如何鉴别它的真伪呢?这时候,籽玉的裂就成了它的一个重要鉴别标志。籽玉在河床中历经千百年的冲刷碰撞,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裂,裂隙中往往侵入皮色,这些裂只要不影响主体都是好料. 磨光籽和滚筒料料型相对都十分完美无缺,很少有裂,并且可以看出有多个初始的磨光的切面,所以裂也是辨别真籽玉的标志!

  第三, 水草状侵染,一些仔料表皮呈水草状侵染,这可以说是仔料铁的证据,因为这种水草状侵染不是短时间人工染色能够形成的,而是几千甚至几万年矿物质侵染的结果。金属盐与仔玉长期接触,沿浅裂隙向两边与仔玉的纤维状结晶体之间发生物质交换,形成这种带有毛刺状的水草状侵染,这是时间的印记,这种侵染潜伏在裂隙两边的玉皮之下一点点。

  第四,从籽料的皮色来入手,真籽料是在河水中经千万年冲刷,自然受沁,只会在质地软松的地方沁入颜色,在有裂纹的地方颜色比较深。这种皮色是相当的自然,也就是大家总讲的活皮。它的颜色浸入玉内有层次感,皮和里面的玉感觉是一致的。皮上的颜色应是由深入浅,裂隙上的颜色应是由浅到深。不过真正好的籽玉是不长皮的,即使是有,也是星星点点,或在细小的裂子里。那活皮的色是从玉里透出来的。

  第五,从汗毛孔辨认,有无汗毛孔,是鉴别真假和田玉籽料的重要一点。真正的籽料,无论多么细腻,它的表面,会有无数细细密密的小孔,非常像人身皮肤上的汗毛孔。所以那一般就讲汗毛孔。这种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表面现象,绝不是人工可以伪造出来的,在十倍放大镜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以上5点都是对和田玉籽料的一些鉴别知识,掌握这些知识,相信对鉴别和田玉籽料就不是难题了。


1楼2015-05-11 11:40回复
    @金书生76 金兄,来吧!上菜,咱们一起嚼嚼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5-11 11:46
    回复
      @鬼影Ollie @嘦勥嫑兲氼 @枫叶蓝72 @断头台上的烈士 @广贝胡
      来来来,5位大哥玩玉多年,都来说说心得,交流交流,畅所欲言!俺给玉友们先给你们谢谢啦!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5-11 11:50
      回复
        来吧,各位大哥!小弟先献丑,抛砖引玉,各位大哥谈谈玩玉心得,谢谢。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5-11 11:51
        回复
          小白受教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5-11 17:55
          收起回复
            水太深,不懂帮顶。顺便凑齐15个字好攒分。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5-05-11 22:46
            收起回复
              我是来捧场的,!!人气有了,面子也有了,经验也赚了,还帮了朋友!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5-12 06:33
              收起回复
                其实看作料比较难。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5-12 11:4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