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绣吧 关注:1,578贴子:8,859
  • 15回复贴,共1

田丰:一个不应该被遗忘的谋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东汉末年,政局迭荡,群雄纷争。其间,不仅各类英雄豪杰层出不穷,演出了一幕幕争霸天下的活剧,而且还出现了众多的谋略之士,他们各为其主,互相斗智,给当时历史增添了奇妙的色彩。其中如荀彧、郭嘉、诸葛亮、鲁肃等,其声名至今仍广为流传。但也有不少杰出的谋士运计虽奇,但所托非人,终致事迹失载,埋没无闻了。这类人物恐以袁绍之谋士田丰、沮授最为典型。


IP属地:湖南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楼2015-05-06 21:02回复
      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历代论者都认为在于袁绍不善用人。《三国志集解》卷6引王补曰:“沮授、田丰智略与荀彧等,而彧言如石投水,授、丰所谋,如枘凿之不纳,此袁曹成败所由也。”这是很有道理的。但仅此立论,并末充分揭示出田丰诸人悲剧的底蕴。曹操的谋士荀彧、许攸等都是从袁绍集团中逃出来的,田丰、沮授既知袁绍之痼疾,为何不“弃暗投明”择技另栖呢?
      检索史籍可知,荀彧、郭嘉等弃绍归操者,其籍贯多是河南。而田丰、沮授等为冀州土著,故前者离开袁绍容易,而后者却是乡土宗族难离。他们尽忠于袁绍,是想稳定河北,发展势力。但袁绍身为汝南人,对冀州豪强势力的发展颇为忧惧,而其身边的河南士人则乘机从中设阻,打击河北士人。这样,袁绍后期,其集团内部两股士人势力冲突加剧,袁绍走上了韩馥的老路。在这一斗争中,袁绍明显偏向于河南士人。田丰之惨死,即也与此有关。史载:“逢纪惮丰亮直,数谗之于绍,绍遂忌丰。”绍南征,逢纪为留守,又谗曰:“丰闻将军之退,拊手大笑,喜其言之中也。……绍于是有害丰之意。”(注引《先贤行状》)田丰等之不愿离弃袁绍,实际上是由其乡土观念决定的。而袁绍猜忌、压制田丰诸人,也是由其地域观念所引发。因此,可以说袁绍集团中地域派别的分化与斗争,才是造成田丰、沮授诸人悲剧的根本原因。


    IP属地:湖南5楼2015-05-06 21:05
    回复
      IP属地:湖南6楼2015-05-06 21:06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5-06 21:35
        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5-06 22:23
          收起回复
            楼主更新@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5-07 07:05
            回复
              我顶,我顶,我顶,我顶,我顶,我顶,我顶,我顶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5-07 11:00
              回复
                祝贺村妇可否一战?
                —————————————
                你揶揄我的五花肉,却没看到自己的地沟油;你有你的美味,我有我的实惠;你否定我的咸菜,我鄙视你的油袋;你嘲笑我的土窑菜碗,我完爆你的火锅油烟;你可以轻视我的低档,我会证明谁才是真正的时尚。川菜,注定是大众口味的天下,路上虽少不了奢华的诱惑,但那又如何,哪怕一文不值,我也要肥而不腻!我是烧白,我为自己代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5-07 12:30
                回复


                  IP属地:河南13楼2015-05-07 13: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