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吧 关注:4,449贴子:11,859
  • 5回复贴,共1

我读夏目漱石杂感之二——《人物的共通与独特之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一篇与刚才发的一样,也是我本人看完漱石的一些作品之后的一点个人感受


IP属地:意大利1楼2015-03-25 06:51回复
    夏目漱石的小说中主人公往往都是知识分子,而且都是具有一些共同点的学者。但是看他的小说却从来不会让人觉得无趣乏味,这不仅是因为情节和传达思想的关系,更是因为这一个个看似相似的人物却各有各的不同,以鲜活的面容跃于纸上。
    夏目漱石笔下的学者与我从前印象中的学者是有很大不同的。我向来以为知识只应该被当做一种工具来运用,用来解决实际所遇见的问题。学者和知识的关系应该就是工匠和工具的关系,工匠运用工具解决实际问题,而工匠也受益于工具,有时候受启发于工具而创造性的改进工具或者发明新工具。但夏目漱石笔下,或者甚至是漱石自己,都不是我所想象的这种学者。他们会被知识所吸引,有时候也会反而因知识而感到迷茫和痛苦。知识不再是学者运用的工具,而成为了吸引学者的一个充满奥秘的领域。与此同时,踏入这个领域的学者在获得从前没有的见识的同时也因为这种见识而感到困惑甚至痛苦。他们将其在这个领域中获得的见识与现实世界进行比较,进行辨证。在他们学习知识的同时,他们自己的性格也在被改变着。所以夏目漱石笔下的学者都具有这样的特点,沉溺于知识中不可自拔,而与外界世界出现了一定的脱轨现象。很多人物,比如须永,一郎,建三,代助等都因为思考过多而敏感,甚至出现神经衰弱的现象。这些学者不擅长社交,就算是和家里人打交道也令他们多少感到有些厌恶(这种心态恐怕除了学识的原因,也跟漱石从小不甚幸福的家庭环境有莫大的关联吧),有的时候甚至让人觉得不可理喻般的“情商低”。


    IP属地:意大利2楼2015-03-25 06:51
    回复
      《我是猫》中的苦沙弥和《少爷》中的“我”应该是一种人。他们容易冲动,性格中有一种特殊的顽固。苦沙弥可以抄起手杖冲出房子去追落云馆的学生,少爷也可以毫无顾忌的把红衬衫等人暴揍一顿。就学识和读书的习惯来讲,这两人应该也算得上是知识分子。但他们明显与甲野广田等人有所不同。他们从来也就不曾准备去过那样的过于精神化的个人生活。他们更多的是在读书之余注视着社会的发展,并动辄对看不惯的黑暗进行批判。只不过他们的批判并没有系统,也很难谈得上是有章法。苦沙弥对于金田这样的实业家,投靠金田的车夫的老婆,侦探等人是直接的表达愤慨。少爷也是一样,对于那些嘲笑他吃天妇罗还捣乱他睡觉的学生,他也是直截了当的骂。对于红衬衫等人,他是直接动了手。然后少爷急不可耐的回了东京,对于东京以外地区的人可以说是厌烦透了。他们所做的,就是直截了当的发表愤慨,并非是很有系统化的批判或者斗争。因此,虽然他们的确反映了社会现实,旁人却总觉得他们是因为其顽固而在发牢骚。


      IP属地:意大利4楼2015-03-25 06:52
      回复
        接下来,要谈一谈的就是《后来的事》中的代助,《门》里的宗助,《过了春分时节》中的须永,还有《行人》里的一郎。这几个人是很相似的。但又是各有各的不同。
        宗助是与其他几位差距最大的,因为宗助这个人并不能说是知识分子,也不能说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他只是一个学历比较低,也对书籍知识没有什么兴趣的普通人。放在这里,是跟代助进行对比。代助与三千代的恋情不为社会所接受,而结局却也不为人知晓。我想,《门》就是设立在如果代助真的和三千代结婚的假设上吧。因为阿米和宗助的婚姻也是受人不待见的。不过却又不甚相似,代助是带有很强烈懒惰色彩的人物,也是个软弱的知识分子。而宗助的不爱学问不多思考的特点,恰恰成了他和阿米生活的润滑剂。所以对于迟钝的宗助来说,维持生活虽不易但也并非是不能接受的事情。如果是敏感又颓唐的代助,恐怕会有很不一样的结果。代助可能是所有人物中最优柔寡断,最软弱,也是最缺乏顽强意志力的人。他脆弱而细腻,如陶瓷一般,同时又长期以来过着可以说是无所事事的生活。他的身上很难爆发出顽强的力量来支持其自己的生活,甚至是如须永和一郎那般刻薄阴暗的嫉妒心理,也无法爆发出来。他只能虚弱的坐在公交车的座椅上,看着前方的路陷入头脑的混乱与压抑。这和甘于平庸又容易满足的宗助,是完全不一样的类型。


        IP属地:意大利7楼2015-03-25 06:54
        回复
          关于人物分析再来探讨下《明暗》中的津田和《心》中的先生吧。两个人都是利己主义者的典范,先生至少年轻时候是利己主义者。津田是个相信“黄金的光芒里会产生爱情”的人,他也愿意为了生活去撒谎。也尽力去讨好权贵吉川夫人,在吉川夫人的掌控和玩弄下活像一条宠物狗。以至于吉川夫人垂帘听政般操控着他的爱情,也让他和清子的爱情终于毁于一旦。即使如此,他仍然凡事听命于夫人。即使是对待妻子阿延,他表面上做出来的宠爱实际上也是为了讨好冈田家和吉川家。也正因为如此,他和包括阿延,阿秀等亲人说话之时也是在字字句句中如同打仗一般讲究攻防,明争暗斗。至于《心》中的先生,年轻时的利己主义者色彩更不必多说。以暗算的方式防止朋友向小姐求婚,从而自己先一步提出婚约,最终导致朋友的自杀。津田的结局很可惜因为《明暗》的未完不为人知,但先生却因此一辈子背上了良心的重担,最终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既是解脱自己,也是向K谢罪。


          IP属地:意大利9楼2015-03-25 06:56
          回复


            IP属地:意大利10楼2015-03-25 06: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