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s吧 关注:192贴子:319
  • 1回复贴,共1

Linus Torvalds:23年前,我开发Linux仅仅是因为好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991 年,年仅 22 岁的芬兰程序员 Linus Torvalds(后文简称 LT)发布了自己独创的操作系统—Linux。他将代码公布在网上,爱好者们也贡献者自己的力量来使它强大。
23 年过去了,Linux 已经遍地开花。智能手机,邮政系统,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和超过 95% 的超级计算机都在使用。Linux 免费、开放、功能强大,而创始人 Torvalds 说他开发 Linux 仅仅是因为好玩儿。
Torvalds 依然在非营利组织 Linux Foundation 进行着他的事业。本周 Business Insider (后文简称 BI) 对Torvalds进行了访谈,以下是主要内容及完整的访谈录。


IP属地:江苏1楼2015-01-30 00:27回复
    1.他很高兴看到Linux现在取得的成绩。“程序写的很棒,社区办的很棒,连同它做的项目也很棒。”
    2.专利法案系统缺陷百出。“不管是申请专利,还是进行专利诉讼,遇到的流程问题简直不计其数”
    3.不后悔将Linux作为开源贡献。
    4.Torvalds整个家庭都用Linux!
    5.超大超复杂的项目如何合?“主要是要有并行的流水线,同时高效开放的分配工作。”
    6.编程不一定人人都要会。 这毕竟是专业技术,不像读读写写那么简单。
    BI:在得知你当初设计开发的系统在 20 年后遍布各个系统(从手机到证券交易)后,是怎样的心情呢?
    LT: 从技术角度讲,我对于 Linux 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感到欣慰。在不同行业不同场景下的应用,不仅使得系统更加的平衡,也使得某个领域的突出技术特点,可以被借鉴移植到其他地方去。比如说 Linux 的多处理结构兴起后,在嵌入式领域也逐渐被应用。在移动设备上的电源管理理念,随后也在服务器端被技术人员所重视。
    而从个人角度讲,Linux 在技术领域的强大的影响力让我个人也非常满足。编程充满乐趣,围绕其核心的社区也十分给力,不管做什么,具体项目内容其实还是重中之重。
    BI: 目前大多数软件公司对待知识产权的方式,对在哪里,又错在哪里?
    LT: 知识产权这个词应该被禁止。知识和产权这两个词就不应该被搭配在一起。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这方面最主要的矛盾就在于“专利”。
    在现阶段美国的不够完备的专利法律体系下,我并不认为是公司出了错。大多数情况下,公司都是在博弈。
    专利本身就是一个很奇怪的存在,专利局无法否定它。假使有人否定专利的意义而不去申请,随之而来的是更麻烦的事儿(因为公司会对文件进行改良,以期望其通过专利申请)。公司都希望其所拥有的专利定义模糊,难以界定,这似乎更是对判决是否侵犯专利这一诉讼过程的挑战。 所以对专利本身的投入,已经远远不及打官司的投入。
    经历过的人都知道这有多么耗人心神,但从政治方面讲,它是想帮助公司的。但一但进入法庭程序,一切都不是那么简单了。
    我推崇专利法案么?只有一点点吧。
    很多人致力于保护智力成果,这是没错的。但问题出在流程上,不管是申请专利的流程,还是诉讼流程,都极为繁琐。
    “商标”的问题就小很多。只有诉讼过程会比较纠结。
    BI:有没有希望过当初要是给 Linux 注册专利或者商业化就好了?
    LT: 没有。当时我自己也问过自己这个问题,但进行商业化可能会毁了 Linux。像现在这样和谐成熟的开发者社区就不会出现,Linux 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全面。
    坦白讲,我也不擅长做这个。我喜欢通过开源来让各地的开发爱好者们参与其中,做他们擅长做的事。也意味着我可以专注于技术方面,而其他人可以帮忙推广。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不让自己进入跟 Linux 有关的盈利性公司。所以进入了一家跟 Linux 毫无关联的创业公司,这样就不会让我的个人主观偏好影响到我的工作。
    而在过去十年,我做的是跟 Linux 相关的工作,并且也依此获得薪水。但为了不参与带有倾向性的竞争,所以我加入了一家非盈利组织(Linux Foundation)。这样,我的“维护者”的角色就能得到大家的承认了。
    BI: 微软和苹果的产品你有在用么?你自己主要的装备都有哪些?
    LT:我的家庭都在用 Linux,惊奇吧哈哈。买回来的电脑开始会预装 Windows 或 OS X, 但到最后,都会回到 Linux 上来。
    我的装备也各式各样。主要的台式机是组装起来的。之后还对部件进行了升级,主要也都是英特尔的硬件。不断升级之后,最初的元件只有电源留了下来。
    曾经我也有过一部 MacBook Air,轻便小巧。但我受不了它的屏幕啦,后来就换成了 Chromebook, 再后来换成了 Sony Vaio Pro,一直用到现在。
    同时我们还拥有不同的安卓手机和平板,还有几台 Chromebook。


    IP属地:江苏2楼2015-01-30 00: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