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斯吧 关注:1,911贴子:27,189
  • 14回复贴,共1

咳,过年投资担保公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又要倒一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1-07 11:04回复
    晋美作恰尊比得拉旺 彭措拉巴森杰云丹作 华伊潘迪炯内仁波切 珍巧华丹拉玛所瓦得 无畏自在辩讲着之藏 圆满具足三学之功德 无量利乐之源如意宝 祈祷吉祥上师胜引尊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1-09 09:31
    回复
      今天找了个算命先生算算我这辈子是有钱还是没钱。他在纸上写下“性和命”两个字,问我哪个字重要? 我想了想说:“当然是命比较重要”。 他摇摇头:“你,没钱。” 我: “为什么?” 大师: “有钱,任性。没钱,认命…” 我再问大师:“那我想有钱,还望大师指点”。 大师:“世间有七个珠子,只要集齐就可以实现你的愿望”。 我:“莫非大师说的是七龙珠”? 大师:“滚!我说的是双色球”!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1-09 09:31
      回复
        下岗大潮会不会卷土重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1-10 17:35
        回复
           :练车前,师父叫我看看油还有多少。我拧开油箱盖看了半天也没看清楚,光线太暗。我顺手摸出打火机凑近油箱口,就在我准备按下打火机的时候师父一脚把我踹飞了,尼玛这师傅脾气太坏了。我强忍着没发火,练车时,刚好是下坡,一紧张猛踩油门,教练大喊:“刹车!!用脚刹!”我连忙打开车门,一只脚放在地上,摩擦摩擦似魔鬼的步伐!拖行了20多米,终于停下来了!教练吓傻了,拿出钱让我去给他买包中华压压惊!当时我就很郁闷,怎么还有拿牙膏压惊的!当我把中华牙膏递给他时,他默默的退还了全部学费,说:隔壁还有一家,我说我就是隔壁那家介绍过来的!他当时就捂着胸口倒下了,难道他有心脏病?天呐!这种人怎么也能当教练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1-11 22:19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2-26 17:20
            回复
              你想人家利息,人家想你本金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2-26 17:32
              回复
                以上是客观事物内在的逻辑描述。
                  我们当前的M2值极限为:M2(MAX)=(30-5)/0.2=125万亿规模
                  但实际上M0应该更大一些规模,所以,我们当前的M2极限,即使信贷极限释放,也不会达到这一极限规模。因此,我们在当前M2值到达108万亿规模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2-26 18:04
                回复
                  先上个案例,朋友告诉的实事:某地一开发商,为人低调,自奉菲薄,克己勤免,攒一楼盘,实指望以此大发,装修都搞完了,还没开卖,今年爆了。朋友为公司上门讨债,才了解到情况,该老板已欠下40多亿的巨债,而楼盘,也许在去年高峰期能卖10多个亿,现在能卖个零头就不错了。
                    朋友查了账本,40多亿的欠款,实际借的钱才19个亿,其余都是历年攒下的利息。我听了差点打一趔趄,但后面还有更惊人的:其实该楼盘两年前就已盖好,老板捂着不卖,表面上看,老板似乎是贪心,想赚得更多,而事实是,当时老板就已经资不抵债了,即使是当时以市价卖掉,老板也已无法清偿欠款。站在老板的角度,与其马上坐牢,不如把楼盘捂在手上,反正房地产蒸蒸日上,手上有个楼盘就有故事讲,就能融到钱,万一将来楼市暴涨,他就把故事讲圆了:偿清所有的债务,还能赚一笔。只可惜,现实很残酷:房价涨幅已跑不过利率涨幅,只有崩盘一条路。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2-26 18:32
                  回复
                    更残酷的是,老板把自己的亲朋好友全拉下水了。坐在他办公室哭丧着脸讨债的,不是兄弟就是同学。他的一个同学,原是某银行支行高大上的行长,自己的钱要不回来不说,银行贷的钱也要不回来,该行长因此被贬为专职讨债的,什么时候要回钱什么时候回去上班。他的两个堂兄弟,为这楼盘献出了数千万的积蓄,又从老家借来上亿资金,全部填进这个楼盘,这亿元资金,都是从众乡亲的口袋里以高利弄到手的,人头有数百之多。他们不知道事情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还在不停地催利息。朋友和他们坐一起要债的时候,就听到不停的电话来,两兄弟不停地对电话说:利息明天就还!明天就还!
                      我相信这帮要债的一定恨不得将老板碎撕万段,但一个死老板一分钱都不值。要是这老板的肉每一小块值一块钱,我肯定,要不了多久他就会变成40亿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2-26 18:33
                    回复
                      第二种,一般都曾经有个实体,资产型公司,相对有钱,比如开发商,在资产泡沫大起时,他看到了资金与资产之间互动加杠杆的套利空间,就开始玩资金了,弄个担保或小贷公司,用融来的钱买资产,用资产质押再融资,再买资产,如此循环。手笔很大,门面也很大,资金动员能力强,欺骗性也很强,这种公司一般在全国多个开发区都有块地,这里那里有个矿,有点物业,再以低价买来真真假假的黄花梨或字画什么的,做大资产。摊子大,链条长,杠杆高,资金链紧,一旦资产价格有个风吹草动,就会崩,而这种公司一旦崩掉,往往波及面广,债务黑洞极大。
                        第三种,没什么实力,看见别人炒钱眼热,也纠集个理财或担保公司,这种公司好的一般做影子银行的下游,相对安全,差的就做了前述两种公司的下游,为他们找钱,自己居间,吃上下游资金价差,一般他到手的资金到在2分以上,再3分4分倒给别人,等到别人一崩,他也跟着就倒了。这种等级的公司做业务,一般连哄带骗,信用不高,只能在熟人圈子里骗,最后上当的多是乡亲、亲戚、同学、朋友,通常叫杀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2-26 18:35
                      回复
                        最后一种,一上来就把自己定位成庞氏骗子,以高利诱惑那些贪婪的人。这种人一般先弄个P2P平台,发个理财产品,给出来的利率高得让你心跳。他们骗一波钱到手后,就骗下一波,用第二波骗到的钱,付第一波钱的利息。那些拿到高利的人感觉到了诚信,就拿更多的钱往里砸。等到第三波融资到手,庞氏骗子就玩人间蒸发。目前这种庞氏骗子已经开始进化了,不再是庞氏玩法了,直接开骗:还是用P2P平台,还是高利开诱,但骗到第一波钱后,立刻卷款逃跑,至多花大钱买个法人替他坐牢。
                          这里给个经典案例吧,央视不久前报的:深圳金鼎祥投资公司,有一个理财分红产品收益惊人,月利息高达10%至12%,投资人刚开始每个月都能按时拿到对方承诺的利息,后来不惜几千万几千万往里投,之后,这家公司突然失联,将近十万投资者所有投资“化为乌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02-26 18:36
                        回复
                          为什么突然涌现了这么多各式各样的高利贷公司呢?这全拜四万亿大投资所赐。
                            2008年11月四万亿大投资推出后,金融机构差不多哭着喊着往外贷钱。多少年来只见你求银行,什么时候见过银行求过你?但这时侯,银行有政治任务,要把钱放出去,倒过来了。当时贷款人稍微弄点资料,别让银行脸上太过不去,就把贷款拿了。事情就有这么夸张。
                            一转年,到2009年上半年,经济形势看看有点稳了,银监会就开始出手,要往回收了,时间是当年7月份,银监会发一个内部征求意见稿,要管一管这信贷口子。风一吹,股市就见到了6000点大跌以后的高点:3478点。
                            这时候其实大家都醒过来了,对金融危机的恐惧也过去了,都琢磨着贷钱来玩儿了,但央行已不给你机会了,2010年,央行出台政策,对信贷实行总量控制,而且是按季给额度,虽然贷钱凶猛,但一下子有了上限,银行差钱差得直叫唤,一般到4季度,银行基本上就没钱放了,额度用完了。
                            央行银监这一着,等于是给地方打了一记闷棍。4万亿大投资出来以后,各地政府规划配套的投资达18万亿之巨。本来中央还怕地方政府拿着捏着不敢投,但地方政府才不管呢,好比一人早就想进赌场,一直被爹管着不敢进,现在爹让去了,他还怕把家产输光吗?但地方政府的玩法很快就把爹给吓着了,这是“崽卖爷田不心痛”的节奏嘛,所以就出手勒着点缰绳,这一勒,问题又来了:18万亿摊子已经铺开了,不给钱就等着烂尾。爹你就看着办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02-26 18:38
                          回复
                            要说这时候国际经济形势还没完全稳住,美国还一轮一轮的搞QE呢。中央真要是把钱袋子口子扎紧了,经济出了问题谁负责?但不扎紧钱袋口子,金融系统闹崩了,那更不好收场。怎么办?
                              得有新招!
                              新招就是:守住正路,大开旁门,对民间资金进行引蛇出洞。
                              守住正路就是对银行系统的信贷进行总量控制,这是计划经济,按季给配额,贷款利率也低,能够拿到这种便宜资金的,也就央企、大国企或地方政府好项目。这是金融小灶,能吃小灶的,得高大上够级别。
                              大开旁门就是放开民间金融,搞活民间金融市场,对影子银行以放为主,以管为辅。压低存款利率,让存款利率跑不赢通胀,用实际的负利率,加上民间金融诱人的高利率,将那些长期躲在银行的储蓄资金引出来,投入到有史以来最大的投资大跃进当中去。
                              这一招确实有效,于是我们看到了建国以来最庞大、最活跃、也最让人心跳的民间高利贷盛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2-26 18:40
                            回复
                              今天回过头来看,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的打法完全脉络清晰了:
                                一、启动两个领域的大投资稳增长:一个是大基建,一个是房地产。大基建归功于各级政府,即4万亿+18万亿。房地产泡沫一要归功于人民币升值,二要归功于地方政府推动。
                                二、大基建和房地产又是相互支撑相依为命的两个相关体:没有大基建,投资上不来,经济增长没保证,人民币升值可能会立刻掉头转为贬值,那么房地产及各种资产通胀无从谈起;同样,没有房地产热,没有越来越高的地价,地方政府既卖不出地价,又无从将土地质押融资,就没有钱搞基建。只有双方珠联璧合,才有稳定的经济增长。
                                三、无论是大基建,还是房地产,对资金的需求都是十分巨大的,如果单从银行一个口径往外出资金,那么,一旦泡沫破灭,风险全部集中在银行,这是关系到社稷安危的大事,这么大责任,谁都负不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启动全民资金,将风险分散到全社会。
                                所以,银行系统分裂成双轨:一轨为表内,服从央行银监的各种管制,有信贷控制,有存贷比考核,有计划利率,另一轨在表外,不受考核管制,各式各样的理财产品,庞大的理财资金池,成为民间资金市场资金最大的源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5-02-26 18: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