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末从四川甘孜州猎塔湖拍完水怪归来,整理素材,清点设备,各种活动和讲座,占去了大半的时间,上周终于按耐不住,硬挤出点时间,再入地底。
重庆飞虎探险(救援)队的队友们一早就从重庆市区出发赶往位于綦江地区的岩灞洞。因为一些事情担误,我只能夜里11点出发,独自驾车四个小时,一路泥泞加山间大雾,最后在凌晨3点半,和大部队汇合。
继上次地底遗落的侏罗纪主题后,本来这次也想在洞里大肆折腾一翻,但
是在网上买的道具因为双11的影响,显示是包裹已到物流,物流却迟迟未派送,眼看出发的时间快到了,急得自己跑去物流公司大翻一通未果,只能作罢。

这是出发前在家里整理的装备,因为觉得传统的洞穴服不太显身材(拍摄需要),所以这次特地准备了之前玩ATV全地形车时买来的半身防护甲,配上护膝和战术头盔,哇哈哈,帅得连我妈都认不出来是我了。

在车里睡了4个小时,早上8点起床开始探洞准备,这才发现洞口有一户农家。

据屋里的老人说,他家足足16代人,早在100多年前遗一直住在这儿了,瞬间有种身在桃花源的感觉。

洞口山崖下还有另一家农舍,其上的大岩壁,也很适合开几条攀岩的线路出来。

从这个角度能看到,下雨都不怕,全被头上的岩壁给挡住了

发微博, 拍合影,找我签名(额,队里的女队员宝宝,居然拿着《追星八十一天》找我签名,这个真没想到,脸都红啦)。

全队做最后的装备清点,整理

下洞

此次的洞腔与前几次的洞穴都不太一样,宽敞且空高,但是洞壁顶部透过灯光,能看到漂浮着的一团雾气。

这一张,总共花了半个小时。洞里的多人拍摄,协调起来真的非常难,而我又对画面感要求非常高,所以每个队员的动作都是调整了又调整,感谢队友们的支持和信任,因为有你们,才能拍出我需要的画面,谢谢!

单人版 洞穴魅影

这个月往返了很多次重庆成都七八次,每次都利用在动车上的几个小时,把凡尔纳的《地心游记》再次仔细的读完了一遍,所以每次进洞,当拍出这样的画面,都觉得和书里描述的场景有那么一些相似之处。在此向书里那位勇敢而伟大的炼金术士萨克努塞姆,致敬下!

随着越来越深入,此时回首,入口渐远渐小

地心穿越的即视感 想象下 此时正置身地底深处,头上是厚厚的沉积地层,冒险者们正在小心翼翼的在完全的黑暗之处穿行

拉近一些视角,就可以看出整个洞腔的空高

感觉就像回到了二个世纪前的狂热探险时代,那是考古学和地质学在人类史上的井喷时代。

或相依相携 地下世界的感官浪漫

或独自在地心沉坐思考

偶然发现自己的影子挺屌炸天的

于是对着硕大的墙面自拍各种POSE,我能说这个影子有4米高吗?

怎么拍都免不了霸气侧漏啊

天顶的洞壁,就像宇宙那样虚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逼格就降不下来了,简真是华丽得没法低调了,所以千万不要跟我比自拍啊!嘿嘿!

知道最近大家都看星际穿越,我只有自己玩地心穿越,多点led布光,加上镜头水雾的效果,洞里自拍太费劲。别吐槽我穿的防护服,也别说我没戴头盔,因为我不是玩的不是纯探洞,我要的是感觉!

两张前期不同色温的处理

洞内的地质结构

悬空10米左右溅落的水瀑

每次拍洞穴都有不一样的侧重点,这次好像多了些细节。

鹅黄色结构

前方是一条漆黑的地缝

看见这些被地层挤压出来的石体,让我想起了异星上那些异形聚集的巢穴。
晚八点,由于用来拍摄的几个主要灯源电量都已耗尽,没法再进行创意拍摄,于是决定出洞,于十二点返程回家。
--------------------------
总结下,此次洞穴拍摄时间非常急,准备得也不是太充分,但还是有些小小的收获,敬请期待下次地心之旅!
重庆飞虎探险(救援)队的队友们一早就从重庆市区出发赶往位于綦江地区的岩灞洞。因为一些事情担误,我只能夜里11点出发,独自驾车四个小时,一路泥泞加山间大雾,最后在凌晨3点半,和大部队汇合。
继上次地底遗落的侏罗纪主题后,本来这次也想在洞里大肆折腾一翻,但
是在网上买的道具因为双11的影响,显示是包裹已到物流,物流却迟迟未派送,眼看出发的时间快到了,急得自己跑去物流公司大翻一通未果,只能作罢。

这是出发前在家里整理的装备,因为觉得传统的洞穴服不太显身材(拍摄需要),所以这次特地准备了之前玩ATV全地形车时买来的半身防护甲,配上护膝和战术头盔,哇哈哈,帅得连我妈都认不出来是我了。

在车里睡了4个小时,早上8点起床开始探洞准备,这才发现洞口有一户农家。

据屋里的老人说,他家足足16代人,早在100多年前遗一直住在这儿了,瞬间有种身在桃花源的感觉。

洞口山崖下还有另一家农舍,其上的大岩壁,也很适合开几条攀岩的线路出来。

从这个角度能看到,下雨都不怕,全被头上的岩壁给挡住了

发微博, 拍合影,找我签名(额,队里的女队员宝宝,居然拿着《追星八十一天》找我签名,这个真没想到,脸都红啦)。

全队做最后的装备清点,整理

下洞

此次的洞腔与前几次的洞穴都不太一样,宽敞且空高,但是洞壁顶部透过灯光,能看到漂浮着的一团雾气。

这一张,总共花了半个小时。洞里的多人拍摄,协调起来真的非常难,而我又对画面感要求非常高,所以每个队员的动作都是调整了又调整,感谢队友们的支持和信任,因为有你们,才能拍出我需要的画面,谢谢!

单人版 洞穴魅影

这个月往返了很多次重庆成都七八次,每次都利用在动车上的几个小时,把凡尔纳的《地心游记》再次仔细的读完了一遍,所以每次进洞,当拍出这样的画面,都觉得和书里描述的场景有那么一些相似之处。在此向书里那位勇敢而伟大的炼金术士萨克努塞姆,致敬下!

随着越来越深入,此时回首,入口渐远渐小

地心穿越的即视感 想象下 此时正置身地底深处,头上是厚厚的沉积地层,冒险者们正在小心翼翼的在完全的黑暗之处穿行

拉近一些视角,就可以看出整个洞腔的空高

感觉就像回到了二个世纪前的狂热探险时代,那是考古学和地质学在人类史上的井喷时代。

或相依相携 地下世界的感官浪漫

或独自在地心沉坐思考

偶然发现自己的影子挺屌炸天的

于是对着硕大的墙面自拍各种POSE,我能说这个影子有4米高吗?

怎么拍都免不了霸气侧漏啊

天顶的洞壁,就像宇宙那样虚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逼格就降不下来了,简真是华丽得没法低调了,所以千万不要跟我比自拍啊!嘿嘿!

知道最近大家都看星际穿越,我只有自己玩地心穿越,多点led布光,加上镜头水雾的效果,洞里自拍太费劲。别吐槽我穿的防护服,也别说我没戴头盔,因为我不是玩的不是纯探洞,我要的是感觉!

两张前期不同色温的处理

洞内的地质结构

悬空10米左右溅落的水瀑

每次拍洞穴都有不一样的侧重点,这次好像多了些细节。

鹅黄色结构

前方是一条漆黑的地缝

看见这些被地层挤压出来的石体,让我想起了异星上那些异形聚集的巢穴。
晚八点,由于用来拍摄的几个主要灯源电量都已耗尽,没法再进行创意拍摄,于是决定出洞,于十二点返程回家。
--------------------------
总结下,此次洞穴拍摄时间非常急,准备得也不是太充分,但还是有些小小的收获,敬请期待下次地心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