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卫这家伙说过:“功夫,两个字,一横一竖,站着的才有资格讲话。”
王导能够很文艺范儿地说出这句话,其实透露的含义很深,这句话一下子戳破了那些花儿呼哨、自吹自擂、不切实际的所谓神功。
功夫的真假,其实不难判断,两个人打一架,高下立判。这玩意跟写文章不一样,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功夫是装不来的。
有人会说:“武功的最高境界不是格斗,而是‘仁’,是武德,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人也。”
这句话没错,但有个前提,前提就是你必须先把对方打服了,或者有打服他的绝对把握,此刻你跟他谈武德、教育他如何做人,才显得有分量,否则他根本不尿你,所谓的“讲境界”就成了一种笑话。
我曾经一度痴迷于港台武侠片中的那种功夫,我小时候寄居在广州姥姥家,大概是毗邻香港的缘故,我应该是第一批看到港台武侠片的人。当黄日华版《射雕》风靡大江南北时,我早在两年前就看过了,还有什么郑少秋版的《楚留香》、黄元申版的《霍元甲》等等,早在八十年代它们泛滥于大陆之前,我早就通过那种老式录像带看过了。
所以,我一直认为功夫就是像郭靖那样飞来飞去,然后一掌可以打死一群人的杀伤性人力冲击波,或者是霍元甲那种可以以一抵十,甚至以一敌百的斗战胜佛式攻击模式,亦或是楚留香那种抚扇泡妞、渲染个人魅力的卖弄式行为艺术。
后来(大概是1988年,具体记不清了),我二舅告诉我中国功夫在香港对泰拳,打了八场,好像全输了。
同年,一个日本空手道高手在香港挑战四小龙,结果没出几招,香港一方全输了。
我靠。。。。我靠!
那一刻,我像被人用锥子扎了屁股一样,根本平复不下来,原来功夫不是这样的!!!
翻了一下历史,从1888到1988年以来,所谓的中国功夫,无论是哪个门派,对外几乎从没有胜绩!
1921年,鹤拳高手被泰拳一个不入流的人当场打死。
同年,闻名大江南北的“精武门”鹰爪高手陈子正一个回合没下来就被泰拳高手踢晕在台上。
1922年,我的老乡“铁拳王”赖铁虎,两局就被对方打晕。
1958年,两大太极高手在香港被泰拳手接连打晕。
1961年,蔡李佛拳对外勉强战成平手。
1973年,受李小龙电影影响,香港练截拳道的几个功夫高手开赛前在台上蹦来蹦去,观众喝彩,结果一开赛,五局下来,中国功夫高手全部被击倒,没错,是全部,无一例外。
我不敢往下看了,因为我当时正跟广州的一个师父学形意拳。
王导能够很文艺范儿地说出这句话,其实透露的含义很深,这句话一下子戳破了那些花儿呼哨、自吹自擂、不切实际的所谓神功。
功夫的真假,其实不难判断,两个人打一架,高下立判。这玩意跟写文章不一样,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功夫是装不来的。
有人会说:“武功的最高境界不是格斗,而是‘仁’,是武德,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人也。”
这句话没错,但有个前提,前提就是你必须先把对方打服了,或者有打服他的绝对把握,此刻你跟他谈武德、教育他如何做人,才显得有分量,否则他根本不尿你,所谓的“讲境界”就成了一种笑话。
我曾经一度痴迷于港台武侠片中的那种功夫,我小时候寄居在广州姥姥家,大概是毗邻香港的缘故,我应该是第一批看到港台武侠片的人。当黄日华版《射雕》风靡大江南北时,我早在两年前就看过了,还有什么郑少秋版的《楚留香》、黄元申版的《霍元甲》等等,早在八十年代它们泛滥于大陆之前,我早就通过那种老式录像带看过了。
所以,我一直认为功夫就是像郭靖那样飞来飞去,然后一掌可以打死一群人的杀伤性人力冲击波,或者是霍元甲那种可以以一抵十,甚至以一敌百的斗战胜佛式攻击模式,亦或是楚留香那种抚扇泡妞、渲染个人魅力的卖弄式行为艺术。
后来(大概是1988年,具体记不清了),我二舅告诉我中国功夫在香港对泰拳,打了八场,好像全输了。
同年,一个日本空手道高手在香港挑战四小龙,结果没出几招,香港一方全输了。
我靠。。。。我靠!
那一刻,我像被人用锥子扎了屁股一样,根本平复不下来,原来功夫不是这样的!!!
翻了一下历史,从1888到1988年以来,所谓的中国功夫,无论是哪个门派,对外几乎从没有胜绩!
1921年,鹤拳高手被泰拳一个不入流的人当场打死。
同年,闻名大江南北的“精武门”鹰爪高手陈子正一个回合没下来就被泰拳高手踢晕在台上。
1922年,我的老乡“铁拳王”赖铁虎,两局就被对方打晕。
1958年,两大太极高手在香港被泰拳手接连打晕。
1961年,蔡李佛拳对外勉强战成平手。
1973年,受李小龙电影影响,香港练截拳道的几个功夫高手开赛前在台上蹦来蹦去,观众喝彩,结果一开赛,五局下来,中国功夫高手全部被击倒,没错,是全部,无一例外。
我不敢往下看了,因为我当时正跟广州的一个师父学形意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