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dai吧 关注:4贴子:399
  • 10回复贴,共1

育儿(嘿嘿,留着以后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教你听懂孩子的潜台词
摘要:
孩子嘴上说的是……,可是心里想的是……,你知道孩子的内心世界吗?
  我们不得不佩服孩子的小智慧,它似乎与生俱来地扎根于孩子的心田。因此,爸妈们千万不要小瞧年幼的孩子,他们其实很灵巧的,听他们说话时不可直白地理解,否则很容易误解孩子的意思,使你和孩子的沟通出现问题。
听听孩子的潜台词是什么?
我们的孩子嘴上说:
  爸妈,你是爱我还是爱姨妈家的弟弟?
我们的孩子心里说:
  爸妈,我希望我是你心里最重要的孩子,最爱的孩子,但是看到你对弟弟的态度比我温柔多了,我有些担心,你是否还最爱我,我需要你明确的告诉我,如果我知道你是最爱我的,我会很高兴,同时会和你一起爱姨妈家的弟弟。
我们的孩子嘴上说:
  爸妈,这次期末考试如果我考了八十多分,你会生气吗?你会打我吗?
我们的孩子心里说:
  爸妈,我希望我不管考多少分,你都是一样的爱我,而不是考的好,你爱我多一些,考不好,你对我凶一些。你一如既往的爱我,会让我反省自己,而不是考不好试觉得是对不起爸妈,这种对不起爸妈的感觉很难受,我不想要。
我们的孩子嘴上说:
  忘记了,记不清楚。
我们的孩子心里说:
  爸妈,希望你不要用盘问的口气让我说话,我想说的时候,自然会告诉你。我受什么委屈,希望你搂着我,告诉我,你和我一样难过,告诉我,不要怕,有爸妈呢!当你这样的时候,我充满了勇气,我觉得我不再害怕,因为你和我在一起。我不想听你说什么大的道理,特别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那时我只想和爸妈的怀抱呆在一起,而不是道理。当你老是告诉应该如何如何做的时候,我觉得我糟糕的很,很希望爸妈问我,你是怎么想的,听听我的想法,这样,我会觉得越来越有办法去解决一些我自己的问题,而不是什么事情都要找爸妈。
我们的孩子嘴上说:
  对不起,我错了,下次不这样了,你原谅我吧。
我们的孩子心里说:
  我已经知道错了,为什么还要我再次承认错误,这样让我觉得真丢脸,我的心里一直感觉很丢脸,至于犯了什么错误,不记得了。只记得爸妈很生气,后来我慢慢的变得,爸妈一生气,我就很紧张,不管是否因为我。我会努力做一些让爸妈高兴的事情,我想,爸妈高兴了,我就高兴了,一不小心,弄丢了自己。我还学会一项本领,很会察言观色。
爸妈家教:教你听懂孩子的潜台词
  方法一:为孩子懂得说带有潜台词的话感到高兴
  当你发现孩子说了一些带有潜台词的话语时,应该感到高兴,并认真理解孩子的话外音,而不是说:“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别给我拐弯抹角。”因为孩子懂得说带有潜台词的话,是聪明的表现,表明孩子懂得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说明孩子说话的时候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以及懂得体会别人的潜台词。所以,爸妈们应该高兴地赞扬孩子:“不错,你越来越会说话了。”
  方法二:对孩子的话外音进行解析
  学会听懂孩子的潜台词,就是当孩子讲起一件事时,不要就事件本身与他探讨,而要分析孩子的话外音。比如,当孩子对你说:“张铭去网吧了。”其实就表明他也想去网吧,且在试探你对此的态度,所以你不能说:“张铭成绩好,自控力好,去网吧没什么。”而要表明你对未成年人上网的鲜明态度,说出上网的危害。这时孩子很可能说:“哦,是的。”也可能说:“不,我只是说说,我并不想去网吧。”
  方法三:体会孩子潜台词所表达的心情
  孩子回家说:“他们都不跟我玩。”很多爸妈都会说:“他们不与你玩,你可以与他们玩呀。”但是孩子会说:“我就不与他们玩,谁让他们不与我玩的。”看看,爸妈这样说不但没有消除孩子的烦恼,还激化了孩子的不快。如果爸妈说:“哦,他们不与你玩,你很生气?”孩子会说:“是的,当然了。”孩子发现自己被爸妈理解了,他会感到欣慰。在学校与不与同学玩,不是要爸妈帮他解决,他只是想让爸妈理解他的心情和感受。
编后语
  当孩子的话不再直截了当,而是委婉含蓄时,爸妈们要学会听懂孩子的“潜台词”,这样你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才能促使你和孩子的沟通更加顺畅。


1楼2014-11-12 20:14回复
    别舍不得,这些给孩子更有用!
     孩子的分数,永远不如教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做人重要!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家长如何培养呢?把财富留给孩子,还不如把孩子变成财富!
      所以,留给孩子千万财产,还不如留给他这些:
      1、孩子,你一定要学会做饭。这与伺候人无关。在爱你的人都不在身边的时候,使你能善待自己。—— 能独立生存
      2、孩子,你一定要学会开车。这与身份地位无关。这样在任何时候,你都可以拔腿去往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不求任何人。—— 自由
      3、孩子,你一定要上大学,正规的大学。这与学历无关。人生中需要经历这几年,无拘无束又能染上书香的生活。—— 一旦走进社会,就进入了市场。
      4、孩子,你知道吗?足迹有多远,心就有多宽。心宽,你才会快乐。万一走不远,让书籍带你走。—— 拓宽自己的视野,借助知识的视野。
      5、孩子,如果世界上仅剩两碗水,一碗用来喝,一碗要用来洗干净你的脸和内衣裤。—— 自尊与贫富无关。
      6、孩子,天塌下来都不要哭,也不要抱怨。那样只能让爱你的人更心痛,恨你的人更得意。—— 平静地承受命运,爱你的人自会关心。
      7、孩子,就算吃酱油拌饭,也要铺上干净的餐巾,优雅地坐着。把简陋的生活过得很讲究。—— 风度与境遇无关。
      8、孩子,去远方的时候,除了相机,记得带上纸笔。风景是相同的,看风景的心情永不重复。—— 徐霞客之所以是徐霞客,不是因为走的路最多。
      9、孩子,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哪怕只有5平米。它可以让你在和爱人吵架赌气出走的时候,不至于流落街头,遇到坏人。更重要的是,在你浮躁的时候,有个地方让你静下来,给自己的心一个安放的角落。—— 独立人格
      10、孩子,小时候要有见识,长大的时候要有经历,你才会有个精致的人生!—— 读别人的经历,找自己的经历。
      11、孩子,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请记住,拥有善良,会让你成为最受上天眷顾的人。—— 这种眷顾未必是财富与权势。善有善报,所报者,爱也。
      12、孩子,笑容、优雅、自信,是最大的精神财富。拥有了他们,你就拥有了全部。—— 这就是“贵族”精神。


    2楼2014-12-16 18:13
    回复
      让孩子懂得感恩父母的四步路
        首先是认知因素。俗话说“知恩图报”,只有知道了国家和社会对自己的付出和关爱,才会产生报恩的意识。如果意识不到别人的付出,怎么可能产生感恩之心呢?
        其次,要有亲身体验。光知道父母给我吃,给我用,...如果体验不到关怀和爱等情感,认为那就是父母的义务,也不会产生感恩的心。俗话说“知恩图报”,只有知道了父母、家人等对自己的付出和关爱,才会产生报恩的意识。如果意识不到别人的付出,怎么可能产生感恩之心呢?
        第三,感恩的想法是否受到过鼓励。许多小孩子向父母表示“您辛苦了”的时候,父母往往说“你把书读好了就行了”、“孩子你不用这样”……这就把孩子自发的感恩之心给扼杀掉了。有些家长则很细心,会说:“孩子,你能有这样的想法很好。”这值得提倡。
        第四,家庭和社会氛围的影响。做父母的如果不关心和感激上一代人,孩子就会模仿父母。应该说,感恩之心是人的自然属性,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但后天不恰当的经历也会抑制人的感恩天性的发展,比如做好事却惹来了麻烦,或者回报太少,那么人们再次表示关爱的时候就会大打折扣。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6-05 19:15
      回复
        最伤孩子的十句话,父母请嘴下留情!
        最伤孩子心的十句话,提醒父母们嘴下留情,不要再用语言伤孩子的心,断送孩子的前程。同时告诉父母,应该对孩子说什么,以及父母应该怎样从正面的、积极的、健康的、亮丽的角度审视孩子、肯定孩子、表扬孩子、激励孩子。
        [第一句]“笨蛋,没用的东西。”
        告诉孩子:你不笨
        是谁给孩子贴上了“笨蛋”的标签
        如果你不想让孩子成为“笨蛋”
        在平常之中赏识你的孩子
        翘起你的大拇指
        一句简单的话,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第二句]“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
        “听话“的孩子到底好不好
        不要一味要求孩子服从自己
        给孩子争辩的权力
        培养有主见的孩子
        学会与孩子说话
        当孩子与父母顶嘴时
        沉默会更具震撼力
        [第三句]“我说不行就不行。”
        别耍“因为我是你爸爸”的威风
        “一言堂”的后果
        惧怕不等于信服
        尊重孩子的选择
        学会与孩子商量
        听听孩子的建议
        [第四句]“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没有力度的话不要说
        别把父母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停止空洞的说教
        尊重是最好的办法
        批评孩子时,注意不要伤着孩子
        宽容孩子的“不务正业”
        不要强迫孩子做他暂时不喜欢的事
        [第五句]“你若考100分,我就给你买……”
        物质奖励刺激孩子学习好不好
        为孩子制定的目标应该是跳一跳能摸得到
        怎样帮助孩子最有效
        要让孩子知道,他们因什么而可爱
        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
        别把孩子的分数看得太重要
        [第六句]“你可真行,竟做出这种事!”
        只当“参谋”,不当“司令”
        “早恋”不是洪水猛兽
        “贼”的帽子扣不得
        接纳孩子的缺点
        想一想孩子为什么这样做
        不要怕孩子吵架
        [第七句]“你又做错了,真笨!”
        允许孩子犯“错”
        失败后孩子更需要肯定
        你在给孩子传递什么样的信息
        拯救一个人的灵魂比制裁肉体更有效
        教育孩子是疏而不是堵
        告诉孩子每天做好一件事
        [第八句]“一看你就没多大的出息,将来就捡破烂吧!”
        摆正期望的天平
        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你做不到
        做一位自信的父母
        孩子需要赏识,渴望被肯定
        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去锻炼
        驱除孩子心中自卑的阴影
        [第九句]“都是一样的孩子,你怎么就不如别人!”
        教育孩子不应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6-13 21:27
        回复
          再也不会冲孩子发脾气了!
            冲子女发脾气,会坏了孩子的性灵,让他愈加愚笨福薄,还会让他得头痛病等各种病。
            父母亲注意不要对小孩发脾气,生气上火。不要用脾气管孩子,你一用脾气管孩子,你的气火就跑到孩子的头上,坏了孩子的性灵,在孩子的头上加了一个紧箍咒,生一次气上一回火,就加一回紧箍咒。日积月累,紧箍咒越来越多,虚的紧箍咒就变成了孩子实实在在的头痛病,做父母的年龄大了就会下肢腿脚痛,既害了孩子又害了自己,孩子性灵被牢牢的禁锢了损坏了,智慧无所从来,越想让他学习好,他的学习会越来越不好,与家长的期望越来越背道而驰。
            这都是用脾气管孩子的结果。君子反求诸己,要改正自己,改自己的性格,你变孩子就变。“儿孙不用管,全凭德性感”这是有深刻道理的,要改变我们生气发火的脾气秉性。对孩子要采取“率性”的教育办法,率是统帅,把孩子的性往好的方面引导,要经常找孩子的优点肯定孩子闪光的地方,多鼓励孩子。在表扬的同时,劝化引导孩子改正不良的习惯嗜好。帮助孩子打开性灵的宝藏。
            烦恼脾气是一种阴性病毒,害人又害己。特别是亲人之间,互相非常珍惜对方、在乎对方,用心较重。越是这样烦恼脾气对对方的伤害越重。亲人之间生活在一起,受彼此烦恼脾气的伤害几率非常高,病就是这样慢慢累积,从虚变实,由轻变重。怨伤脾;恨伤心;恼伤肺;怒伤肝;烦伤肾。大家应该警醒,不要看轻日常的小小烦恼脾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人到中年一般处于亚健康状态大部分原因主要是因为烦恼不健康的性情所致。
            大家可以去观察,冲子女发脾气的父母,他的子女不但重要考试不顺利,工作不顺利,姻缘不顺利,各种打压挫折一个接一个,福分非常薄!
            为什么呢?自己发脾气一次,毁灭一百个大劫以来的善业,所以没有福可享,子女没福给自己享。
            而父母粗暴,子女就也会冲父母发脾气,这下子女因为抵触顶撞亲长,自己的各种福也都没有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06-28 11:45
          回复
            ☆每天10分钟的家庭教育,90%的家长都忽略了
            家庭教育,总是让许多父母措手不及。其实只要每天都用十分钟用心与他们交流……
            1、一分钟接触
            父母的手是托举儿女的手,托举的力越大,儿女所处的位置就高。父母要注意摸摸孩子的头、肩膀、握握孩子的手,通过接触来传递父母与子女的亲情,传达给孩子爱和力量。但与儿女发生肢体的接触要注意心情、场合等。
            2、一分钟倾听
            海鸥倾听涛声,才会盘旋;雄鸡倾听黎明,才会唱晓,鲲鹏听九天,才会展翅。不要总是让孩子听,父母可转换一个角度,倾听一下孩子的呼声,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进行心与心的碰撞。注重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信任与情感。在倾听孩子的讲话时,一定要集中精力、精神振作、态度和蔼。
            3、一分钟游戏
            笨拙的孩子在游戏中找乐,聪明的孩子在游戏中找知,杰出的孩子在游戏中增智。游戏可以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情感,提高孩子的生活兴趣,调整孩子的精神状态。家长带孩子进行的游戏,必须是健康的、积极的、有趣味的,引领孩子过充实的、向上的、快乐的生活。
            4、一分钟矫正
            风给垂柳以矫正,才会有婆娑;浪给静水以矫正,才会有鱼跃;帆给船舟以矫正,才会有航速。孩子有过错的行为时,家长一定要明确指出正确的行为应该怎样,错误的行为将会带来怎样的危害,矫正孩子的错误行为,不可任其发展,否则积重难返。但面对孩子的错误时,家长首先要弄清是由孩子主观因素还是非主观因素造成的,其严重程度如何。矫正还要注意场合,语言要平缓,态度要温和、不急不躁,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5、一分钟激励
            激励能使人永远充满自信,激励能使人永远充满希望,激励能使人永远感悟幸福。孩子出现过错以后,一定要进行矫正,但在矫正的同时,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多给孩子一些鼓励,激励孩子前进,引导孩子反思,以情动人。家长要有耐心与恒心,要毫不吝惜地拿出激励的武器,激发孩子的生活、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斗志,激发孩子的自信心,不断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6、一分钟赞美
            阳光赞美一番花朵,花朵就会灿烂;雨露赞美一番禾苗,禾苗就会茁壮;大地赞美一番山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07-08 08:56
            回复
              ❤想让孩子成器,必须学的妙法
              (1)从此刻起:
              我要多鼓励、赞美孩子,
              而不是批评、指责、埋怨孩子。
              因为我知道只有鼓励和赞美才能带给孩子自信和力量,
              批评、指责、埋怨只是在发泄,
              我的情绪,伤害孩子的心灵;
              (2)从此刻起:
              我要用行动去影响孩子,
              而不是用言语去说教孩子。
              因为我知道孩子的行为不是被教导而成,
              而是被影响和模仿而成;
              (3)从此刻起:
              我要多聆听孩子的心声,
              而不是急于评断孩子。
              因为我知道聆听才是最好的沟通。
              4)从此刻起:
              我要无条件的去爱孩子本来的样子,
              而不是去爱我要求的样子;
              因为我知道那是我的自私和自我;
              (5)从此刻起:
              我要学会蹲下来与孩子平等沟通,
              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指使孩子。
              因为我知道强制打压只会带来孩子更强烈的叛逆和反抗;
              (6)从此刻起:
              我要用心去陪伴孩子,
              而不是心不在焉的敷衍孩子。
              因为我知道只有真正的陪伴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
              (7)从此刻起:
              我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和孩子一起安静和平的处理好每一个当下。
              因为我知道脾气和暴力只代表我的无能和对孩子的伤害;
              (8)从此刻起:
              我要积极主动的处理好与爱人的关系,
              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绝不让夫妻矛盾影响和伤害到孩子,
              因为我知道只有夫妻关系和睦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9)从此刻起:
              我要让孩子长成他要长成的样子,
              而不是我期待的样子。
              因为我知道孩子并不属于我,
              他只是经由我来到这个世界,
              去完成他自己的梦想和使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5-07-09 11:17
              回复
                孩子,我希望你这样去做一个人
                孩子,我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工程师,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流浪汉,但你必须是个理想主义者。
                童年,我们讲英雄故事给你听,并不是一定要你成为英雄,而是希望你具有纯正的品格。
                少年,我们让你接触诗歌、绘画、音乐,是为了让你的心灵填满高尚的情趣。
                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
                理想会使人出众。
                孩子,不要为自己的外形担忧。
                理想纯洁你的气质,而最美貌的女人也会因为庸俗而令人生厌。
                通向理想的途径往往不尽如人意,而你亦会为此受尽磨难。
                但是,孩子,你尽管去争取。
                选择平庸虽然稳妥,但绝无色彩。
                不要为蝇头小利放弃自己的理想,不要为某种潮流而改换自己的信念。
                物质世界的外表太过复杂,你要懂得如何去拒绝虚荣的诱惑。
                必须习惯无人欣赏,学会精神享受,学会与他人不同。
                孩子,我希望你是个踏实的人。
                人生太过短促,而虚的东西又太多,你很容易眼花缭乱,最终一事无成。
                如果你是个美貌的女孩,年轻的时候会有许多男性宠你,你得到的东西太过容易,这会使你流于浅薄和虚浮;
                如果你是个极聪明的男孩,又会以为自己能够成就许多大事而流于轻佻。
                记住,每个人的能力有限,我们活在世上能做好一件事足矣。
                写好一本书,做好一个主妇。
                不要轻视平凡的人,不要投机取巧,不要攻击自己做不到的事。
                你长大后会知道,做好一件事太难,但绝不要放弃。
                孩子,我希望你不要媚俗。
                你是个独立的人,无人能抹杀你的独立性,除非你向世俗妥协。
                如果你的脸上出现谄媚的笑容,我将会羞愧地掩面而去。
                世俗的许多东西虽耀眼却无价值,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5-07-11 08:34
                回复
                  听到奶奶说这八句话,当妈的一定要及时阻止
                  现在的父母亲由于生活压力大,很少有能全职在家带孩子的条件,多数家庭的情况就是奶奶在帮忙带孩子,对此我们当然应该心存感激,不过如果你孩子奶奶经常在孩子面前说这八句话,那当妈的一定不能觉得不好意思,而是要及时出面阻止!
                  “打桌子,谁叫它弄疼我们宝宝的!”
                  孩子在能走能跑的年纪,磕磕碰碰的其实很正常,调皮点的一天都不知道要碰多少次。嗑到了当然疼,一疼孩子就会哭,这是自然反应,可是往往这个时候我们的奶奶们总是迫不及待的冲上去抱起孩子打桌子打凳子,边打边说:“谁要你碰到我们宝宝的…”这原本是一种心疼孩子的方式,不过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却是负面的:我摔倒了不是我的错,都是桌子凳子的错!这样的孩子你还指望他长大能三省吾身?大概一切都是别人的错了!
                  “别告诉你妈,她不让你吃!”
                  对于总是在孩子面前唱红脸而让妈妈唱白脸的奶奶们,我有时候真的是牙痒痒。没有一个妈妈不是希望孩子一切都好的,所以很多时候会限制孩子吃一些对身体不好的垃圾食品或者不许他们去玩一些可能存在危险的玩具,原本来说奶奶们这种时候应该和妈妈们在一条线上,可事实上,大多数奶奶拗不过孩子撒娇,不仅纵容孩子还会说出“不要告诉你妈,你妈不许你…”这样的话来!于是在孩子就形成了“妈妈对我不好,奶奶才好!”的心理,这简直就是挑拨离间好嘛!
                  “没事,拿一个吃喽!”
                  相信你一定和孩子还有孩子奶奶去逛过超市吧?或者你至少看到过这样的场景:孩子看到超市各种好吃的都忍不住想吃,果冻、糖果、散装饼干等等!有时候他们太小,不懂要买单这东西才属于我们,所以看到喜欢的就会去拿,这个时候当妈的往往会制止孩子,告诉孩子这个没付钱不能要,可是奶奶们又来了“没事,拿一个吃喽!给他吃一个有什么关系!”你是不是就妥协了?结果孩子想当然的认为“只要拿的不多就是可以的!”,变成了类似“小偷”一样的人!
                  “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
                  碰到奶奶们说这句话的时候,真的是让人想解释的心情都没有!你当孩子都是傻子啊?孩子做错什么事您老人家说因为他不懂事可以原谅,我教孩子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您老人家又说孩子太小不要勉强他长大就知道了…这孩子总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5-07-14 16:59
                  回复
                    父母现在不看,孩子18岁你就后悔了
                    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到18岁就基本定型了,所有的事情都要在18岁以前做完。俞敏洪表示,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人品教育,其次是心情教育,第三是鼓励教育。
                    我看到过很多幸福的学生,也看到了很多被耽误的学生;看到了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的成功感到无比的幸福,也看到了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的不成功而痛不欲生;我看到很多贫困家庭最后因为孩子有出息而生活的满心幸福;我也看到很多亿万富翁的家庭,最后因为孩子问题父母甚至患上精神分裂症。好多父母都和我说,俞老师,我把我所有的钱都捐给你,只要你能把我的孩子变成正常的、幸福的孩子。我常常对他们说,现在你们说这个已经太晚了,因为孩子是从一出生开始到18岁就基本定型了,所有的事情都要在18岁以前做完。
                    1
                    家庭教育的头等大事——人品教育
                    中国现在的社会,把成功限定在一个特别狭小的范围之内,对孩子们来说考高分,成绩好就是标准;孩子五六岁会弹钢琴,就会得到奖赏。我们中国的成人世界里从不以一个人拥有多少真心朋友作为成功的一个标准,我们成人世界里的标准就是这个人有钱,有地位,有财富。
                    我自己深深的陷入到这样的痛苦之中,许多人见到我后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俞老师,你现在也进入中国富豪榜了!”没有人会说:“俞老师,你的人品不错。”
                    如果我成了一个身无分文,必须要靠自己的力气赚钱的人时,还会有人过来告诉我:“俞老师,你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那时候我才觉得这个人是我真正的朋友,真正认可了我的成功。我本人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功者,不是因为我赚了钱,而是我有一个做人的基本准则,我始终认为我是一个善良的人,我是一个心中没有邪恶念头的人,从小到大,我没有做过一件伤害别人的事情。当然有时候话语上一不小心说了一句伤害别人的话,这是有可能的。有些话脱口而出,别人会觉得不舒服,我可以向他表示道歉,但是伤天害理的事情我肯定没有做过。
                    从我的经历我想告诉父母,如果你的孩子没有教育好,在外惹是生非,别人指责你的孩子时就会说:“这个孩子家教不好!”他们不会说老师没教好,叔叔阿姨没教好,人家会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你的孩子没出息,问题一定出在家庭教育上。孩子长大后出问题,一定是父母种下的根源。孩子的成功与否,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确息息相关。我们教孩子教的是人品和道德,是否把孩子的人品和道德教育好,是孩子一辈子成功与否的关键。
                    2
                    孩子对生命的爱心——心情教育
                    如上所述,现在家庭教育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教育孩子有良好的人品,第二就是要进行心情教育。我女儿天生就比较内向,是一个很文静的孩子,我儿子就很外向,每天都要爬上爬下好几次,我女儿做事情慢条斯理,我儿子就比较急躁,这些都是天生的不同。
                    除此之外,孩子的智商也不同,我目前还没有看出我女儿和儿子智商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因为他们年龄差距比较小。我们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在一个班里,有的孩子永远是第一名或者第二名,他智商确实高。而我们的孩子不管怎么努力都在中间,甚至后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们应该怎么办?孩子是有区别的,但是只要你的孩子没到白痴水平,只要孩子能正常的走进教室上课,就能够做出重要的大事来。比如胡雪岩只上了两个月的学,但最后变成了最厉害的商人,而且还心怀大志,这就是很好的例子。
                    我们家长必须有一个本领,在任何情况下,既能督促孩子进步,又能保持孩子的自尊不受伤害。你要保证孩子得第一名高兴,得最后一名也高兴,让孩子觉得活在世界上很美好,培养孩子对于生命的热爱,是家长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而且要让孩子明白,真正的幸福不是别人送来的,而是自己努力争取来的。而现在的家长对孩子是十分娇惯的,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比如孩子看上一个玩具,家长不买他就不走,最后家长没办法只能给买了。于是孩子就有了这样的心理,只要他坚持家长就会让步。
                    我在给儿子买东西前,会分析他要的东西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就坚决不买,如果合理也不能轻而易举的给他买,我是必须让孩子完成一项任务才给他买。比如我女儿在国外上学时,班上的孩子每人都有一台笔记本电脑。我家虽然有台式电脑,但是用笔记本电脑会比较方便,而且家里也不缺钱,不给她买也不对。我就告诉她,爸爸一定给你买,但是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白白得来的东西,你现在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了,需要付出劳动获得想要的东西。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学会了付出才能得到的道理,也把孩子喜欢的方式变成她做另外一件事的动力。
                    3
                    适当鼓励,激发潜力——鼓励教育
                    关于如何鼓励孩子的问题,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的孩子是全班最后一名,你怎么对待你的孩子呢?大部分家长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5-08-23 10:47
                    回复
                      父母的这5种冷暴力行为,会对孩子造成致命伤!
                      2016-06-30 太原辣妈
                      1、当孩子呼唤你的时候,不回应孩子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家长比较忙,或者自己正沉浸在自己的事情之时,无意地忽视孩子的呼唤,有的干脆就是对孩子不耐烦,故意装作不存在。
                      不良后果:孩子受到忽视,会采用粘人,淘气和破坏性行为吸引家长的注意,或者放弃获得父母的关注,亲子关系走向疏远。
                      ✔正确做法:当你很忙,或者已经不耐烦的时候,孩子呼唤你,也请你做出及时响应,哪怕是这样回应:爸爸/妈妈现在有点忙,稍后来陪你,好吗?爸爸/妈妈有点手头的急事,稍微等我一下,可以吗?
                      请注意,回应孩子的时候请看着孩子,做出正面的回答。
                      2、你在生孩子气,不想理他,想给他点颜色看看
                      这种情况多半发生在孩子淘气,犯错后,爸爸妈妈怒气未消的时候,这个时候,很多父母选择故意拒绝应答孩子,以示惩罚。
                      不良后果:孩子可能意识不到爸爸妈妈冷淡的原因跟自己的错误行为有关,无法有效反思自己的错误,但是由于父母的冷漠行为产生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影响亲子关系。
                      ✔正确做法: 看着孩子的眼睛,平静地对孩子说,因为你刚才的错误,我很生气,需要自己冷静一会,希望你也想一下自己做错了什么,并且道歉获得我的原谅,在获得我的原谅之前,我需要自己待一会。
                      3、你带着情绪与孩子相处,拒绝孩子提出的建议
                      不良后果:孩子无从了解你消极情绪背后的原因,他们会归结于自己的原因,或者父母不爱自己,从而缺乏自信,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和内疚的感觉,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正确做法:忘记其他与孩子无关的不良情绪,珍惜与孩子相处的美好时光,全情投入到与孩子的活动中,表现出兴趣和热情,并且及时赞扬孩子的奇思妙想。
                      4、表面与孩子玩耍,其实心不在焉
                      很多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时候都会处于这种状态,看着电视,低头看着手机,看起来在陪伴孩子,实际上是心不在焉的应付孩子。
                      不良后果:孩子会模仿这种做事方式,导致专注力下降,影响学习,并且会模仿这种与人相处的行为模式,从而形成不良的社交习惯,长大后会用这种模式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家人。
                      ✔正确做法:要么不陪孩子,如果陪伴就一定要高质量的,全身心的陪伴。如果确实暂时不能陪伴孩子,那么就告诉孩子现在有点事情,稍后来陪他获得孩子的理解。
                      5、孩子犯错后道歉,父母直接拒绝或者冷漠对待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父母怒气没有消,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还想继续惩罚孩子的做法。
                      不良后果:孩子就是孩子,犯错是正常的,完美才是不正常的。而且孩子能够认识错误,并且能够做到道歉,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因为孩子的认识能力有限,自控能力有限, 自尊心很强。如果爸爸妈妈不能给出积极响应,孩子对于自己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做法产生质疑,影响以后类似问题的处理。或者导致孩子过于沉浸在自责和内疚情绪中不能自拔,影响身心健康。
                      ✔正确做法: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及时给出正面的响应,告诉孩子犯错就改是很好的行为,能够用勇于对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和道歉是非常棒的。对孩子做出积极的鼓励和引导。
                      心理学家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冷暴力是非常可怕的行为,其危害有三:
                      1、长期遭受冷漠的孩子容易产生孤僻性格,不愿和别人交流沟通,心理不能健康地发展;
                      2、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变得很冷漠,对他人也是漠不关心,甚至有可能成为冷暴力这个“接力棒”的传递者;
                      3、这些孩子长大后,在处理自己家庭问题时也可能出现相应障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6-06-30 16: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