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仙弟子吧 关注:1,042贴子:80,306

福州的道教信仰及宫庙分布。(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福州因市区城内有屏山、乌山、于山三山鼎立,别称“三山”;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张伯玉,亲自在衙门前种植榕树两棵,并号召百姓普遍种植后满城绿荫蔽日,暑不张盖,故又有榕城之美称。
说到福州的道教信仰不得不提妇孺保护神.临水陈太后-陈婧姑
陈靖姑,小名陈十四,民间称之娘奶、奶娘、夫人奶、临水夫人、陈奶夫人、顺天圣母等。宋代以后, 陈靖姑受到朝廷敕封,历代统治者均为其加封,因此,陈靖姑的尊称或封号甚多,如:顺懿夫人、慈济夫人、临水陈夫人、天仙圣母、临水陈太后、顺天圣母、县藤山下渡被视为闽东与闽江流域第一保护神。
清末鸦片战争后,福州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临水夫人的信仰随着福州地区的移民飘洋过海传播到了台湾、东南亚一带。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的顺天圣母宫观有5000多座,特别是台湾临水夫人宫观数以千计。全球的临水文化信仰者有8000多万之众,遍及26个国家个地区。



IP属地:江苏1楼2014-10-25 13:20回复
    于山九仙观
    于山九仙观坐落于福州于山的东面。原是五代时闽王宝皇宫旧址。宋崇宁二年(1103年)于于山顶再建,名为天宁万寿观。政和年间(1111~1117年)尚书黄裳增建几座楼阁。绍兴七年(1137年)后,曾改名为“报恩”、“广孝”观。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太监郑和及正统年间(1436~1449年)内使柴山、布政司周颐也曾重建。成化十八年(1482年)镇守太监陈道复修建一新。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又重修。观内建筑物有玉皇阁、王天君殿、廖阳殿、娘娘宫、喜雨楼、钟鼓楼、拱极亭、望湖阁、碧云轩、聚义轩等。供奉何氏九仙、三清尊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及玉皇上帝、王天君、斗姥元君等。至民国11年(1922年)遭火毁,嗣由该观总副理出单向各地信士及大商家、上山香客募缘,重新修建,恢复旧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全真道士郑志辉主持;嗣由其女、道姑郑理真接任。当时王天君信仰鼎盛,每逢朔、望、节日,远近信众徒步跪叩至观朝拜,至1964年初停止。

    第一进王天君殿.亦称灵官殿.然我福州百姓与此神极为有缘凡善信皆尊称恩主.天君爷


    IP属地:江苏3楼2014-10-25 13:25
    回复
      两岸民间有“官船拜尚书、民船拜妈祖”之说,此处的“尚书”即为南宋时与文天祥隆名并峙的闽人陈文龙。福州台江、仓山两区曾有5座奉祀陈文龙的尚书庙,即阳岐、万寿、新亭、龙潭和竹林。建于明清两朝的庙宇,凸显了陈文龙“生为名臣,死为明神”的内河和海上安全保护神的特点,也吸引许多台港澳和东南亚等地信众前来朝拜。
      陈文龙出生于兴化(今莆田),后随父迁居长乐后山,南宋咸淳四年(1268年)戊辰科状元,官至监察史、参知政事等。元兵南下,陈文龙倾尽家财招募兵勇固守兴化,城破被俘后押送至福州。面对劝降其坚贞不屈,后被押往杭州,在拜谒岳飞庙时哀恸悲绝,当晚即于庙中辞世,后被葬于庙旁。明永乐年间,朝廷敕封陈文龙“水部尚书”,为海上保护神。
      位于仓山区盖山镇上岐村的阳岐尚书祖庙,是福州地区最早祭祀陈文龙的祖庙。相传当年阳岐村民在乌龙江边拾到陈文龙遗落的官袍,便自发集资兴建庙宇供奉。该庙占地3800平方米,坐北向南,中轴祖庙祀守土尊王和水部尚书,左为毓麟宫,祀临水太后陈靖姑;右为忠肃祠,俗称行乐厅,祀陈文龙。



      IP属地:江苏4楼2014-10-25 13:28
      回复
        说到福州道教不得不说闾山派.除临水陈太后三奶夫人外还有奉张公法主的法主公派.
        法主公名张慈观. 生活于两宋之际,祖籍福州永泰盘谷
        张公圣君,监雷御史,五雷法主,荡魔将军、张圣君,张圣公、张圣者、法主公,俗称张公
        永泰县方壶岩张圣君祖庙



        IP属地:江苏5楼2014-10-25 13:31
        收起回复
          福州东岳庙
          福州东岳庙位于福州市东郊台江乡东岳前。供奉东岳(泰山)大帝,是福州地区最大的道教活动场所之一,又是福建全省“鬼王”之宫。该庙建于五代闽王王审知时,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扩大庙制。明万历二年(1574年)重修。清朝时按皇宫式结构,大加修葺,殿堂为重檐九脊顶,地设丹墀,规模宏大。民国25年,因年久失修,庙宇圮废,改建为闽侯(林森)师范学校。1954年福州第十中学从城内学院前迁至此庙。东岳庙尚留有娘娘宫1所、血池殿1所(岳峰粮店使用),书“东岳御库”石牌1块,古井1口,明代种植的荔枝树两株。


          IP属地:江苏6楼2014-10-25 13:33
          回复
            白马王
            白马王是海峡两岸民众广泛信仰和信仰历史最久的道教神灵,是福州地方道教神仙信仰体系中从人到神的典型神灵。在长期的信仰过程中,白马王故事不断演变和充实,展示了福州民众崇尚英雄、征服大自然的精神追求,体现了福州道教包容融通、善造神灵的地方特色。
              宋梁克家编撰的《三山志》载:“善溪,冲济广应灵显孚佑王庙,鼓山之北,大乘之南,山峡间有二潭,下潭广六丈,深不可计。(注:距上潭五里。)昔闽粤王郢三子有勇力,射中大鳝于此潭,其长三丈,土人因为立庙,号白马三郎。”并记载该庙唐宋间屡屡祈雨显灵,官员推崇,朝廷加封,但当地百姓竟谬尊大鳝为神,地名鳝溪。宋淳佑八年(1248年)郡守陈垲祈雨后为正视听,令县令改名为善溪。




            IP属地:江苏7楼2014-10-25 13:36
            回复
              船政天后宫
              船政天后宫占地面积7205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500平方米,门楼高12米,主殿5开间,进深8.3米,总布局为一轴二进二院,一进为门楼,二进为供奉妈祖的中堂大殿。船政天后宫位于福州马尾婴脰山,清同治七年(1868年)春动建。正殿供妈祖神像,殿上方有同治御赐“德施功溥”及“天上圣母”匾。1929年天后宫改为林孝女祠。抗日战争后,宫中文物散失严重,1971年天后宫被拆毁。 2006年10月,马尾区政府投资在原址重建福建船政天后宫,建筑主体工程于2008年初竣工.




              IP属地:江苏8楼2014-10-25 13:39
              收起回复
                照天君
                祀庙:原茶亭接龙亭,2000年原址改建,迁到乌山道山观玉皇阁,2004年又迁到东门金鸡山公园
                照天君的标准履历是:原名照天柱,唐中和元年(公元881年)生于连江,16岁出家;天佑元年(公元904年)闽王王审知在福州易俗里(今东门外东岳庙附近)建“报国资圣禅院”,被聘为住持,信众称为“照上人”;长兴四年(公元933年)寺院被封流落江湖,靠卖卜悬壶为生,经常在大榕树下坐禅;闽永和元年(公元935年)皈依道教,当时天下四分五裂,战事蜂起,南唐兵由闽北直逼福州,新登位的王延政(王审知之子)政权内部出现叛乱,照天君慈悲为怀心忧万民,日夜奔走指引灾民逃离险境,终于劳累过度在经常传道布施救人的接龙亭榕树下坐化登仙;登仙后镇守南天门,称“南天照天君”。
                关于挂红灯笼的传说是:当时闽王为镇压叛乱调闽南驻军来攻福州,兵临南门城下,照天柱得到消息后,为拯救百姓免遭战火,便连夜赶到城门,将红灯笼高挂在榕树上作为信号,提醒百姓迅速逃离;攻城部队见榕树上挂有红灯,以为树下四周有伏兵,不敢冒然进攻,便掉头转向东门,避免了一场灾难。于是挂红灯纪念照天君。



                IP属地:江苏10楼2014-10-25 13:46
                收起回复
                  看看图片如同亲临。谢谢你的分享。


                  12楼2014-10-25 14:00
                  收起回复
                    福清西涧寺,位于福清融城之西,始建于宋天圣四年(1026年)。明初在寺前设一长亭,为迎送各地官员进出城时的小憩、饮茶之所,因此原名"茶亭寺".明天顺六年(1462年),住持僧恒茂主持募缘重修,前座为西涧殿,供奉道教神只,后座为佛寺。
                      明万历年间,福清港头后叶村人、首辅叶向高及名士陈仕贤曾在该寺读书,并建有报恩祠,内祀知县许梦熊的神位,以报答其擢拔之恩。叶向高亲笔题匾"海国瞻依"四字,并撰联曰:"廿年来遗爱犹存行道兴歌思蔽霈,百岁后明湮勿替秋风洒泪荐馨香".该祠惜已不存。叶向高还在寺内挖了一口水井,供僧人饮用,后人称之为"叶相井".该井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点。历经400多年,保存完好,水质清澈甘甜。
                      清同治庚午年(1870年),传说一牧童坐殿成佛,遂成奇迹,名传遐迩。1925年,在报恩寺内创办一民办小学。上世纪30年代,报恩寺改为戚公祠,主祀抗倭名将戚继光。 "许公祠"原位于现在西涧寺附近的"许公祠",属于历史名人专祠。据传,该祠是叶向高为纪念当时任县官的恩师许梦熊批取他为秀才,与陈仕贤共同建造的。叶向高还亲笔为该祠写下对联:"三十年前遗爱犹存,行道兴歌思蔽芾;千百岁后明禋弗替,秋风洒泪荐馨香".该祠惜已不存。



                    IP属地:江苏13楼2014-10-25 14:01
                    收起回复
                      先顶后看吧,呵呵,刚回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10-25 14:26
                      收起回复
                        给大哥顶贴。感恩分享。福生无量天尊。阿弥陀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10-25 14:48
                        收起回复
                          阿弥陀佛~~ 顶~~


                          IP属地:北京16楼2014-10-25 14:50
                          收起回复
                            好全面啊,如此精品贴当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10-25 17:04
                            收起回复
                              福州地方神灵信仰的缩影——福州同兴堂
                              在白马支路上的一个大庙。虽然它不属于古迹,但却汇聚了福州不少较为普遍的当地大神灵,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福州的信俗文化,值得探究一番。另一个值得提到的地方在于它还是民间自发供奉六十甲子(太岁)的庙宇,自称总殿,颇为少见。同兴堂的位于上海西新村内,属于民间自发建立的庙宇,为福州市道教协会所管理。进入该庙宇可以见到不少锦旗,看来是个香火旺盛地方。
                              该庙占地面积较大,分为四个大殿,其中最右边的大殿分为四个部分,共供奉有14位福州地方神灵。他们分别为裴仙师、黑仙师、临水陈太后、张圣真君、玄天上帝、武财神赵玄坛元帅、托塔李天王、请神陈将军、东海龙奶、镇海楼、陶元帅、郑二伯、郑二奶等。
                              第三个大殿就是前面我们说提到的六十甲子(太岁)总殿,也是该庙宇的主要部分之一。










                              IP属地:江苏18楼2014-11-06 09:2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