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N年前心血来潮写个百科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竟引来方言爱好者的考究。。。本人求学及工作关系,与闽南话、潮汕话、河洛话(学佬话)、雷州话、儋州话、茂名海话、黎话等诸多闽南方言者有来往。总体来说,小村所言的“福建话”,是比粤西的雷州话、海话、黎话等闽南系方言更接近闽南和粤东的语言(如一至十、猪肉、池塘等发音与雷州话相差较大,但与潮汕话很接近)。本人不是方言研究者,窃认为闽南方言的传播,总是以原来的方言为主体,同时糅合原有的语言环境不断变化的,因而造成了一系列的闽南语系XX话。更因为文白异读的关系,原有读音无法通过教育很好地留存。当地的强势语言与小方言大部分有共同性而小部分有差异性时,由于惰性,将小方言的人总是将共同性扩大,以减少学习两种语音的成本,久而久之,小方言就会向强势语音靠近。因此方言在孤岛环境下(周围讲的是其他关联性低的语音)会保留地较好,但在同个大类的方言环境下会逐渐变化,这在当前的环境下会显得更为明显,因此当今小村就算会讲“福建话”,讲的和老一辈都不一定相同,和祖先迁来之时更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