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cos吧 关注:43,383贴子:847,805
  • 4回复贴,共1

【推广】内地谍战片——《黎明之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兄弟 - 任岩

一楼放片尾曲镇楼。这曲子的词作简直戳心,曲调也绵长。
电视剧《黎明之前》片尾曲
演唱:任岩 作词:翟峰
作曲:刘思军 编曲:王戈男
风吹散 乱世中的尘埃
我们相遇在英雄的年代
一样不灭的情怀 沉默的期盼
岁月流转了各自的成与败
云舒展 黎明前的光线
我们却站在 相望的彼岸
一起吞下酒的暖 舔过剑的寒
分了天涯 你和我各走一半
同样是 灿烂的繁星 也有不同的轨迹
落在哪里 你我都是好兄弟
就算这一次远去 相隔千里
我们的心 还会再一次靠近
从此后行走的天地 又多了一份孤寂
请别忘记你 是我的好兄弟
时间弄皱了记忆 荒草萋萋
回眼望去 是我们洒过泪的土地


IP属地:上海1楼2014-10-21 11:13回复
    视频来自:优酷

    再放一遍片尾
    【剧情简介】
    1948年秋的上海,“水手“段海平领导的中共地下党组织为了获取国民党的潜伏计划,在卧底多年的中共党员刘新杰的暗中帮助下,与谭忠恕为首的国民党第八情报局特务斗智斗勇,展开了生死较量。地下党组织接连被破坏,水手的部下被捕和牺牲,刘新杰被怀疑,奉命指挥一次次的抓捕行动,也处于危险境地。最终段海平设计反间计,用自己的被捕和大量细节使谭忠恕上当,以生命的代价破坏了敌人的木马行动,而刘新杰继续战斗在敌人的心脏,迎接黎明的到来。


    IP属地:上海3楼2014-10-21 11:24
    回复
      【相关影评】
      《黎明之前》很火,甚至被有评价比《潜伏》更好看,并不是偶然。因为不论从开头、剧情发展、情感刻画到镜头的运用,《黎明之前》不同于一般的谍战剧,而是风格突出,有新意在其中。一般谍战剧中,人物关系层层剥离,卧底通常都是先隐藏,最后一刻才被识破,而《黎明之前》在一开篇就亮出老底,卧底——军情八局总务处处长刘新杰在开头便遭到怀疑。通常谍战剧都用正常顺序刻画“主人公如何完成任务,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遇到的危险”,而《黎明之前》则讲述,谍报人员怎样在危局下保护自己和同志,而并不是每个优秀的间谍都能全身而退,刘新杰的幸存,是靠了下属、同志、爱人,甚至是上级“水手”
      (新华网评)
      《黎明之前》叫人看得很过瘾,整部剧,就象编导摆出的一副珍珑棋局,让观众去自行破解。仿如《毒巧克力案》的多重解答,又似《罗生门》多版本讲叙,《黎明之前》的创作者,以开放的心态,为观众提供了很多扇门,你选择走进的门不同,你可以得到的故事,便将以不同的面貌呈现
      (国际在线评)
      《黎明之前》的叙事结构是“网状叙事”,在人物塑造方面未把男女之间的感情戏作为重要的叙事砝码,但在感情表达方面并不逊色,刘新杰和顾晔佳的感情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之美,把谍战剧那种因压抑而爆发力十足的情感张力拉倒了最大限度,并成功地塑造了刘新杰等一组英雄群像,“谍味”更浓了。
      结局的胜利
      来自: 夏日狂想
      说起来,《黎明之前》算是一部很特别的国产谍战戏。在“谍战”的道路上,它比大部分国产剧走的更远,涉及的内容更纯粹。弱化了信仰优劣的争讨,弱化了情感元素的冲击,《黎明之前》中的国共特工一心一意的摆计谋、拼智商,总算有了几分职业化的影子。
      在剧情发展上,《黎》剧走了一条近似美剧的道路。第一集的信息量非常大,各路人马轮番登场,迅速带领观众进入了状态;其后20集左右,是内地影视更加稀有的多线叙事,每一集密布了大量的逻辑性分析,任意一条线索的发展都可能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观众的神经因而被绷的很紧,一时片刻也不得放松;最后几集,进入了传统的反转剧环节,通过观众与戏中人物获得信息量的不均衡制造悬念,间接导致了一部分代入感的缺失。不过,这一点点不舒适,也随着真相的彰显而烟消云散。
      有人说,《黎》剧的结局很不“给力”。确实,相较通篇的智力角逐,最后的结局甚至带有一定的反智色彩,而非传统意义上通过巧妙布置的意外翻盘。“水手”的能力被无限制的放大,仿佛《电锯惊魂》的“竖锯”老头一样能掐会算,死后还可以摆弄众人的命运于鼓掌之间。尽管如此,我还是不得不承认,它才是故事的点睛之笔,甚至为这部电视剧从精神上提升了一个层次。
      还记得,大概在今年2月下旬,北美上映了一部由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新片《禁闭岛》。电影本身很值得玩味,老辣的镜头传递间营造了诡秘异常的氛围,结局惊人的颠覆了前面观众所熟知的一切。不过这还不是最有趣的,去本片的相关论坛一看就不难发现,是否在这部电影里包含了第二种故事发展的可能才是争议最大的焦点。
      尽管原著作者对本作的剧情早有定论,导演也顺应作者的意图轮番应用各种细节进行暗示,强大的怀疑论者还是凭借着自身敏锐的洞察力和想象力编造了一套自圆其说的理论。由于影片本身提供的线索有限,这条“截然相反的道路”竟然顽强的伸展起来,和电影表面描绘的剧情形成了对峙的局面。就个人而言,我不认为老马在有意故弄玄虚把观众引入歧途,但即便如此也同样无法阻止这个新真相的诞生。
      因此,当《黎》剧中“水手”在故事的最后,利用阴谋论的技巧去对付8局精英时,我一点也不感到意外。毕竟,并非人人都是柯南,当真相不止一个的时候,人们或多或少都会按照自身的实际需求去接近想要的那一个,而努力的排挤另外的一个或多个。
      更深一层看来,全知全能的“水手”同志无疑是谦逊的。他只是说“在谭忠恕的心中埋下怀疑的种子”,其实他也知道,单纯依靠怀疑论是不足以让老谭这样的职业军人信服的。这是一个建立在情感与理智上的多重迷局,是以“水手”为诱因,以刘新杰和众人的情谊为主观因素,以上层对8局的清洗为客观因素,以国丅民党的节节溃败为现实背景,密不透风的连环心理陷阱。你或许可以避开它们中的一个或几个,却难以避开它们的全部。老谭们如果拒不配合“水手”的计划,只能面临一无所有的境地,而“水手”为他们提供的新结局无疑就像救命稻草一样,唯有牢牢抓住而无暇另作他想。正是在这些主客观因素的协同刺激下,最后剧情上的逆转才得以实现。
      这真的是一个太过精妙的设计。从现实考虑,它的实现有着太多难以确定的因素和无法控制的环节,甚至要求“水手”了解他的对手胜过他们本人,这里面只要有一环扣不上,整个计划就会全然崩溃。但这就是戏剧,“事实”就是“水手”的计划不仅成功了,而且实现的很完满。
      重要的是,也只有在这样一个结局的发展和成熟之间,才真正体现了“黎明之前”这个特定背景下,国共两党特工的那份绝望的坚守。对刘新杰而言,他走投无路又无可奈何,痛苦不堪又拼命忍受,因为这是他作为一名潜伏特工的职责;对谭忠恕而言,他原本占尽了天时地利,又坐拥8局的精英集团,却也不得不在历史的滚滚车轮面前低头。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结局,这部电视剧可以叫做《潜伏》、《敌营XX年》或者其他什么,现在,它只能叫做《黎明之前》。
      记得在一个访谈节目里,饰演刘新杰的“新偶像”吴秀波说,《黎明之前》的大部分戏份和他没有什么关系,是031在扮演刘新杰,而特工031本人,除了保护了26个政治犯免遭残害以外基本没有什么作为。现在来看,不管是吴秀波或者刘新杰都过谦了。实际上,每一次刘新杰与8局同僚间的互动,那些幽默的调侃和情绪的冲撞,无一不是对结局走向的有力印证,无一不是增添终场时观众唏嘘的情感筹码。还记得那首片尾曲吗?“岁月流转着各自的成与败”、“落在哪里都是好兄弟”。其实,这是一个结局早已注定的故事。
      (地址: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204906/


      IP属地:上海6楼2014-10-21 13:47
      回复
        国产剧目前产量繁多,却并没能改善其剧情本身的乏力,与演员的演技力度不够的弱势。相反,越来越多的走红剧,仅仅是靠着奇葩槽点满满的剧情,以及毫无演技,却擅长造势摆定格的演员而获得了大量人气。
        而这部剧,却与上面所言的内容毫无关系。这是一部不同于多数的国产剧,剧情的走势,以及编剧的给力真的给人以畅快的感觉,主演们乍一看,除了吴秀波独有魅力外,似乎都长相平平,林永健虽红,却是红在喜剧,小品界。但其丑,却是真的丑。剧中有一段被戏称是官方吐槽,是由林永健自己说的。我眼虽小,却聚光。逗得观众不由一乐。
        剧情说沉重也沉重,说轻松,也有八局三宝一路嬉笑过来,是个让人能在不知不觉沉浸下去的片子。演员的长相虽不出众,但每个人都很好的演出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性格特点,让人又爱又恨,不由得为难起来。这剧中没有让人一致讨厌的白脸,或让人生来就喜爱的红脸。每个人都值得敬佩喜爱,值得深入钻研。


        IP属地:上海7楼2014-10-21 13:55
        回复
          聊了那么多,还是希望有兴趣的都自己去看看。
          想开戏了,顺楼做个广告,【黎明之前】语c群 302077739
          这剧的许多角色都值得钻研扮演,如果有机会也希望来一场多人式的戏。欢迎。


          IP属地:上海10楼2014-10-21 14: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