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秀宫吧 关注:44贴子:1,014
  • 7回复贴,共1

鸦片战争史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西1楼2014-08-04 18:09回复
    中国人习惯上把第一次中英战争称为“鸦片战争”,但实际上这场战事的起因绝对不是什么“英国为了倾销鸦片”。
    当时世界范围内吸食鸦片基本都是合法的。例如,英美都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立法限制毒品。奇怪的是,这些不禁鸦片的国家反而很少有人吸鸦片,倒是中国这个禁烟的国家对鸦片情有独钟。


    IP属地:江西2楼2014-08-04 18:09
    回复
      大清国可从来没什么拘留最长期限之类的说法,都是想关多久,就关多久。所以林则徐一听,你这不是他娘的放屁吗,马上抓了两个买办(即汉奸)到英国人那里下马威。这下英国人才明白事态严重了,一时间竟不知所措。
      这时另一个主角——英国驻华商务总督义律——登场了。说来搞笑,此人作为鸦片战争引发者之一,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反鸦片者,他认为鸦片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在一个明令禁止鸦片的国家内走私鸦片更是有辱英国女王的名誉。
      义律听说林则徐拘押颠地,马上急了,匆忙赶到商馆进行调节。谁知林则徐给他来个有去无回。义律刚进入商馆,林则徐就带兵把商馆给封闭了,撤走所有的中国人,勒令中国人不得再与洋商接触,否则以汉奸论处,还来了个断水断粮。
      义律一看这架势,是要把人活活逼死,马上给林则徐写了封信,大意是威胁说“你再这样,难保两国不会打仗”。林则徐在下面加了批语:“天下万方,何处与天朝相提并论?‘两国’称谓,难道是指英国和美国说的?”
      其实义律与林则徐交涉数次,基本处于鸡同鸭讲,双方都以武力威胁对方,但又都不惧怕对方的武力,只不过义律是嚣张但有底气,而林则徐根本是无知者无畏,所以两个人都奇怪了,靠,他怎么就不怕我呢?
      例如,林则徐是这样回信的:先谈因果报应,举了一些坏人突然暴毙的实例,接着谈中国对英商的恩情,又讲到没有茶叶洋人就会大便不通而死的问题,另外民意沸腾,举国激昂,再不交出鸦片,小心吾皇天威降临……
      义律那边被断水断粮也受不了,再加上搞走私本来就理亏,于是跟英商们商量能不能把鸦片全部上缴。义律也耍个滑头,说这些鸦片的损失将由英国政府来承担。
      英商一听乐坏了,这等于是把鸦片送给中国人,再从英国政府那里拿钱,当然是十二万分的乐意,当然他们也知道义律是在打官腔,他本身也没那么大的能量给赔偿问题打包票。于是,这些英国商人委托一位正巧赶回英国的商人,请他到英国议会诉苦。
      结果,英国政府的态度是“你们走私你们活该,大清国爱咋咋地,英国政府才不管你们的损失”。连英国军舰都回复义律,说不会派兵保护走私行为。


      IP属地:江西6楼2014-08-04 18:10
      回复
        义律这招算是昏到极点了,他想利用中国人对国际法的无知来解决此事,但就算“领事裁判权”真的存在,他眼中无知的中国人们又怎么可能遵守呢?更倒霉的是又遇到这个“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一听《万国公法》里没有什么领事裁判权,一下火了,甘结的事还没搞完,你丫又忽悠我,看来对你们这些野蛮外夷是客气不得了。
        林则徐故伎重施,又来了个遣散华工、断水断粮,逼义律交人,当然了,针对对象不仅是义律,而是所有英国商人。这种事情连续发生两回,义律是真的受不了了,内心早已动了杀机,但他还想着能和平解决此事最好。对于甘结,义律先是提出可以具结,但只能“货尽没官”,绝不能“人即正法”,林则徐却一口否决,坚持要砍人。
        后来林则徐也玩了个花招,说要么这样,你不具结也可以,但船要让我搜查一遍,看你还有没有鸦片。以林则徐的看法,任何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都应该知道大清国是怎么搞搜查的,义律应该不会笨到答应这种要求,希望义律能够明白个中利害关系。
        义律偏偏就不明白,告诉林则徐:好哇,欢迎来搜。


        IP属地:江西9楼2014-08-04 18:10
        回复
          271:262票,九票之差,战争打响。
          蒋廷黻有一句话精辟总结了鸦片战争的实质:战争之前我们不给他们平等,战争之后他们不给我们平等。其实战争打响之前英国还是给过中国和平解决问题的机会,派人坐船来送最后通牒,但中国守军看不懂船上挂的白旗子是什么意思,露面就打。之前中国水师曾挂着红旗子满地乱蹿,被英军误以为是来打架的,也是见面就轰。
          林则徐在开战之前还给英国国王写了封信。其实本来是想给美国国王和英国国王各写一封的,后来一打听发现美国连个国王都没有,而英国的国王是个女人,这下他对两国更是鄙夷了。
          为了翻译这封信林则徐破天荒的见了几个外国水手,请他们代为翻译,水手看完信之后差点没笑喷出来:首先吹嘘大清皇帝有多牛逼,统治了整个天下,恩泽四方;然后夸奖英国女王一贯恭顺,仿佛在表扬一个藩属国的酋长;接着大谈中国对英国的恩惠,无非又是没有茶叶英国人就要大便不通而死;再来教育女王因果报应学说,讲述坏人突然暴毙的实例;最后像命令下属一样让女王“接到此文之后,即将杜绝鸦片缘由速行移覆,切勿诿延”,否则“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
          后来的战事就不做细表了,反正清朝一路胜利胜利再胜利,前进前进再前进,突然不知怎么回事一下就失败了,至少在道光眼里是这样。


          IP属地:江西11楼2014-08-04 18:11
          回复
            这无疑是给历史教科书一记最响亮的耳光。当然,“强行打开中国的门户”这个“罪名”倒是不假,不过这似乎没什么值得悲伤的,因为闭关锁国本就是件坏事,何况它也不是中国人民的民意,而是皇帝老爷一个人的旨意,皇帝自己悲伤就算了,老百姓跟着瞎起什么哄?
            另外,“鸦片战争”在英国不属于必修课范畴,所以虽然中国人很拿这个当回事,动不动就血泪控诉一番,但你要去问英国人,基本上都不知道鸦片战争是怎么一回事。你要说“第一次中英战争”对方就更惊讶了,什么,中国和英国还打过仗?……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其实完全没有意识到英国人的军队到底有多厉害,很多未参战者,包括道光皇帝,还觉得双方实力其实相差无几,只不过胜败乃兵家常事而已(因为按照前线将士的汇报,我们一直在胜利,最后不知怎么突然一下就失败了)
            因此,虽然英国人提出要“平等”,但在很多清廷官员和普通百姓眼里,蛮夷依旧是蛮夷,这种态度便决定了之后还要有第二次鸦片战争。


            IP属地:江西14楼2014-08-04 18:12
            回复
              本来根据《南京条约》,洋人有权入五口定居,但由于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人和广州人打过架,后来广州人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入城斗争”,阻止英国人入城。当时的两广总督耆英表面跟英国人说,这事我们一定处理,但背地里暗中怂恿乡勇,把这事儿一拖就拖了五年。
              这些英国人也是好耐心,当年义律才体验了五个小时中国特色的政府办事效率就动武了,这些人居然能忍五年,但到了1847年,终于忍无可忍,挥军攻陷虎门,准备武力入城。耆英是知道英国人厉害的,一见对方动粗就怕了,急忙答应英国人“目前条件还不具备,两年后一定让你们入城”。英国人哪知道耆英马上就要调走了,还真傻兮兮的又等了两年,结果到1849年,英国人满心欢喜的来到广州,迎接他们的是新任总督徐广缙和巡抚叶名琛,带着十万乡勇准备和英国人决一死战呢。
              英国人这时候才发现中国人说话就跟放屁似的,于是掉脸就走了。洋人这一走,广州举城欢腾。重大胜利啊!徐叶二人都轻而易举成了民族英雄,得道光皇帝封爵嘉奖。
              叶名琛想,这事儿既然能拖七年,再拖七十年也无妨,更总结出对付洋人的“独门秘诀”,就是一个字“拖”。压根别搭理洋人,对方提什么要求一律拒绝就行,这样问题就“解决”了,还能得皇帝褒奖,升官发财,因此“遇中外交涉事,略书数字答之,或竟不答”。当然洋人也不会那么好欺负,其实心中积怨已深,一忍再忍,只等一个借题发挥的机会。
              到1854年,英国援引《中美望厦条约》关于十二年期满双方可协商修约的规定,以及《中英虎门条约》的“最惠国待遇”,要求协商修改《中英南京条约》。其实,英国的这个要求是完全没有道理的,首先最惠国待遇根本不包括“修约”这一项,其次《虎门条约》到1855年才到修约之期,而英国人却说它是《南京条约》的粘附条约,所以时间要从《南京条约》算起。
              这种问题只要大清国援引几条国际法,就可以让英国人哑口无言打道回府了,偏偏大清闭关锁国又狂妄自大,举国上下竟无人懂法,而英国人想利用的正是这种无知。美国发现中国人是真呆,马上也兴奋的说要修约,说既然英国人能修,我也要修。法国一看,哇塞,还能这样玩啊!于是也要修约(《黄埔条约》)。
              顺便一提,美国人与法国人的条约并不是军队打出来的,而是借英国人的光“吓”出来的。
              当时中方代表耆英在签《南京条约》时深刻体验了英国人的厉害,将同为白人的法国人、美国人都视为同一级别的强悍国家,两国只需稍以武力恐吓,耆英就只得老老实实的在条约上签字。


              IP属地:江西15楼2014-08-04 18:12
              回复
                这绝不是什么由鸦片而导致的战争,这是一场因为贸易而引发的意识形态之争。


                IP属地:德国22楼2020-03-07 19: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