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道吧 关注:61,716贴子:66,254
  • 14回复贴,共1

【夕阳无限好之生离死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夕阳无限好—生离死别》
前言:每个人终将会死,当经历过,陪伴过,关怀过临终者的时候,我意识到,死亡是此生必然的归宿!!!


IP属地:中国香港1楼2014-07-25 00:46回复
    《人的一生也不外冲冲数十寒暑而矣,劝君珍惜当下莫负少年时》

    《人生之开始》
    《童年的幻想》

    《少年的盼望》

    《青年的高傲》
    《成年的魅力》
    《老年的回忆》


    IP属地:中国香港3楼2014-07-25 02:02
    回复
      临终前的身心结束历程
      临终者要经历过两个阶段,生理跟心理:
      生理上临终者要经历"四大分离"的苦楚,全身有如重物压迫,意识暗昧,手足抽搐,忽冷忽热,气喘身颤,唾液干涸,精疲力尽,容颜渐渐消失,眼不能视,耳不能闻,口不能言,犹如百千把剑割裂身体,与此同时,临终者在心理上会开始回忆今生的事情,历历在目,不管是记得的,还是自己以为早已经不记得的,曾经做过的,发生过的,面对过的,逃避过的所有事情,有的,只是一闪而过,而有的,清晰无比,不约而同的涌发出这样一个感慨:“这就是我这辈子做过的事情”,“我为了这些人,这些物,这些事活了我这一生,走过我这一生”


      IP属地:中国香港4楼2014-07-25 02:02
      回复
        这种回忆,每个人都不同,有的人回顾这一生,虽然平淡,但过的很知足,走完了这一生,虽然多少有些事情会遗憾,但终归还是美好回忆较多,不太多放不下的东西,有部分人会出现很离奇的现象,古怪的话语,看到一些已经过世的人来接他,这是正常会出现的情况,因为人将近死亡的时候,磁场的频率会跟着改变,因而可能会与灵体相通,能看到一些灵异的事情。
        此时陪伴家属不用感到恐惧或担心,静静的看着临终者,仔细的聆听他的话遗言,而有些人,会想到过往曾做过伤害他人的事情,而为自己的过错感到可悲后悔,但可惜的是人之将死,已经不可能有这种机会再给他补偿,终将怀着这些痛苦的心情走完这一生。
        我们都会以为有些事情自己可以将其淡忘,有些错误可以封存心底,又有些人物可以不再回忆起,而这一切的自我想法,在死亡面前都会一一瓦解,将其原原本本呈现出来,因为人这一生,最终要面对的,还是自己。


        IP属地:中国香港5楼2014-07-25 02:03
        回复
          【临终者要面临的两个问题——结束死亡带来的痛苦后我将往何去】
          《当死亡来临时,我的心慢慢被一种不可言喻的恐惧吞噬着》


          IP属地:中国香港6楼2014-07-25 02:04
          回复
            (1)结束死亡的痛苦—对陪伴家属的要求
            临终者将死的时候,由于身体不再抵抗入侵的病毒细胞,在病毒细胞完全入侵身体的过程中,会出现我们所说的“回光返照”现象,即病人看起来好像瞬间复康了,但这种过程是短暂的,一般维持是12到24个小时, 这种现象,也意味着临终者的生命将频临尽头,在这种现象发生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身边陪伴的人对临终者的态度,因为临终者是很脆弱而敏感的,即将到来的死亡,会令人出现本能上对死亡的恐惧,对个人即将消失的恐惧,因此,家人就成了唯临终者一的精神支柱。
            陪伴的人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一.不要在临终者面前哭泣,但也不需压制,若是强行压制,反会带给临终者一种压迫感,此时可以找个其他地方及友人好好的将自己的情感宣泄出来,因为我们终究要接受,人终有一死这个事实,即使千般不舍,万般无奈,但若你这样表现出来,在临终者面前不断的说着你的不舍,这样,只会徒增伤感,
            因为临终者本来就舍不得这个世界的一切,再看到你满脸暗伤的模样,更是难以放下,甚至会导致极大的痛苦,不愿就这样死去,与死亡苦苦的挣扎,因为临终者面前,你就是他最后看到的这个世界的场景
            你若以平常心对待,他也能体会你带来的平静。


            IP属地:中国香港8楼2014-07-25 02:05
            回复
              二.把临终者当正常人看待,若是身在病房的话,尽量把房间布置的温暖些,若是在家里,就保持原来的装扮,若是提前买好葬礼所需的物品,也应该放好,避免让临终者看见,增加压力,陪伴家属要做的就是温柔的握着他的手,用以往的方式跟他交流,他喜欢听什么音乐,可播给他听,让音乐带给他美好回忆,声音要轻柔平和,他若还担心什么事情,就告诉他事情以后的安排,一如既往的跟他相处,若他还是放不下,就看着他,用平缓而坚定的声音告诉他:
              你什么都不用担心,你留下来的事情,我会帮你完成,因为你会永远活在我的心里,我的回忆里,这样可以让临终者感到他自己的死亡给你带来的伤害并不大,可以慢慢的放下,对于临终的那一刻,也许对临终者来说很快,但对家属来说,很煎熬,这个时候,更要注意不要轻声哭泣,因为即使临终者已经神志不清,但家人的一举一动,他还是能感觉到的,有可能你的这一声哭泣,会带给他极大的震撼,让他带着满心的愧疚离去。所以,请尽量的脸色温和的送走临终者,向他诉说感恩他今生的到来为你带来的一切美好。


              IP属地:中国香港9楼2014-07-25 02:06
              回复
                三.决定陪伴临终者的话,那么陪伴者就不要去害怕面对这个过程,有些人会在中途的时候,会对一个生命的消失的这种过程感到无法承受,这个时候可以告诉旁边的人,出来透口气,深呼吸,建议要提前想到这种情况,因为临终者身体终将会消失,各种机能也会失效,若是接受不了,就提早出来,陪伴的人应该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IP属地:中国香港10楼2014-07-25 02:06
                回复
                  四.若是有机会的话,陪伴者里最好有临终者最想见的人来陪伴,不管多忙,都要来见一面,因为有些人,永远不会再见面,最后家属应该做好准备,给自己一定的信心,以最好的状态笑送一个人的离去,一如当初欢喜见证他的到来,正如临终者心中所想的,当我来的时候,我在哭,他们在笑,庆幸我的到来;当我走的时候,我在笑,我希望他们也能笑着送我离开;


                  IP属地:中国香港11楼2014-07-25 02:06
                  回复
                    (2)我将往何去?
                    这个问题是临终者对死亡的恐惧,因为一如当初来这个世界的一样疑惑,我将往何处去?
                    这个时候很多临终者会感到手足无措,因为在世的时候,自己是一个团体里面的人,比如一个家庭的父亲,一个公司的职员,一个社团的团员,但离开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
                    因为永不会有一种叫“死亡团体”的组织存在,组队集体进入死亡的,死亡跟出生一样,都是独来独走,
                    所以这个时候,临终者会感到恐惧,因为只有自己一个人,没有任何同伴,那么我将要去哪里?答案便由每个人此生的信仰来回答每个人。
                    人在临死之前,会从回忆中领悟到,自己这辈子奋斗的,得到的,经历的,都带不走,能带走的,只有心里的信仰,因为这份生前的信仰,如果你足够虔诚,是会被你刻入了自己的心里,正如佛教徒相信自己会去西方极乐世界,基督徒相信自己会去天堂,而灵道弟子则相信我们守护神会来指引。


                    IP属地:中国香港12楼2014-07-25 02:07
                    回复
                      但是有些人对自己死亡去处的这个问题,感到十分迷茫,便导致很多人在临终前,匆匆的加入了各种各样的宗教,而最多看到的是佛教,在临终者旁边放一个念佛机,请很多师父来准备为临终者做法事,因而挤满了一屋子的人。为临终者超度这种想法是对的,但是临终者还未死亡的时候,这种做法就会给临终者带来极大的压力,而且是属于病急乱投医。
                      因为一份信仰,应该是在世的人用心去不断的滋润着,用心去不停的培养着,只有这样的信仰,才会在你临终的时候给你带来极大的平安以及淡然,因为你方向明确,你清楚死后你将会有一条怎样的路要去走,
                      而在临终前一段时间,因为担心自己死后的去处,匆匆加入的任何一个教派的话,而且这种信仰,是否真的能给临终者带引致教派里所说的“死后的世界呢”,这也不重要的了,只要能给临终者带来一丝心灵上的慰藉,也是藉得我们去做的。
                      虽然对死亡的恐惧是人与生俱来的,但一份虔诚的信仰能带给临终者带来极大的安宁,让临终者坦然的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安心离去。


                      IP属地:中国香港13楼2014-07-25 02:08
                      回复
                        直到死亡来临,我们方才如梦初醒
                        生离死别,其中数死别最磨练人心,因为死别意味着这个人只留在每个人的回忆里,不管你是恼他,爱他,恨他,想他,从此以后,只有你的回忆知道他的存在,要走出身边人的死亡事实,这段过程会花费很长的一段时间才会走出来,但不要紧,要一时间接受我们熟悉的一个人突然离世,是会比较困难的,但时间会治疗一些伤痛,在心里留下好的回忆,不好的回忆请慢慢让它随着逝去的人埋入黄土。
                        如临终者同意,可参加死亡后的捐献器官行动,通过那些被救助到的人,让还在世的人讷讷感感觉到,身边的那个人还没有走,他的生命,会由这些人继续延续下来,继续精彩的呈现,而同样,这份对死亡的感悟也会延伸到我们自己的身上,我们每个人对死亡这件事情各自有各自的逃避方式,认为这是一场玩笑,认为死亡离我们非常遥远,但只要真正近距离接触过死亡时,有过陪伴临终者经历的,都会明白到这不是个玩笑,而是个赤裸裸的事实,而且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现实。


                        IP属地:中国香港14楼2014-07-25 02:09
                        回复
                          我总觉得,最残忍的事情莫过于目睹着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的逝去,但也只有这最具有冲击性的经历,才会从内心里用力的给我们敲响一个警钟,提醒我们要好好珍惜,不管是人,还是时间,因为在为数不多的日子里,我们都还有很多风景想去看,很多人想去爱,很多事情想去完成
                          曾看到过一段有意思的对话,内容是有一女子大声叫嚷说,我真是倒霉到家了,什么事情不顺利,旁边有人说了一句:也许等你死了你就不会这么说了,你从这对话看到了什么?
                          在面对生活的不如意,困难的时候,不妨换这个最具有现实性的问题问下自己,假如我明天即将死亡的话,那么我今天最想做什么?我最舍不得什么?我最想完成什么?或许认真想一次,能给你目前的困境带来一些启发。


                          IP属地:中国香港15楼2014-07-25 02:09
                          回复

                            【愿我们都能在这有限的生命中活出无限的自在,借用一句话,每个人,都是一部活着的传奇,祝愿每个人的传奇,都将多姿多彩】


                            IP属地:中国香港16楼2014-07-25 02:1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