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吧 关注:29,140贴子:268,350

回复:《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读后感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当是时,燕、齐、楚闻赵急,皆来救,张耳的儿子张敖也北收代地兵士前来救援。然后楚攻章邯,打散章邯军,断了王离的粮草,诸侯军始敢攻王离,虏王离。巨鹿得救。


IP属地:重庆20楼2014-04-14 17:27
回复
    赵歇、张耳得出巨鹿,谢诸侯,见陈余,张耳几次追问张黶、陈泽下落,严重怀疑被陈余杀了,陈余怒,仍了将印离席上厕所,张耳愣在当场,于是有从人说“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既然陈余都交出将印了,不如顺势接手。于是张耳就真的收起将印,趁机接收了陈余的军队。等陈余上了厕所回来,兵权已失,气得干瞪眼,带着手下关系最铁的几百士兵到黄河边去打渔了。


    IP属地:重庆21楼2014-04-14 17:27
    收起回复
      张耳、陈余就此翻脸。
      这件事想起来还是有些蹊跷,怎么可能?只不过是一泡尿的功夫,几万人的兵权就易手了,这也太像个笑话了。


      IP属地:重庆22楼2014-04-14 17:27
      回复
        接下来的事情就发展得很快了。赵王歇留在信都,张耳跟着项羽及诸侯入关。汉元年二月项羽分封诸侯,分割赵地封张耳为常山王。陈余找人去关说项羽,意思是陈余与张耳同功,是否应该也封陈余,结果项羽封陈余为南皮侯,同时“徏赵王歇王代”。陈余不服,心有不满。


        IP属地:重庆23楼2014-04-14 17:28
        回复
          接着齐王田荣叛楚,陈余自请效力,说项羽分封不公,“尽王诸将善地,徏旧王王恶地,今赵王乃居代!愿王假臣兵,请以南皮为捍蔽”,于是田荣乃遣兵从陈余。陈余领兵攻常山。张耳败走,一时无处投奔,与手下商议,大意是汉王与我有老交情,楚王势力大且封我为王,我想奔楚王去。手下甘公则说汉王已入关,“先至必霸,楚虽强,后必属汉。”于是张耳投奔汉王,刘邦厚遇之。


          IP属地:重庆24楼2014-04-14 17:28
          回复
            这边陈余打败了张耳,就去把赵歇找回来,复其赵王位,赵王歇也投桃报李,封陈余为代王。


            IP属地:重庆25楼2014-04-14 17:28
            回复
              汉二年,汉准备攻楚,派人约陈余一起行动,陈余提出条件,先杀张耳,然后我会出兵攻楚。刘邦何等人也,岂会被这种小事难倒,找了一个与张耳长得像的人杀了,把头送到陈余处,陈余方出兵助汉。后来发现张耳仍活着,陈余又叛了汉。


              IP属地:重庆26楼2014-04-14 17:28
              回复
                汉三年,刘邦派张耳、韩信击破赵于井径,杀了陈余和赵歇。汉王封张耳为赵王。
                汉五年,张耳去世,其子张敖继赵王位。


                IP属地:重庆27楼2014-04-14 17:29
                回复
                  曾经的刎颈之交最后的冤家对头,他们的恩怨随着二人的先后离世而结束。


                  IP属地:重庆28楼2014-04-14 17:29
                  回复
                    关于这两个人,其实司马迁评价得还是比较中肯,他们相交的基础就是“以势利交”,所以当初相约同生共死的誓言到了生死关头都成了过眼浮云,张耳也好,陈余也罢,都是一样。


                    IP属地:重庆29楼2014-04-14 17:29
                    回复
                      还有,关于他们生活的那一段历史,感觉就好似红楼梦里的那首好了歌:“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


                      IP属地:重庆30楼2014-04-14 17:29
                      回复
                        这一篇列传后面还有一大堆内容介绍张敖及其手下的故事,太长了,不如下一篇读后感再写。


                        IP属地:重庆31楼2014-04-14 17: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