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氏吧 关注:984贴子:7,596
  • 12回复贴,共1

2014年3月6日--7日安徽五河白氏宗亲一行4人来河间寻亲和文化交流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4年3月6日--7日安徽五河白氏宗亲一行4人来河间寻亲和文化交流,受到了河间白氏宗亲热情的接待。并参观浏览了河间府衙、诗经村代理大总统冯国璋墓、将军第、三十里铺毛公书院,并在君子馆村河间白氏始祖祖茔祭祖。在寻亲和文化交流会上,大家畅所语言,一致认为:安徽五河宗亲与河间白氏同祖同根,辈分相同,传统文化相同,相距千里,心在一起,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650多年的后裔又找到一起,大家激动万分,其乐融融。据河间白氏家谱记载:“始祖均美公有弟均集公,当元乱亡之际,莫能相保,而明太祖方兴有令,定‘军民藉’,均集公乃与其兄诀别,而投军籍凤阳留守左卫伍中,止在君子馆者止存吾祖均美公一人”。


1楼2014-03-13 12:44回复
    明凤阳府属中都留守司的设置情况:有八卫一所,皇陵卫,洪武二年(1369年);留守左卫,洪武十二年(1379);留守中卫,洪武四年(1371年);凤阳中卫,洪武十二年(1379),凤阳右卫,洪武十一年(1378),怀远卫,洪武十一年(1378),凤阳卫,洪武七年(1374),长淮卫,洪武六年(1373年),洪塘湖屯田千户所(1371年)
    白公平 15:21:59
    均集公所属部队番号:凤阳留守左卫,驻扎西城西,屯田和州。现和县。


    2楼2014-03-13 15:29
    回复
      河间白氏,祖籍磁州,元属河南彰德府(河南安阳),现属邯郸磁县。高祖文升公生二子,均美、均集公。元至正三年(1343年),始祖均美公出任隆庆州(今北京延庆)千总,明朝改为延庆。元朝中晚期,农民造反不断,朝政不稳,均集公和父亲看事不好,为避灾祸,举家从磁州徙居隆庆州(北京延庆),投兄均美公。千里迢迢,历尽艰辛,途经河间君子馆村,高祖文升公因劳累过度,病危,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病逝于君子馆村,享年73岁。均集公与村人协商,迁葬于此。均美公闻讯率三子,忠、兴、诚,前来守孝。见此地民风淳朴,君子人 ,君子地,便定居河间城北二十五华里君子馆村 。世业耕读。 始祖均美公有弟均集。当元乱亡之际,莫能相保,明太祖方兴有令,定‘军民籍“,均集公乃与兄诀别,而投军籍安徽凤阳留守左卫伍中。


      7楼2014-03-16 09:36
      回复
        始祖均美公,传三世,子忠、子兴、子诚,生孙七人:思义、思让、思贤、思老、思贵、思智、思信。人丁兴旺,遂分七门,以应徭役。族繁而门分,固其势然也。


        8楼2014-03-16 09:46
        回复
          国家都燕,蜜而化育,遂其生殖,族乃渐繁,居狭不能容。各以便卜居固邻左右褚村,买田结庐。明英宗年间,从四世一门徙居北新河口村;四门徙居坟塔头村不久便迁居刘家庄村;六门徙居柏桐村;七门徙居肃宁县边寨村;二门、三门、五门留守君子馆村。以及散居他村落者,其当初均处于君子馆之白也。


          9楼2014-03-16 10:05
          回复
            河间白氏家族,自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至今绵延654年,已传至二十七代,家族兴旺,人才辈出。


            10楼2014-03-16 10:09
            回复
              河间白氏名门望,孔诗毛传继世长。香山之风犹尚在,九河瀛海“洛一堂|。


              11楼2014-03-17 08:37
              回复
                明清进士十几名,文武举人、监生、贡生不计其数。文臣武将代不乏。八世祖白璧、十世祖白惺涵明清进士、吏部天官,能臣治世;清武德将军白宁守土建功,皆族门荣耀。


                12楼2014-03-17 08:49
                回复
                  文臣武将代不乏人


                  13楼2014-03-17 08:51
                  回复
                    j纪念"七七事变"七十七周年
                    卢沟烽火起苍黄,八年抗战驱恶狼.倭寇钓岛心未死,东海已筑火葬场。


                    14楼2014-07-07 16:13
                    回复
                      卢沟烽火起狼烟,金戈铁马战犹酣。七七事变七七年,勿忘国耻斗敌顽。


                      15楼2014-07-07 16:59
                      回复
                        万里长城万里疆,铜墙铁壁筑国防。倭寇胆敢打一枪,彻底埋葬太平洋。


                        16楼2014-07-07 17:18
                        回复
                          家仇国恨未能忘,中华儿女奋图强。万众一心无阻挡,民族之林屹东方。


                          17楼2014-07-08 13:2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