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散曲谱自古相传,并未因嵇康而绝。然古代文人认为此曲不祥,至清代,基本上没有人弹他,清末名家杨时百做过广陵散谱字解析,但是因为迷信,他也没弹,建国后,国家开始组织人手发掘整理古曲,广陵散被首先提出。我弹广陵散,是依顾梅羮琴学备要的谱子,管平湖22分钟的录音为参考,弹到后来,有个一直困惑我的问题不得其解,我弹的广陵散到底是谁先打的谱,是谁让广陵散这个曲子的声音在绝响几百年之后重现人间的,是管平湖,还是顾梅羮?所以我开始考究这个问题。
据搜索到的资料记载:1952年起,管平湖受聘于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前身),任副研究员。管平湖1952年到音乐研究所工作以后,他对以前所打谱的琴曲又进行了重新校订。1953年3月,管平湖据 明代《风宣玄品》谱,开始打谱古曲《广陵散》,同年12 月初步完成。1954年,管平湖据明代《神奇秘谱》琴谱,对《广陵散》又进行校订并定稿。1957年3月,音乐研究所对管平湖演奏的 《广陵散》进行了录音,并由王迪将此曲记成五线谱, 王世襄进行了文字方面的研究与整理。同年8月,由 中国唱片厂灌制成唱片出版发行。1958年6月,管平湖打谱的《广陵散》全曲,以五线谱和减字谱对照的形式,由北京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期问,管平湖还 撰写了打谱心得《从“幽兰”“广陵散”的谱式谈到减 字谱的时代问题》(《人民音乐》1957年10月)
而据顾先生在他广陵散曲谱的后记中自述:我于1 9 5 6 年冬应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通讯研究员之聘,来北京与査阜西先生共同整理古琴曲谱,指法,音调,历史等文献资料,同时也接受了参加研究发掘广陵散的任务,因整编各代各家指法,掌握了许多希见的琴书(都是民族音乐研究所采访搜集所得,共一百五十余种),,,实为发掘广陵散解决疑难古指法谱字极其重要的参考根据,遂据神奇秘谱本首先将广陵散中的古指法谱字详加研究分析,引证诸家论说,写成考释,然后于 1 9 5 7 年 5 月 6 日开始,至同年 6 月 20 日完毕,尽一个半月之力,按谱初步打出。(顾先生的这句话也正是我疑惑的由来,我以为是他最初打的谱)
考证结论:据音研所对管平湖演奏的《广陵散》进行录音的时间是 1 9 5 7 年 3 月,而顾梅羹自述开始打谱的时间是 1 9 5 7 年 5 月,可见管平湖成谱在前,而管平湖录音的曲谱节奏和琴学备要上的简谱基本类似,所以可以推论,顾梅羹先生应该是在管平湖所打谱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一些减字提出来不一样的见解,而整个曲子的整体框架节奏,仍然采用管平湖先生所打的谱式。所有我可以认为,广陵散,是管平湖打谱,众多琴家在他所打谱的基础上借鉴诠释,并形成各自风格。
所以说,让广陵散之声重现于世的,是管平湖先生,谢谢管先生,功德无量。而顾梅羹先生的《广陵散古指法考释》,让我们可以方便地习练广陵散,谢谢顾先生,也是大功德。感谢他们,感谢这些致力于让琴艺传承的艺术家们!
据搜索到的资料记载:1952年起,管平湖受聘于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前身),任副研究员。管平湖1952年到音乐研究所工作以后,他对以前所打谱的琴曲又进行了重新校订。1953年3月,管平湖据 明代《风宣玄品》谱,开始打谱古曲《广陵散》,同年12 月初步完成。1954年,管平湖据明代《神奇秘谱》琴谱,对《广陵散》又进行校订并定稿。1957年3月,音乐研究所对管平湖演奏的 《广陵散》进行了录音,并由王迪将此曲记成五线谱, 王世襄进行了文字方面的研究与整理。同年8月,由 中国唱片厂灌制成唱片出版发行。1958年6月,管平湖打谱的《广陵散》全曲,以五线谱和减字谱对照的形式,由北京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期问,管平湖还 撰写了打谱心得《从“幽兰”“广陵散”的谱式谈到减 字谱的时代问题》(《人民音乐》1957年10月)
而据顾先生在他广陵散曲谱的后记中自述:我于1 9 5 6 年冬应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通讯研究员之聘,来北京与査阜西先生共同整理古琴曲谱,指法,音调,历史等文献资料,同时也接受了参加研究发掘广陵散的任务,因整编各代各家指法,掌握了许多希见的琴书(都是民族音乐研究所采访搜集所得,共一百五十余种),,,实为发掘广陵散解决疑难古指法谱字极其重要的参考根据,遂据神奇秘谱本首先将广陵散中的古指法谱字详加研究分析,引证诸家论说,写成考释,然后于 1 9 5 7 年 5 月 6 日开始,至同年 6 月 20 日完毕,尽一个半月之力,按谱初步打出。(顾先生的这句话也正是我疑惑的由来,我以为是他最初打的谱)
考证结论:据音研所对管平湖演奏的《广陵散》进行录音的时间是 1 9 5 7 年 3 月,而顾梅羹自述开始打谱的时间是 1 9 5 7 年 5 月,可见管平湖成谱在前,而管平湖录音的曲谱节奏和琴学备要上的简谱基本类似,所以可以推论,顾梅羹先生应该是在管平湖所打谱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一些减字提出来不一样的见解,而整个曲子的整体框架节奏,仍然采用管平湖先生所打的谱式。所有我可以认为,广陵散,是管平湖打谱,众多琴家在他所打谱的基础上借鉴诠释,并形成各自风格。
所以说,让广陵散之声重现于世的,是管平湖先生,谢谢管先生,功德无量。而顾梅羹先生的《广陵散古指法考释》,让我们可以方便地习练广陵散,谢谢顾先生,也是大功德。感谢他们,感谢这些致力于让琴艺传承的艺术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