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道吧 关注:39,147贴子:416,819
  • 6回复贴,共1

上地流一年练习小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加入现在的道场转瞬间已经一年, 略有些感悟和体悟. 写得有点乱, 大家将就着看吧.
说说我们道场的人员组成吧,当年我可是被震惊过得~~几乎都是练习10年+的人士.师范05年拿得8段,13年夏天刚拿到9段, 7段的有5位(一位有师范资格), 初段—5段 10位左右, 色带3位. 我们有一面姓名墙, 不过用得不是传统木质的名牌,是很时尚的拍立得照片. 最左边是段位, 每个人都有张照片, 照片的空白处会写上何时获得的段位, 证书编号是多少.
我们道场新人很少, 我貌似是近几年来唯一的年轻纯新人~~一年了,木有再见过其他新人了.有一位因为搬家从其他道场转来, 一位是很多年前练过现在又开始的.
我们都是学生, 我们始终在学习.这个是我从师范和几位高段嘴里经常听到的. 我也希望能贯彻我空手道生涯.
发力是我开始时最不适应的,之前练习的是极真, 体系上和上地差别挺大的, 刚开始练习非常不适应,1个月后才开始纠正过来.主要是出拳不用腰而用胯发力,同时出拳也不送肩, 击打到物体或是人体的时候,人身是正的. 不靠手臂或者肩部肌肉停住拳头, 而靠背阔肌.按师母(五段,师范资格)的说法, 这样对肘部关节压力比较小, 不学会这个打多了容易患网球肘.所以刚开始的第一个月基本上就是在不停纠正我的这个动作. 第一个月的训练强度不大~~打三战, 不同form的三战, 两个小时一大半都在打三战.后来知道这个月完全是照顾我, 让我慢慢学习三战. 第一个月我穿的是T恤和短裤参加的训练,师母说不用买道服, 等3个月以后再说, 貌似是我们道场的一个传统, 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不得不说, 如果我之前没有接触过空手道, 的确练不下3个月.并不是说难度大或是累,而是闷, 让一个年轻人不停得打一个KATA,没有打靶,没有组手(看都木有看到过), 没有任何富有激情的东西, 太闷了.这个或许也是传武很难弘扬的一个重要的点吧,入门先站三年桩什么的, 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 很难有人特别是年轻人能静下心来去这么练了.之前接触过空手道的我, 看过高峰, 明白通往高峰的道路就是如此, 才能坚持下来, 这不得不说是我的幸运.
三战是个很奇妙的东西, 我说下我的经历, 我刚进道场肯定啥都不会嘛, 极真三战属于高级型,木有学到. 然后就是慢慢开始学, 比如要顶胯阿, 胸要打开, 肩要沉下去, 其中最困惑和迷惑的时腿部, 弯还是不弯, 弯要弯到什么程度. 师范纠正了几次要有坐下去的感觉, 但一直不得要领, 坐下去了膝盖后部就软了, 所以有一段时间我的三战站姿后腿几乎是直得. 然后练着练着发现弯着也可以保持膝盖后部紧绷, 但是问题是练习三战久了膝盖会隐隐作痛, 自然又是不得要领.(很佩服可以看视频练得人, 我在道场有人纠正都能练歪, 看视频和书练难道真的不会练出事吗?) 这样练了1个月不到, 发现腿过弯, 膝盖受力太大, 也无助于下肢力量紧绷, 开始又变直,期间有2周一直是变换中, 然后有一天突然发现, 好像某个角度就是对的了,没有可以弯曲或是伸直, 就是可以了. 同时解决的还有重心问题,之前重心几乎都在后脚, 现在可以很好分配前后重心比了. 借用师范说过的, 空手道这个阿, 你这个慢慢慢慢练然后进步其实可能一直都很小, 然后突然有一天, 你就飞越了, 然后又是这样一个循环.
自然, 这个师范经常提到, 特别是在三战. 三战的上步, 两腿之间的距离应该是多少? 有的是笔直向前, 有的会向前脚靠拢然后向前, 师范说你走路时候怎么走得, 你这个上步就是这样, 你走路两脚既不会离得太远也不会靠得很近.应该追求一直自然的状态. 这只是说一种形态,其中还涉及发力, 核心等等,暂且不表.
师范说过不少很简单的道理,我却十分受用. 夏天我有段时间回国, 回国前师范跟我讲了下如何在家自己训练, 打KATA. 我问频率应该如何, 师范就说, 一个礼拜2-3次就够了, 不用太多. 空手道我们练习的是一辈子, 空手道应该融入进你的生活而不是刻意的去做. 你可能写作业累了,或者看电视的时候,手就可以做几个环受, 或者捏捏一本拳什么的.
空手道是生活的一部分, 而不是你的负担. 我不知大家听到这个有何感受, 我当时很感动.
空手道,这是一种生活.


IP属地:加拿大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4-02-09 13:32回复
    又想到些补充下。
    关于练习,比如练习格挡或者是一本组手的时候,一般以守方为主要练习方,攻击方只是简单出拳配合防守方练习某一格挡动作。
    其实哪怕是格挡练习,攻防两方其实都是在锻炼,攻击方要攻击到位,速度力量准确度都应该要有,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一般是要求拳正好接触到道服。软绵绵无力的攻击是不被允许的,你出的拳要有效这样练习格挡之类的才有意义。 而不是配合防守方去做一些动作。


    IP属地:加拿大13楼2014-02-10 11:26
    收起回复
      是可忍孰不可忍啊~~竟然被公开质疑我是上地流大外行,来小朋友我们说道说道。
      论师承,先后接受过两位师范指导,现在是普天间道场一员,今年6月在上地完文先生生诞140周年的纪念与升段审查会上取得初段,地点是冲绳八重岳,考官有玉代勢勝次(会长),喜納健昌(理事长),
      Mr.Arthur Moulas (澳洲支部长),Mr.David Hayward (澳洲高段师范)
      周子和 --- 上地完文 --- 上地完英 --- 高良信德 --- Walter Mattson --- Clark Jones --- 我
      周子和 --- 上地完文 --- 上地完英 --- 高良信德 --- 高良一也 --- 我
      你那查不到名字的号称是新城师范弟子的师父?号称古流古法?现在没人这么练了哦。
      Wauke - 环受 - circle block,上地流最有特色的格挡手法。
      Wauke简单来说,即是使用左手或是右手,在身体正前方按照一定轨迹画一个类圆形。之前空手道场约了一篇简述wauke的文章,还未发布,今后如果你想学习希望你去看看。
      环受总得来说是一个格挡动作,这个有毛好质疑的?同时也可以成为一个攻击动作,这不是废话吗?空手道的格挡大部分都能用来进攻的啊,学久了就会学到啊。对了我没看明白你所想象的我做环受的动作,话说你会做环受吗?
      对了,你号称的师公新城师范说得,完子和开始的动作(讲一个你能理解的)以及所有的那个手型,手型不是虎手哦,是龙爪。还有就算是虎手,为何要分两瓣,你一定没有猫。
      至于你一直纠结三套型的事,的确上地流中三战,十三,三十六的价值最高。但是就现今要系统的上地流学习,这八套型都有很高的学习价值,更何况上地流本来型就少,还不好好学。对了,完子和现在是冲绳的普及型三哟。
      打完,其实要装上地流这个套路还是很靠谱的,毕竟国内知道的人很少。不幸的就是你没事在空吧装,你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我真是练上地流的啊。上海我有工作室,欢迎随时指教。


      IP属地:加拿大29楼2017-12-11 12:49
      收起回复
        终于翻完书了啊,好像是查了百度?也不知道翻得什么书,胡说八道。
        你这个训练模式,又是意淫偏多了,就单说三战,就有环受咯~为什么要什么阶段才练环受?
        然后半硬软,从三战就有了咯,还要到什么神奇得第三阶段?小说练功升级吗?还有都说过了啊,龙是指手型,虎是是势,鹤是指灵活移动。你怎么就不听呢。
        三尖正这个,你找鹤拳得行吗?或者祸害刚柔去?
        我是上地流练习者啊,你是个意淫键盘侠呀~你终于认清了这个事实,可喜可贺。
        问题是一个都解答不了,百度来得知识就快装不下去了,师承不明。你已经说了好几次不回了吧,查资料也是很累得。其实也特别简单,要不您赏脸发个三战,十三得视频?自证清白一下,也打打我这个脸。


        IP属地:加拿大35楼2017-12-12 13:37
        回复
          对你的臆想一一驳斥,真难得自己想出来那么多东西。
          三尖正这个都说了不是上地流的了。那个上地流三战出手的时候不是打得中线。三战重心在前腿这种奇怪的功法,是不存在的。上地没有这种练法,刚柔也没有,白鹤拳好像也木有吧。
          你那个新十三体操,旧十三,完全胡说八道。佐和田勇人演武的十三,你看的是15年冲绳空手日的视频吧。那请在睁大眼睛,放慢视频慢慢看,十三的第四下是三战姿势前腿上步然后做一个格挡然后击打,位置并不是脸颊(问题,那打得是哪里呢?)。手形是拇指拳。接着是拇指拳突(bosheken zuki)三本。不是掌底,而且拇指拳突不存在勾搂的动作。你后面脑内格斗我就不分解了,没意义,你练十三都打不对就不谈分解了。
          三战,谁说是打三下了?你脑子里的我告诉你的?上地流三战差不多是在上地完英时期大致规定了,演武,审查的话,进四转身进四,转身进三这个演武线。三战开始动作的确抓腰的,(问题,除了抓之外还有什么用法?)
          环受,不要看了视频觉得新城老师的指力惊人就想当然。环受的手型是为了保护手指,其次环受格挡时候的接触点不是手(问题,那接触点是哪里呢?),格挡,引,流之后才有考虑到抓握的问题,而且如果前面做得足够好,不抓对方也是可以控制的。至于环受的圆,(问题,环受有几个圆?)这个无他掌握标准后多练。环受另一条手臂是有用的,不是晾在那里的。(问题,啥用啊?)
          上海,恭迎大驾,让我见识下真正的上地流,我这还有一位新城老师的弟子在沪冲绳人,可以一同来见证。你什么时候来,开个直播贴,我想吧友们也很有兴趣关注这一“盛况”,地方我可以请其他流派的同好借用一下道场。(避嫌避险)
          ps,对了,那个不给你联系方式单纯觉得你不稳定,怕麻烦。


          IP属地:加拿大47楼2017-12-20 15:43
          收起回复
            不说了,上图也只能说明动作是错的,因为一些基本原理是错误的,这样的手型不管是打人还是格挡,受伤的都是自己。
            最后再说一句,如果你以后有机会接触真正的上地流,就去好好学一下吧。
            祝好。


            IP属地:加拿大57楼2017-12-22 13:20
            回复
              难为你打那么长的字了,虽然没什么用吧,精神可嘉。


              IP属地:加拿大71楼2018-05-05 16: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