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万物都分阴阳两个属性。任何事物均可以用阴阳来划分,凡是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我们把对于人体具有推进、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归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归于阴,阴阳是相互关联的一种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互根互用的阴阳两个方面。阴阳
是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相对属性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太极中两仪生四象。两仪就是阴阳,四相指的是少阴少阳老阴老阳。 少阳就是阳气刚刚升起的时候。就是一年当中的春季。一日中的早晨。方位为东方.
老阳就阳气鼎盛的阶段,就是一年之中的夏季。一天当中的中午。方向为南方。
少阴就是阳气衰退,阴气滋生的时候。因为阴极阳生,阳极阴生。少阴在一年当中这是秋天。一日之中的下午到晚上这段时间。
老阴就是阴气极盛的时候。一年之中的冬天。一日之中的夜晚。方为北方。
四象加上中央的无极土。就发展成了后来的五行学说。
少阳就是木。木代表春天。代表早晨。代表东方。其色青。其味酸。其性仁。
老阳就是火。火主夏天。中午。南方。最热的时候是正午太阳在正南的时候。
少阴就是金。老阴就是水。
古代人认为,天下万物皆由五类元素组成,分别是金、木、水、火、土,彼此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木、火、土、金、水是指五行的五种运动的物质。而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研究它第一个要注意的,是“行”,假使算命先生算命,把行认为是走路,那就绝对错了。我们翻《易经》,乾卦的“天行健”这句话,这个“行”是代表运动的意思,就是“动能”,宇宙间物质最大的互相关系,就在这个动能。这个“动能”
有五金,以金、木、水、火、土作代表。也和卦一样,是种传统符号,不要看得太严重了。所谓“金”并不是黄金,“水”亦并不是和杯中喝的水一样,千万不要看成了五行就是五种物质。上古文化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就是现代的地球文化,地球外面的五星,对我们的关系很大。无形之中相互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