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寻真吧 关注:680贴子:7,978
  • 11回复贴,共1

一动之中二十要 --- 谨以此文缅怀太极先贤,马虹老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早年学陈式太极拳时,一位拳友他是马虹的磕头弟子,内部传抄马虹先生一篇文章《一动之中二十要》,内容如下:
陈照奎老师教拳时常讲:”要想练好这套拳,必须从难从严,过细地下功夫“。过细就过细在每一个动作之中,都要体现这套拳多方面的要领。陈老师当时给我们列了十六个方面的要求,现略再补充,提出下列二十条要领,谨供大家参考。
1,身法要正,顶劲要虚领
2,要松沉,周身放松。肩要沉,肘要沉,胯要坐,腕要塌,筋骨要松柔。
3,要以丹田为枢纽,每个部位,大小动作都要由丹田带动。即所谓”内不动,外不发,腰不动手不发“,”紧要处全在胸中腰间运化“。
4,手型,手法变化要清楚(手型有多种变化,注意不同的用法)
5,步型,步法变化要清楚(特别注意弓蹬步的若干规定)。
6,四肢运行皆走顺逆缠丝劲,即所谓”手足之运,绝无直来直去”“拳者,缠法也”。
7,眼法,要以视敌方为主,兼顾左右。
8,重心虚实倒换,裆部要走下弧,即所谓“走锅底型”。
9,左右臀有翻有沉,体现人体立体螺旋,但身体不可忽高忽低。
10,要“劲走折叠”,即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开先合,欲合先开,运劲无往不复,一波三折。
11,要做到阴阳相济(互包),开合相寓,刚柔相济。开中有合,合中有开,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发劲松活弹抖。
12,要做到“轻沉兼备”,阴阳对称。即有上有下,有上升部位必有下沉部位,逢上必下,逢左必右,逢前必后,前去之中必有后撑。讲求平衡对称,八面支撑,重心稳定。
13, 要做到处处掤圆,“筋骨要松,皮毛要攻”即所谓“松透掤圆”,虎口圆,掌心圆,涌泉穴圆,裆要圆,两臂撑圆。自转要缠,公转走圆,定式成圆。
14,四肢凡动皆要“劲走三节”肩,肘,手。胯,膝,脚节节贯穿,三节互用。
15,要培根,陈老师云:“脚如船之舵,如树之根”出步落脚的方位,角度以及脚的开合旋动,是以脚跟为轴还是以脚掌为轴,是五指抓地,还是虚点地,均要一清二楚。
16,要懂周身劲力,每个动作的力源,发力点,支撑点,劲别(用的什么劲),劲的运行轨迹,劲力的整体结构是蓄劲是发劲?是引化是发放?招招式式都心中有假设敌,胸中要明白我在用何劲何招以应敌,都要清清楚楚,即所谓“打拳无人似有人”。
17,要把握劲力蓄发的快慢节奏,做到有快有慢,快慢相间,快而不乱不丢,慢而不滞,行功有韵律。
18,要掌握好呼吸与运动的协调配合,要运用腹式呼吸与肺部呼吸相结合,注重呼气,沉气。
19,要做到“意领形随”强调运用意念力不断激发内在潜能。
20,神态要从容,自然,沉稳。培养“每临大事必有静气”的“大将风度”,行功做到“凝重而舒展,严谨而潇洒”。2002,8 ,11.


1楼2013-12-27 16:58回复
    原文出处 @半世山人


    2楼2013-12-27 16:58
    回复
      好文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8-23 01:52
      回复
        值得收藏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11-16 05:29
        回复
          好好好文啊我先谢楼再收藏。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11-17 14:26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1-16 12:02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1-19 07:56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1-20 06:36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3-21 01:26
                  回复


                    13楼2015-06-12 18: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