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莺莺吧 关注:3,711贴子:715,741

回复:《萧莺》——昆仑随笔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完了莺莺,晓霜,梁萧,我们再说说其他人。九如想必不用多少,我很是仰慕。花生是一个经历了浊世滔滔,心空明如旧的人,梁萧经历了浊世滔滔却已心灰意懒。再中条五宝吧,和花生正好凑成个六六之数。他们都很傻呢,不过傻又分好几等,比如晓霜之傻,她其实很聪明的,所谓傻只是做事,为人老实,不懂变通,而花生也大抵类似,因为多年独自一人,故而没啥心机城府,人也憨厚老实,而中条五宝之傻,却是天生,但他们傻的好,重义气,讲情谊。不说别的,就喊梁萧那声老大,拜萧千绝为师,乃至萧千绝档箭,收徒时的泪流满面,这何尝不是大丈夫,至情至性的真汉子?
再看萧千绝,撇开剧情,个人恩怨不说,这人我很喜欢。他不淫,不烧杀掳掠,武功高强,却还救过五个傻蛋,最重要的是他对弟子的那一腔柔情,令我最感动的不是这些。是他有好些机会一脚踹死梁萧,但他始终念着那骨肉之情,而一而再再而三的纵其逃生,甚至公羊羽要杀梁萧时,救梁萧是萧千绝(虽不是直接,几经周折也算吧)。再到最后的生死关头,蒙古军万人来攻,救他的不是柳莺莺,因为她根本不知道;不是花晓霜,她还在那儿喊放闸呢;不是风怜,她有那心没那功夫;不是花生,他有功夫也有心,就是没逮到空子;也不是云殊,不是花家······。和他生死与共的是萧千绝,为他兄弟挡箭的也是萧千绝(虽然是他徒弟呵),因为他送命的还是萧千绝(我丫就不信了,萧千绝武功盖世,屈指可数,打不过还逃不出去?还不是念着那声“死公”,不愿他徒弟绝后呀)萧千绝,一个在该仁慈时残忍,该出手时悔改,该逃跑时挺身而出的人。也许徒弟的死,让他不再固执。他,我服。他虽不是什么流芳千古的英雄,在许多看客眼中形象不佳。也是,许多恩怨,离合都是因他而起。倘若文靖不死,梁萧也不会助元,也就不会成为天下人人得而诛之的小人,也没有和莺莺的分手(如果梁文靖在,梁萧能被抓?),而文靖,淮安,天下英雄,就被萧千绝一弹指弄死了。。私心里想问,问啥没人想砍萧千绝?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只知道梁萧打宋,不知他爹死前为国(如果没有梁文靖挺身而出,没有梁天德的死,大宋早就被灭了,用不着梁萧灭),死后被分尸,可见,世人眼光,未必对,时间对错,也是分不清。
在来说云殊,其实梁萧、柳莺莺的分开和他关系最大,没有他的痴心,胡言乱语,或许早就成全了萧,莺。云殊这人在小说中演的是个为国为民的英雄。但在我看来,他和梁萧一样,也都被世人眼中对错所左右。梁萧投奔元军,被人骂卖国贼,被公羊羽追杀,他的内心动摇了,他看到襄阳百姓,他怀疑自己错了。到了最后的最后,他真的错了,他自己也认为自己错了,从一开始就错了,难道只是因为那些百姓的无家可归?说实话,更是因为那无数骂名。而他的余生,也就是在悔恨中度过的,所以因为花晓霜的一个誓言而泪流满面,在莺莺面前,他几时哭过?最多也就是莺莺为他刮胡须时他差点哭出。不过柳莺莺这个举动彻底把我征服了。其实造成他们分手,也有这部分原因在其中,我个人揣摩,梁萧觉着自己一个有罪之人,配不上莺莺,或者莺莺也会背上骂名·······,可以肯定的是,他还爱莺莺叻。云殊却被世人眼中的大侠,英雄哽住了眼眸,也被父仇,家国恨,和神鹰一脉的忠诚,许多人的期望所左右,众人把这许多担子都架在他一个人生上?他不累么?不会的,所以他在花慕容前哭出了声。其实他就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被强加了许多,后来的成熟,也只是被逼无奈,并非水到渠成的自然,他把少年时的云殊还藏在心间,至少柳莺莺没变。只是多年后还是当年的人,还是天机宫,萍水相逢的两人,是仇敌。云殊说白了,就是在装,伪装自己的懦弱,压抑自己的情感,把自己的本性,掩没······


31楼2013-11-25 20:45
收起回复
    扯了很多,没有万字也有百千。从当初的随兴所至几百,到现在的千万言不尽。只是写着,自己的情感,书中读到的,有很多。这或许是一篇很长的读后感,废话不少,也很精辟。文字朴实。
    总之一句话,就是昆仑读伤了。现如今就算《昆仑》改编,莺莺留,晓霜留,或者一走一留,等等,都不觉着开心,兴奋。凤歌怎么改,也开心不起来。萧莺二人的心甘情愿也是一般。凤歌用不怎么华丽的文字,书写了最经典的篇章。
    不论怎么改写结局,我惆怅,我叹惋,恨不能再续前缘,故事再能发展。只是不论怎么发展,结局怎么改写,莺莺没有留,梁萧没有拦过,那些轰轰烈烈,热情如火,不会改,刻骨铭心吧,故事终究会有个结局。莺莺还是走了,那绿影萦绕在许多人心里。
    不想再读其他小说,再看看昆仑,把读时的感受,悲喜,记录下来。不是给别人看,记录下来算是留念,多年后再翻起,怀念那时懵懂,多少会有新的感触,或是心中淡然。
    别人读与不读都好,这是我的感受,我写的,只要我喜欢就好。
    随便,随喜,随缘···
    开始的开始是随兴所至,随笔一二,到了现在却不愿罢手


    32楼2013-11-25 21:30
    收起回复
      凤歌用平凡的笔墨,为我们叙写了许多华丽的篇章。文章始终难以忘怀,结局留在心间,自己看。我想说,文字也有灵魂


      33楼2013-11-25 21:31
      回复
        曾有人说,昆仑情字成灰,我不这么认为。
        首先,梁萧还爱着莺莺,莺莺也是一般,但他们因为种种原因、借口而分离。他们都还牵挂着对方,不分昼夜的思念,用一生去回忆。只是岁月悠悠,多少个寒暑,他们心中依旧是当日那个意气风发,舍身相互的少年郎,而梁萧依旧思念着那个娇俏可爱刁蛮的少女。一纸流年,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变化的,当日少年不再轻狂,不复往日荣光,只余悔恨,多少个日夜,他是否仰天长叹,看着荒岛浮云乱,想着那时的多少个日月,漆黑的夜,沾满血渍的手,暖人心肺的笑,倾国倾城的面蹙,一去不回的一鞭······。而当日蛮横无理的女贼,已仗剑天涯,扶贫惩恶,隐逸于天地间。
        数十年,人已变,少年磨去了锐气,少了些癫狂。惟独不变的是那份情,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我想说,他们还深爱着。
        倘若让我用一句话来形容他们之间的情分,我想说:
        虽然没有一直闪耀下去,但至少曾经辉煌过


        36楼2013-11-26 13:05
        回复
          过些日子再读昆仑,现在好好学习。两三天内或许就不再写了


          37楼2013-11-26 13:07
          回复
            无古人风采,无文人大才,只是墨迹点点,似说凄凉。
            想掉几句酸文,聊表心情。可惜无才无德,想之入夜,思念已深,亦无头绪。也罢,还休。
            也无风雨也无晴。


            39楼2013-11-27 22:04
            回复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41楼2013-11-27 22:59
              回复
                我又回来了,回复贴少的可怜,但还是想写下去


                44楼2013-12-03 13:30
                回复
                  大伙,挺抱歉的,我知道虽然是零回复,但有人点击过,或惊匆匆的惊鸿一瞥,或读,或看,或想。说实话,我写时的期望是我们可以在一起讨论昆仑,聊天,各抒己见,你一言我一语,而现在却是我写了千千万万,只有简短的几句。不知是我写的太差,引不起人深思,不能给人感悟还是什么。
                  近日来没有更新,因为我每次想到柳莺莺,看到那首冷香都有种掉泪的冲动,就如吧主所说,我们恨结局不能朝另一个方向发展,梁萧,柳莺莺一起老去在那个时代,结局就是这样,改变了还是这种感受。于是乎,我要么做数学题,作茧自缚,或是没日没夜的玩游戏,缓解了感慨万千,可当我再点开那个昆仑,读了两三章,想到结局,再也忍不住,泪如雨下。或许是生活麻痹了我,压抑了太久,但麻痹只能一时,游戏,生活,学习什么似乎都是无趣的黑白,只有昆仑的浩浩荡荡在脑中上演,徘徊最后落幕。伤感,阴郁是同学对我近几日的评价,一切都是这本小说,是入戏太深,还是剧情动人,我们无从知晓,说实话,这个故事在现实中没有发生过,只是在作者的笔下叙述,而我的感触却胜过亲临。
                  或许对于他们来说相忘于江湖的结局是最好,最唯美的,对我们看客而言却是最残酷的表白··是非对错,谁能道清?·


                  46楼2013-12-07 20:11
                  收起回复
                    那些熟悉的渐渐陌生,那些陌生的渐渐逝去。再读昆仑,刹那间我明白莺莺为何离去。。一个误会,细节,一句话而已。


                    48楼2013-12-08 17:23
                    回复
                      万千叹惋只余一,却向何方?往事如烟,今生永驻。飘渺捉不住,他日有缘聚


                      51楼2013-12-15 13:48
                      回复
                        好久没来贴吧逛了,再回首,看下以前写的,文笔还是很稚嫩。人总会进步不是?
                        前边写的太长,没几个人能看下来,自己都读不下去。许多人都疑惑柳莺莺的离开,嗯,还有梁萧为什么不留。我想再写点个人看法,离开啥的不说,或许是强迫梁萧做那个抉择。但梁萧没留,我却是懂的,不是他不留,或者留得住与否,而是莺莺留,晓霜就得走……。否则又是尴尬,或者别的什么。


                        54楼2013-12-23 12:44
                        收起回复
                          诸位看官,看了觉着还行就顶一下呗,给我点儿鼓励~~、


                          55楼2013-12-23 12:49
                          回复
                            熬过了多久,终于把作文递出去了···,
                            第一次投稿,竟上了文学报、、


                            59楼2014-01-02 21:40
                            回复
                              一周,没来莺吧。月余,只字未提。粗略看来,量计量也有200.
                              熬到了元旦,开什么晚会,见识到了人性的疯狂,近日感触颇多,我是个比较敏感的人 吧。未能在元旦那天,向大家道声安好,甚是遗憾。许多人也都不熟,但一声衷心的祝愿总是好的。于此时,祝那些高考的学姐学长金榜题名,莺吧大叔大婶比较少,大都是少年,临近期末,祝大家取得一个好成绩,过个舒心年······


                              60楼2014-01-02 22: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