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为法”而言,“凝神入气穴”是具体功法,有具体的“可凝之神”和“可入之气穴”。 以“无为法”而言,“凝神入气穴”是功法带来的功境,具体的功法不是“凝神入气穴”,而是“用‘灵觉’觉照着呼气”。
不论“有为法”还是“无为法”,只以实际而言,所谓的“凝神”与“气穴”,的的确确实有所指(以此而言,“凝神入气穴”是功法);只不过“凝神”与“气穴”都是与“玄关”一样的“事物”,功夫到了才能自然出现。“功到自现”之后,炼功时的那种状态,如果非要用语言来述说,用“凝神入气穴”来描述也的的确确很恰当(以此而言,“凝神入气穴”是功境)。
因此,不论“有为法”还是“无为法”,只以实际而言,所谓的“凝神入气穴”既可以说是功法,也可以说是功境。只不过“有为法”是“以假引真走弯路”,功夫到后,依然要回到“无为法”的路子上去。
如果修炼“有为丹道”的道友们非要说口决“凝神入气穴”是功法不是功境,有“可凝之神”和“可入之气穴”的话,我也可以勉强同意。我也知道,修炼“有为丹道”的师父们向弟子传法时,一定对弟子说了什么是“可凝之神”和“可入之气穴”。但是,修炼“有为法”的道友们,请回过头来仔细想一想,当你功夫没到时,你真的有“可凝之神”和“可入之气穴”吗?
我想,我与“虚无至人”的分歧,也许就跟“有为法”和“无为法”争执“意守丹田”(或“气沉丹田”)一样吧。
“有为法”认为,“气沉丹田”是功法;而“无为法”认为,“气沉丹田”是功境(没有丹,怎有田)。
其实,两者所言,各有所得,也各有所失.
不论“有为法”还是“无为法”,只以实际而言,所谓的“凝神”与“气穴”,的的确确实有所指(以此而言,“凝神入气穴”是功法);只不过“凝神”与“气穴”都是与“玄关”一样的“事物”,功夫到了才能自然出现。“功到自现”之后,炼功时的那种状态,如果非要用语言来述说,用“凝神入气穴”来描述也的的确确很恰当(以此而言,“凝神入气穴”是功境)。
因此,不论“有为法”还是“无为法”,只以实际而言,所谓的“凝神入气穴”既可以说是功法,也可以说是功境。只不过“有为法”是“以假引真走弯路”,功夫到后,依然要回到“无为法”的路子上去。
如果修炼“有为丹道”的道友们非要说口决“凝神入气穴”是功法不是功境,有“可凝之神”和“可入之气穴”的话,我也可以勉强同意。我也知道,修炼“有为丹道”的师父们向弟子传法时,一定对弟子说了什么是“可凝之神”和“可入之气穴”。但是,修炼“有为法”的道友们,请回过头来仔细想一想,当你功夫没到时,你真的有“可凝之神”和“可入之气穴”吗?
我想,我与“虚无至人”的分歧,也许就跟“有为法”和“无为法”争执“意守丹田”(或“气沉丹田”)一样吧。
“有为法”认为,“气沉丹田”是功法;而“无为法”认为,“气沉丹田”是功境(没有丹,怎有田)。
其实,两者所言,各有所得,也各有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