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笔墨吧 关注:209贴子:2,312
  • 15回复贴,共1

【盘点】古代的定情信物,你喜欢哪一款(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小包子镇楼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11-01 22:22回复
    同心锁:伉俪曾盟金石约,生死誓结同心锁。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11-01 22:25
    回复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善良的女孩和的忠厚的后生相爱了,可是做商人的父亲不想让女儿过穷苦的日子,偏偏把她许给官家的公子。婚期来临的时候,后生勇敢地抢出了新娘逃到了山里。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之际,他们挽着手从山上飞身跳了下去,后人寻找它们的时候只发现了两把锁在一起的石锁。这是一个美丽的寓言,一个虔诚的祈愿,一个永恒不变的承诺。将一对相爱的恋人名字刻在锁上,将两个人的心紧紧地“锁”在一起,默默无语中已经倾注了自已的爱的同心锁,锁上了,希望一辈子也不打开。去过黄山的情侣们一定不会忘记买一把同心锁,锁在山上,然后一起把钥匙扔进深渊。I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11-01 22:26
      回复
        红豆: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11-01 22:27
        回复
          相传,古时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于高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因思念边塞的爱人,哭于树下。泪水流干后,流出来的是粒粒鲜红的血滴,血滴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一树红豆,人们称之为相思豆。红豆作为相思寄托之物,古已有之。送一串许过愿的相思豆,会求得爱情顺利;婚嫁时,新娘会在手腕或颈上佩带鲜红的相思豆所串成的手环或项链,以象征男女双方心连心白头到老;结婚后,在夫妻枕下各放六颗许过愿的相思豆,可保夫妻同心,百年好合。目前,相思红豆饰品风靡南国,时尚女性以佩带红豆精美饰品为荣,男女恋人纷纷为对方选择相思红豆饰品表达心中的爱意。I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11-01 22:27
          回复
            梳子:结发同心,以梳为礼。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11-01 23:14
            回复
              话说都喜欢~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11-02 00:24
              收起回复
                罗帕:帕出佳人分外香,天公教付有情郎。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11-02 08:31
                回复
                  罗帕是较为私密的东西,古代多用于传情,带着说不清道不尽的缠绵之意。“有女子,手执罗帕,巧笑嫣然”,想那女子,伫立于万花从中,借着帕角的飘忽,暗送秋波,既掩去露齿的尴尬,又平添了几分娇媚,让人怜爱之意顿生。再加上这个“道具”质地轻,使用频率高,特别容易掉落,古代的典故中,不少青年男女都是通过拾到罗帕而认识,随后相恋。I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3-11-02 08:32
                  回复
                    话说,真的很喜欢


                    11楼2013-11-02 15:50
                    回复
                      香囊: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3-11-06 09:42
                      回复
                        香囊又称香包、香缨、香袋、香球、佩伟、荷包等等。古人佩戴香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据《礼记.内则》:“子事父母,左右佩用;……衿缨,以适父母舅姑。”就是说青年人去见父母长辈时要佩戴“衿缨”即编织的香囊以示敬意。又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以表衷情。《晋书.贾午传》中记载了贾充的小女儿贾午与她父亲贾充的幕僚韩寿相恋的故事。幽会时贾午以西域的香料相赠,不料上朝时韩寿身上的香味被贾充察觉,他猜到了事情的原由以后没有责怪女儿,而是让女儿嫁给了韩寿,并因此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这西域之香应该由贾午装在自己亲手做的香囊里相赠,才不算辱没了贵重礼物和女儿家的一番情意。《红楼梦》里林妹妹也曾给宝哥哥做过香囊,一针一线都凝结着她的情思。有一回写黛玉误会宝玉把她送他的香囊送了人,赌气把正在做的另一个剪了,香囊却是宝玉贴身戴着,怎么会送人?当芳华不再、红雨落尽的时候,见香囊犹见伊人,却只怕宝玉已是不忍再看了。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3-11-06 09:42
                        回复
                          玉佩: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3-11-06 09:44
                          回复
                            玉在中国的文明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五经通义》说玉“温润而泽,有似于智;锐而不害,有似于仁;抑而不挠,有似于义;有瑕于内必见于外,有似于信;垂之如坠,有似于礼。”孔子说“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他认为玉具有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君子的品节。《诗经》里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之句。古人给美玉赋予了那么多人性的品格,以至于到现在人们仍将谦谦君子喻为“温润如玉”。“罗缨”是古代女子出嫁时系于腰间的彩色丝带,以示人有所属,所以《诗经》里有“亲结其缡,九十其仪。”描述女儿出嫁时,母亲恋恋不舍地与其束结罗缨,这就是“结缡”,它后来成为古时成婚的代称。清闻人倓《古诗笺》中把“美玉缀罗缨”解释为“以玉缀缨,向恩情之结。”古代女子为心仪之人的佩玉结缀罗缨,心意昭昭。《红楼梦》第二十九回写宝玉和黛玉怄气,将颈上的通灵宝玉一把拽下又摔又砸,惹得黛玉大哭,袭人劝宝玉“你不看别的,你看看这玉上穿的穗子,也不该同林姑娘拌嘴的。”一句话又让黛玉伤心不已,顾不得病抢过玉来,用剪子将自己给宝玉结的穗子剪成好几段。一对痴情的人何苦这样相互折磨,其实林妹妹的一番情深都在这玉玦上,宝哥哥怎么会不知道?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3-11-06 09: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