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吧 关注:1,630贴子:7,179
  • 7回复贴,共1

【原创】质迈寒松:记隋文帝爱女兰陵公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阿五


IP属地:湖南1楼2013-08-11 00:08回复
    兰陵公主简介:
    兰陵公主杨阿五,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第五女。公主美姿仪、性婉顺,好读书、知礼节,隋文帝特所钟爱。公主先嫁平定司马消难之乱的功臣王谊之子王奉孝。王不幸早逝,经隋文帝夫妇精挑细选,公主再嫁出身河东柳氏的重臣柳机之子柳述,驸马之后获得隋文帝特殊宠爱,参掌机密。但柳述与重臣杨素结怨,又卷入仁寿宫变风波,隋炀帝登基后,被流放岭南。炀帝又令公主改嫁,阿五以死相拒,不再朝谒皇帝,并上书要求免去公主封号与夫同徙。隋炀帝大怒不从,阿五忧愤而卒,临死前上表请求归葬柳氏,时年三十二。炀帝余怒不消,于长安洪渎川薄葬其妹。兰陵公主志节坚贞,《隋书列女传》收其事迹,赞曰“质比寒松”。


    IP属地:湖南2楼2013-08-11 00:15
    回复
      帝后偏怜,再婚三折
      1、先定萧氏
      隋文帝虽然在政治上不得不铁腕无情,但于小儿女,也不免英雄气短。小阿五在父亲最需要的时候下嫁连姻,结果婚姻受挫、公公又受国法之戮,本来就爱怜小女的文帝夫妇更有愧疚心态,于是下定决心为她再选一门好亲。
      这时阿五的二哥晋王杨广已经娶了一个门第极为清贵的王妃——依附北朝的傀儡政权西梁皇帝之女萧妃。西梁国主是梁朝昭明太子直系后裔,家族源出来自南方的政治文化贵族世家兰陵萧氏,这个家族风度娴雅、极富文化气息,萧妃又婉顺多才、知书达礼,和晋王极为相投,尤其是刚刚嫁来就一举添丁,隋文帝夫妇喜不自胜,对这个乖巧懂事的儿媳妇非常喜欢。
      晋王杨广和萧妃正在热恋期,又很疼小妹阿五,恰好萧妃有一个和阿五年岁相当的弟弟萧瑒,于是在隋文帝夫妇面前极力撮合这门婚事。和累世贵盛的兰陵萧氏联姻不但有利于隋杨皇室的形象打造,而且萧妃良好的品行修养也给帝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这门婚事就说定了,只等阿五除服下嫁。独孤皇后高兴之余,还劝隋文帝罢掉监视西梁的江陵总管让亲家专制其国。不过西梁皇帝萧岿独享大权不多时,就一病不起,临死前表达了对和隋杨皇室嫁女尚主联姻的感激。遭逢父亲之丧,萧瑒也得按制守孝。如此一来,阿五的婚事就暂时搁置下来了。
      阿五的母亲独孤皇后虽然疼爱子女,但对子女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而且凡事以身作则。她雅好读书、手不释卷;尊重优秀传统道德,进退有礼;对丈夫隋文帝也关怀备至、温柔体贴。阿五陪在母亲身边,也养成了知书修礼的好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容貌出落得越来越美丽,仪态高贵大方,性格又非常温婉柔顺,隋文帝对这个小女儿越看越疼爱。


      IP属地:湖南4楼2013-08-11 07:18
      回复
        2、杨柳成姻
        婚事这一搁置就搁出了隋文帝的三心二意。
        隋文帝夺取政权之初,就把南北混一结束乱世作为自己的使命,只是开皇初北方突厥强势,隋文帝碍于无法分力两线作战,于是南平陈朝的提议暂且搁置起来,国都在江陵的傀儡政权西梁也得苟延残喘。与隋朝友好的国主萧岿去世后不久,突厥也已俯首称臣,隋朝的视线开始投向南方,西梁作为隋朝南方前线开始焦灼起来。开皇七年,隋文帝召梁主萧琮入朝,旋即吞并西梁,为平陈之战开了先声。
        隋文帝平陈完成了统一华夏伟业之时,公主也即将十八岁,婚事再也不能耽搁了。《隋书》记载,隋文帝为爱女婚事召著名相士韦鼎相看驸马时,驸马候选人多了一个——来自河东柳氏家族的柳述。史书没有告诉我们原因,是隋文帝夫妇不够满意萧瑒呢,或者隋文帝和阿五本身另有想法呢?已经不得而知了。不过联想到晋王杨广当时作为平陈统帅完成了一统华夏之伟业,声望正隆,隋文帝可能不想他作为亲王声势过大,于是把公主嫁给柳家来平衡皇太子和晋王之间的关系。柳述是隋文帝宠臣柳机长子,同样出身名门世家,聪颖有才干。韦鼎把两个才俊相看一番,提供了结论供隋文帝参考:“萧瑒有封侯之兆,但无贵妻之相;柳述面相显贵,不过恐怕守不住住位份。”此刻意气风发的隋文帝非常自信:“位份由我。”于是兰陵公主最终下嫁柳家。
        这是一桩很成功的婚事。尚主虽然是一门和皇权攀上关系的美事,不过北朝隋唐时期北方贵族妇女因为家族显赫,出嫁后地位高,作风很强势。虽然独孤皇后一再告诫女儿们要有妇德,兰陵公主的姐姐们在夫家仍然不免骄贵。柳家也许以为会娶回一个得小心供奉的娇贵公主,却没想到这个公主性格温婉,在生活中谦和孝顺,公婆生病时还亲奉汤药。兰陵公主孝顺知礼、妇德备至的美名这么传出来,隋文帝觉得面上非常有光彩,愈发宠爱女儿了。隋文帝给女儿的嫁妆是极其丰厚的。兰陵公主像家族成员一样信仰佛教,她曾经舍宅为寺院,隋文帝还曾赐京师园林为阿五为私宅。


        IP属地:湖南5楼2013-08-11 07:23
        回复
          3、埋下隐患
          兰陵公主受帝后之宠让驸马柳述也水涨船高,因为爱屋及乌,隋文帝在众女婿中最喜爱和重视柳述。柳述意气风发一路加官进爵,文帝晚年更是升其为吏部尚书。柳述虽然才干精明、公务得当,但父亲已逝失去人引导节制,又青年得志年少气盛,不免恃宠骄横待人态度不好,甚至连隋朝最重要的老功臣之一、隋文帝和皇后的左右臂膀杨素他都敢折辱。位高权重的杨素出身弘农杨氏,天赋极高、能力非凡又个性高傲,曾经凌辱过很多大臣,柳述的父亲柳机就被杨素得罪羞辱过,现在柳述可算报得一箭之仇了。
          老辣精明的隋文帝看在眼里,把女婿耳提面命教育一番,柳述才惊出一身汗,收敛踏实很多。在隋文帝完成了废易皇储之后,为了保持对新太子的威慑制约,文帝又逐渐架空了权臣杨素,并且令柳述担任兵部尚书。已经成熟很多的柳述这回诚恳上表谦虚自己无功,不该担任这样重大的职位。隋文帝也很满意女婿的表现和进步,于是令他先代理兵部尚书,参掌机密。
          自从文献皇后去世后,受此打击过深的隋文帝再也提不起精气神,已经垂垂老矣。仁寿四年正月,隋文帝来到避暑离宫仁寿宫之后不久,就卧床一病不起,柳述一直陪伴侍疾。到七月份,文帝已经病入膏肓眼看不行了,他特意和百官依依辞别,准备了无遗憾平静地告别人世,结束自己波澜壮阔的风云一生,然后静静地与独孤皇后夫妻两个地下相会。
          但是,史书上记载的一桩桃色绯闻让他的死变得扑朔迷离,也彻底改变了柳述和兰陵公主的命运。《北史》相关记载如下:“上于仁寿宫寝疾,(柳)述与杨素、黄门侍郎元岩等侍疾宫中。时皇太子无礼于陈贵人,上知之,大怒,令述召房陵王。述与元岩出外作敕书。杨素见之,与皇太子谋,矫诏执述、岩属吏。及炀帝嗣位,述坐除名。公主请与同徙,帝不听。述在龙川数年,复徙宁越,遇瘴疠死。”
          柳述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当在史书上一直沉默温柔的兰陵公主像烟花一样绚烂、流星一样璀璨爆发出自己强大的生命力度时,他是什么样的想法和反应或许已经不重要了。


          IP属地:湖南6楼2013-08-11 07:27
          回复
            我很喜欢兰陵呢!可是皇妹她……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4-11-22 14: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