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吧 关注:23,899贴子:138,353

回复:【分享专题】这些年喜欢的,那些诗人、诗句,那些与诗有关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


IP属地:福建来自百度影音浏览器17楼2013-06-30 16:27
回复
    孤独是一座花园,/但其中只有一棵树。
      绝望长着手指,/但它只能抓住死去的蝴蝶。
      太阳即使在忧愁的时候,/也要披上光明的衣裳。
      死亡来自背后,/即使它看上去来自前方


    IP属地:福建来自百度影音浏览器18楼2013-06-30 16:30
    回复
      一本好的诗集,里面每个句子都能让我们咀嚼很久很久,而每一次的咀嚼都能产生出新的味道。在这个诗人被流行乐手打败的时代,在这个诗歌被广告打败的时代,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拥有享受诗歌的福分。但对于我而言,不知为什么,每次我看到他纤美以及简洁的句子,感受那仿佛像河水一样流动的思绪,我都能够听到仿佛有断续的钢琴声在我耳边回响——曲子里包含着动荡的,梦想的,多变的,孤独的,这些情绪交织在一起,让我感觉到曲子中每一个音符都在脱颖而出,它们本身似乎在对我说话,在呼吸,在奔跑,我能够感受到他们的生命力,是活的,是活的。
        


      IP属地:福建来自百度影音浏览器19楼2013-06-30 16:34
      回复
        同样,阿多尼斯的诗集我也只入手最爱的这本《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不过,好的东西是收藏不完的。


        IP属地:福建来自百度影音浏览器20楼2013-06-30 16:41
        收起回复

          阿多尼斯的孤独成就了他诗歌的高大磅礴,可以这样说:因为他是真正孤独的人,所以他并不孤独。他保持了他的独立性,并且始终没有狭窄的不屑,他对于世界的热爱,对于祖国的热爱,对于生命的热爱,是狂热,却没有因此而迷乱了双眼,他并不离开他的本心,而专注于太阳与土地的连接这一项神圣的工作——用他的一句诗来结尾:“孤独是一座花园,但其中只有一棵树。”没错儿,他正是这棵树。
          。。。。


          IP属地:福建来自百度影音浏览器21楼2013-06-30 16:41
          回复
            我说南美诗人。南美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当今亦显得绚丽。首先是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阿根廷作家。 博尔赫斯自然以文章见长。其之创作不仅与文章,在诗里也体现非常。
            诗集有:《面前的月亮》《圣马丁札记》《另一个,同一个》《铁币》《雨》《布宜诺斯爱丽斯激情》《夜晚的故事》《天数》《密谋》 。 他的作品涵盖了十分广泛。大多数人只是吟唱自己,他是在吟唱人生和世界。


            22楼2013-07-02 13:39
            收起回复
              聂鲁达,原名内夫塔利·里加尔多·雷耶斯·巴索阿尔托,智利当代著名诗人。其人生亦是一场传奇。我想有故事的人,才会有感情的作品。初读他的《黄昏》,亦是在黄昏时,首句:我们甚至失去了黄昏的颜色。尤感心灵之通。一种难以表达的共鸣。他当过外使,也曾颠沛流离。受过通缉,也获得过诺贝尔奖。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还说:聂鲁达“他的作品,不是以作品的本身,而是以其所具有的意义,对人类的幸福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也是瑞典文学院认为聂鲁达之所以能获奖的理由。在20世纪的诗坛上,有多少诗作,能称得上对“人类的幸福作出贡献”?
              附 黄昏
              我们甚至失去了黄昏的颜色。
                当蓝色的夜坠落在世界时,
                没人看见我们手牵着手。
                从我的窗户中我已经看见
                在遥远的山顶上落日的祭典。
                有时候一片太阳
                在我的双掌间如硬币燃烧。
                在你熟知的我的哀伤中
                我忆及了你,灵魂肃敛。
                彼时,你在哪里呢?
                那里还有什么人?
                说些什么?
                为什么当我爱上且感觉到你远离时,
                全部的爱会突如其然地来临呢?
                暮色中如常发生的,书本掉落了下来,
                我的披肩像受伤的小狗,蜷躺在脚边。
                总是如此,朝暮色抹去雕像的方向,
                你总是借黄昏隐没。


              23楼2013-07-02 13:51
              回复
                很好的帖子,很好的立意,希望楼主一直盖下去。我也整理了一些,帮楼主盖盖楼。不一定全是诗人,也不一定很长,但都是我很喜欢的。
                .Arthur Schopenhauer "Talent hits a target no one else can hit; Genius hits a target no one else can see." 天才完成别人完成不了的目标;鬼才完成别人想都想不到的目标。 叔本华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3-07-03 21:47
                回复
                  当销魂荡魄的欢乐已成为过去, 如果,爱和真诚犹能够继续, 尚有生命,尽管狂热的感受在做深沉黑暗死一般的安息。雪莱


                  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3-07-03 21:49
                  回复
                    当你不能爱时,还能怜悯。————《致哈莉特》 我们曾注目凝视过的河川已经滚滚流去,再不回还;而我们仍然站立观望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像竖起两块墓碑,以纪念在暗淡的生命的晨光里不断消逝着的恐惧和希望。————《无题》雪莱


                    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3-07-03 21:49
                    回复
                      当旅人在芳草地上苏醒,他发现黑夜如白昼般光明。雪莱


                      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3-07-03 21:50
                      回复
                        “愿我从此不再提起 再不提起过去 痛苦与幸福 生不带来 死不带去” 秋日黄昏—— 海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3-07-03 21:51
                        回复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 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 东方有火红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 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说给自己听》---三毛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3-07-03 21:52
                          回复
                            三 郑愁予。
                            刚刚看到朋友的签名“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然后想起了郑愁予。当初第一次读到他的那首“错误”,澎湃的不能自己。那时候,总是很喜欢把自己的心情代入进去。和很多人一样,我曾经也有过那个向往漂泊,旅人的年纪。那时候喜欢三毛的撒哈拉,喜欢郑愁予的错误……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IP属地:福建来自百度影音浏览器30楼2013-07-05 12:15
                            回复
                              郑愁予,现代诗人。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地,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1949年随父至台湾。毕业于新竹中学。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1958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曾在基隆港务局任职。1968年应邀参加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1970年入爱荷华大学英文系创作班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诗集《郑愁予诗集Ⅰ》被列为“影响台湾三十年的三十本书”之一。


                              IP属地:福建来自百度影音浏览器31楼2013-07-05 12: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