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白族,1923年出生在云南剑川县沙溪乡北龙村。孩提时即懂事,从7岁即入村小学读书,入夜父亲授读《四书》、《五经》,剑川县立初级中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家多藏书,自己也勤学,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文献百读不厌。中青年即对历史、考据很爱好。1950年,与当时燕京大学教授翦伯赞先生告知剑川石宝山石钟寺及其旁近保存的古代佛教石刻造像情况,与翦先生书信往来,后即私淑拜先生为师。到1957年5月,北大教授向达先生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来云南大理州视察。我受州党委及政府委托,在大理古城整理凤仪法藏寺发现的一批古经卷。向先生闻讯,到我工作室参观,相谈之下,我当即要求作为先生的私淑弟子。从此我在学习上有疑难事,即以书信向二位请教,获益良多。我保存着不少的二位先生给我的信函,讵料,“文革”中,二位先生都受迫害,我把二位先生给我的信函全行毁去,惜哉!多年来在不同岗位上,对保护整理剑川石宝山石钟寺古代佛教石刻造像,发现与参与发掘剑川海门口铜石并用古遗址,整理凤仪法藏寺古经卷,发现和保护沙溪鳌峰山战国时期古墓群,保护关心沙溪兴教寺古建与石宝山文物,考察大理州境各地文物、名胜、古迹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79-1981年,受聘任剑川第三中学校教师,授高中部达尔文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生物及外国史、地理。1981年下半年至1985年,参与编纂《剑川县志》,负责拟订志目,分纂《沿革》、《地理》、《金石》、《文物》等编。
1986—1992年,受聘参与云南省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诏史研究室工作,实地勘查了多处南诏、大理国的古遗迹,采集了不少文物实物,参与编纂《大理丛书·金石篇》,6年后因年事较高而返家。曾任过剑川县政协一至四届委员,大理州南诏史研究学会顾问,北京中国民俗研究会会员,云南民族学会白族学研究会会员,为大理市白族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多年来在报刊上发表了论文100多篇,著有《剑川石宝山志》四卷(已出版,易名《剑川石宝山考释》);倾将发表的论文中筛选了50篇,定名为《南诏·大理国·白族史论集》(已付印而出版);《大理州各县古今文人著作略目·一卷》(已付印而将出版);《大理市宗教志》五卷、《剑川县文物志·五卷》(上二书未印行);《大理州古碑零拾笺释》一卷;《拙藏石·陶·铜器及古碑拓片与古砖、古瓦当题识》一卷;《劫余珍藏古籍题识》一卷;《对张胜温画卷浅见》一卷;《莲山老人诗集》一卷;《莲山老人楹联集》一卷;《青岩山樵碑文记序集》一卷(已抄为清稿存家);《白订年谱初稿》二卷。作品中有一篇文,获1991年“雄宝杯”云南风物征文三等奖;所撰对联中有一联,1992年第三届中国艺术节中获“南天征联”全国一等奖;论文中有一篇,获云南省教委云南省高等学校古籍整理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今80余岁,仍努力读书报,不时写文章,争取老当益壮,兢兢业业做考据学,为祖国文化事业尽微力而不懈。 〈 来自白族吧〉 转发
1986—1992年,受聘参与云南省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诏史研究室工作,实地勘查了多处南诏、大理国的古遗迹,采集了不少文物实物,参与编纂《大理丛书·金石篇》,6年后因年事较高而返家。曾任过剑川县政协一至四届委员,大理州南诏史研究学会顾问,北京中国民俗研究会会员,云南民族学会白族学研究会会员,为大理市白族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多年来在报刊上发表了论文100多篇,著有《剑川石宝山志》四卷(已出版,易名《剑川石宝山考释》);倾将发表的论文中筛选了50篇,定名为《南诏·大理国·白族史论集》(已付印而出版);《大理州各县古今文人著作略目·一卷》(已付印而将出版);《大理市宗教志》五卷、《剑川县文物志·五卷》(上二书未印行);《大理州古碑零拾笺释》一卷;《拙藏石·陶·铜器及古碑拓片与古砖、古瓦当题识》一卷;《劫余珍藏古籍题识》一卷;《对张胜温画卷浅见》一卷;《莲山老人诗集》一卷;《莲山老人楹联集》一卷;《青岩山樵碑文记序集》一卷(已抄为清稿存家);《白订年谱初稿》二卷。作品中有一篇文,获1991年“雄宝杯”云南风物征文三等奖;所撰对联中有一联,1992年第三届中国艺术节中获“南天征联”全国一等奖;论文中有一篇,获云南省教委云南省高等学校古籍整理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今80余岁,仍努力读书报,不时写文章,争取老当益壮,兢兢业业做考据学,为祖国文化事业尽微力而不懈。 〈 来自白族吧〉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