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胯相对难一些,我曾将一个学生送到杨师门下学习,无论怎么教他,都不能理解要领,最后杨师将家中一个细钢筋焊就的农家常用的脸盆架放在他屁股下,板脸警告说,别坐坏了,坐坏你赔!他战战兢兢地一坐,马上就感觉内气顺畅达于丹田……
所谓坐胯,坐字是一个关键,过去太极拳有坐着打拳之说,可以说不坐就没有丹田,没有整劲。要说坐,谁都会坐,可大家看看那些练拳的,尤其是形意拳家的照片,过去的名师、名家无不“坐”着,而当代很多名家是“站”着打拳的……
那么何为坐?一般初学者习惯将坐与蹲弄混,却不知过去的师爷在写谱时用字十分考究,坐与蹲是不一样的,蹲是下肢的动作是膝盖与腿的夹角变了,而坐是身体躯干的动作,腿上是没有变化的,大家想想看,你坐在凳子上的时候,我们会重得将凳子坐变形或降低高度,最后导致膝关节角度发生变化吗?肯定不会!
所以说,坐胯的时候不可以屈腿,而是由双腿承托,上身向下松沉,形成“坐”的动作。或者换一个说法,你不妨把坐胯的要求理解为上身要下沉下坐,而下肢双腿却欲起的这么个矛盾状态!
-- 摘自《郭云深秘传形意拳下势桩》
所谓坐胯,坐字是一个关键,过去太极拳有坐着打拳之说,可以说不坐就没有丹田,没有整劲。要说坐,谁都会坐,可大家看看那些练拳的,尤其是形意拳家的照片,过去的名师、名家无不“坐”着,而当代很多名家是“站”着打拳的……
那么何为坐?一般初学者习惯将坐与蹲弄混,却不知过去的师爷在写谱时用字十分考究,坐与蹲是不一样的,蹲是下肢的动作是膝盖与腿的夹角变了,而坐是身体躯干的动作,腿上是没有变化的,大家想想看,你坐在凳子上的时候,我们会重得将凳子坐变形或降低高度,最后导致膝关节角度发生变化吗?肯定不会!
所以说,坐胯的时候不可以屈腿,而是由双腿承托,上身向下松沉,形成“坐”的动作。或者换一个说法,你不妨把坐胯的要求理解为上身要下沉下坐,而下肢双腿却欲起的这么个矛盾状态!
-- 摘自《郭云深秘传形意拳下势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