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作为二十四史中的正史,历代都有史学史研究,评价是较高的。元修也是符合历代正史修撰规范,只不过在元代耽搁了几十年,是因为知识分子争论宋辽夏金的正统之别,有的主张修成南北史,北宋史时期是宋为正朔,南宋时期则分为南北史——主张各异,导致搁置,直到元顺帝脱脱时期,脱脱力主速修,三年多乃成,主要依据还是宋代史馆实录,修史人不会做很多手脚,宋史的主要问题是校对失准。
史料有误,在那个时代也是正常的。邓广铭先生毕生钻研宋史,有很多著述,大家真的对真相跟兴趣的话,有空下载一些文章读读,一定是有益的。宋史有一些篡改的问题,主要在一些最核心的敏感问题上,但史料一般不会黑白颠倒或凭空捏造,大多数的做法是在具体事实基础上多加修饰,或对重要的问题避而少谈,不谈的可能性其实是很少的。
比如太祖降世到太宗继位的兄终弟及、金匮之盟,其实也是说到了疑问的,只不过不做主观上的判断裁决,将裁决权留待后世。
宋史被后代最为诟病的就是粗糙,但信息量大。但要因为曾有当时史馆记录手脚而怀疑很多史料的真实性的话,就矫枉过正了。实际曾巩、王称、李焘等都是私人修史,其史料对宋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