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木有人吧 关注:156贴子:35,000
  • 8回复贴,共1

情报术语一--转自《特工的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特工囘人员
1.agent:特工囘人员是情报活动的主体,一般叫作“agent”。这个词在情报术语中的本意即为“特工”,但实际上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情报机囘关的正式编制内的情报官囘员,即intelligence officer之意;二来也可以指由intelligence officer发展的内线——informant (intelligence asset, intelligence source, human asset等)。而spy一词也有与后者同样的意思,并且spy和agent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反过来指情报机囘关的正式官囘员,所以在这一点上相当混乱。
为避免混乱,应记住以下原则:intelligence officer具体地讲应该被叫做case officer,是负责从目标国囘家或组囘织中发展并管理间谍的某国情报机囘关正式工作人员,他所管理的线人应该被相应地叫做agent,不一定是正式情报人员,可能是军人、外囘交囘官、科技人员等任何职业的工作人员,甚至可能是一名恐怖分囘子,但他充当“奸细”的角色,向case officer提囘供已方的情报。所以,case officer和agent是一对对应的身份,分别译作“情报官囘员”和“情报员”。
在spy的叫法中,spy指的就是上述的agent,而case officer则要被相应地叫做spy handler。也就是说,spy是负责出卖情报的,spy handler则是某国情报机囘关的正式官囘员,负责对spy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因此,spy handler和spy是固定的搭配,分别译作“间谍管理者”和“间谍”。
2.agent-in-place,指的是已经“就位”的间谍,用以前的电影和小说中常见的一句话讲,就是“已经打入敌人内部”的意思,与in place的概念正好贴切。而与agent-in-place这个词在汉语中相对应的正是以前常用的一个词——潜伏特囘务。
3.agent provocateur,这是个法语词,为“坐探”之意。但“坐探”又是什么意思呢?从provocateur这个词可以猜出个大概,这个词和英语中的provocation有关,含有“挑囘拨”、“挑囘动”之意,即通囘过挑囘动和怂囘恿目标组囘织中的人物犯罪而达到自己目的的间谍人员。
举个例子,在20世纪初,为对付俄国革囘命党人的政囘治活动,沙皇的秘密警囘察机囘关(彼得格勒第三处)就大量地采用坐探的手段。可能某个革囘命党仅仅是进行合法的政囘治活动的,但混入其内部的沙俄密探可能会鼓动革囘命党人进行暗囘杀和破囘坏活动。而一旦有人受其鼓动,开始采取相关活动时,大批的秘密警囘察和宪兵就会及时赶到并将其逮囘捕,并以刑事犯罪的罪名将其起诉,这样便达到了沙皇政丨府消灭革囘命党人的目的。而具体实施这一损招的人就叫做坐探。
4.hostile agent:在情报术语中,但牵涉到“敌人”这一概念时,极少用enemy一词:当泛指“敌人”这一概念时,一般用的是opposition一词,如007系列电影的第三集《金手指》中,James Bond的上司在迈阿密的海滩上便对他说:“007, how can you let the opposition be so near to you?”
而通常所说的“敌特”一词则要译作hostile agent,而“敌特组囘织”则为hostile intelligence service。
此外,friendly agent则用来指友好国囘家或组囘织的特工囘人员。
5.field agent,也称作agent in the field,指的是一线上的特工囘人员。
情报工作大体上可分为人力情报(human intelligence),技术情报(technical intelligence)、公开情报(puВLic intelligence)三种。前两者属于秘密情报工作,第三种则相反,是用公开和合法的手段(如从公开出版物上搜集信息)进行的情报工作,所以在公开情报领域内没有所谓的一线特工。而从事人力情报和技术情报的人员中,有一部分是在第一线上工作的,如从事人力情报工作的人员中,直接到外国从事发展情报员工作的人员可被称为field agent,而从事对其搜集到的情报进行甄别和分析工作的分析人员(аnalyst)则不属于这一概念。在从事技术情报工作的人员中,一部分要“深入敌后”,如美国在冷战期间曾在苏军驻东德司令部的地囘下挖过一条隧道,由技术情报人员藏身于苏军脚下直接对其进行窃囘听,这一类技术情报人员可以被归入field agent的的概念,而另一类技术情报人员,如通囘过间谍卫星对地面目标进行研判(interpretation,在这里是情报术语,不是“口译”的意思)的技术情报人员则不属于field agent。有些学者认为field agnet仅指人力情报工作的一线人员,不包含技术情报工作中的一线人员,显然有点不太准确。是否属于field agnet,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其工作的接敌状态和危险程度相关的。


1楼2013-01-08 11:01回复
    6.rogue agent,这个词指的是不听从情报机关指挥而单独行动的特工人员。举个例子,如果某国特工人员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因个人私念偷了东西,那么他就是一名rogue agnet,因为他所在的情报机关并没有让他这样做。他的行为也只能被解释为rogue agent的个人行为。
    7.sleeper,这一词指的是进行长期潜伏,但平时不进行情报活动,只在特殊时期发挥作用的情报人员。
    8.floater,这一词指的是被情报机关暂时借用的外单位人员(一般用过一次之后就不再用)。比如某国情报机关需要派人到非洲讲豪萨语的地区进行工作,而本国情报机关中又没人会讲该种语言,则情报机关可能从外交部门或外语院校中借用人员赴该地区进行工作或为情报人员进行翻译,此类被借用的人员即为floater。
    当然,floater还可以指另一种人,即被情报机关利用,但自己又蒙在鼓里的人。这样的人也只是被暂时借来一用而已,事后不再联系。比如,某特工人员想把载有情报的胶卷带过海关,但怕自己的外国人身份引来海关人员的关注,便可能让自己的在该国的一位熟人帮忙把带有胶卷的手提包带过关,而该人本人并不知情,这样的人也可被称为floater。
    8.agent of influence,这类情报员一般不进行窃取情报的工作,他们在被某国情报机关掌控后,往往通过在媒体上发表文章和游说等手段为该国创造有利环境。而且,agent of influence还可以指那些本身并不知情的人。他们并未被吸纳入外国情报组织,只是出于同情或受蒙蔽等原因进行了同样的宣传鼓动工作。
    9.operative,和agent基本上同意,为特工人员之意,两者在很多时候可以通用,只是相比之下agent的用处更广泛一些。但在指行动特工(即不直接进行情报搜集活动,而主要采用绑架、暗杀、破坏等极端手段的特工人员,但这种情况在和平时期很少见)时,用operative的情况就很多了。
    10.resident agent,为驻外特工之意,即在目标国家的领土上工作的特工人员。
    11.double agent,为双重间谍之意,即同时为两个相互敌对的情报机关服务的人。双重间谍可能对一方忠诚,对一方欺骗,也可能对双方都忠诚或欺骗。情况更复杂一些的还有triple agent,即三重间谍和multiple agnet,即多重间谍。
    12.mole,本意指的是一种动物——鼹鼠,在情报术语中指隐藏在情报机关内部的奸细。电影《无间道》上演后,观众们学会了一个新词——内鬼,这个词翻译成mole是非常合适的。
    13.renegade agent,指的是变节特工。
    14.paramilitary,真正的间谍生活和银幕上的007的生活大不相同,没有那么多的刀光剑影,因为间谍工作本质上就是搜集别国情报或阻止别国搜集自己情报,因此间谍们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各种威逼利诱的手段从他们感兴趣的组织中发展情报员,而反间谍人员则是同样通过发展情报员以及跟踪、监视等外围侦囘查手段发现并挫败间谍活动,即使抓获间谍后仍然要走法律途径,以间谍罪或危害国家安全罪等罪名将其起诉,而不是一枪将其打死(前苏联曾一度采取过此类极端手段)。因此,杀人放火的事和一般的情报人员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真正需要杀人放火的时候,情报机关往往会使用其属下的paramilitary,即准军事部队。
    但并不是所有国家的情报机关都有这样的准军事部队,美国的中央情报局有,叫做SOG(Special Operations Group)。中国在历史上也有,如抗战期间隶属于国丨民党军事情报机关的“忠义救国军”,主要由民间黑社会分子组成。与普通的情报及反间谍人员相比,由于要直接进行武装斗争,所以准军事部队成员的危险性要大得多,因此往往是情报机关中伤亡最大的群体。


    2楼2013-01-08 11:02
    回复
      15.аnalyst,这个词在前面已经提过了,指的是情报机关中的情报分析人员。一线特工人员搜集到的情报并不能直接使用,而是要先由分析人员进行筛选、甄别和分析后才能被写成情报报告向上呈交。因此分析人员的作用也是非常重大的。而分析人员们所分析的情报也不一定就是由一线特工搞来的秘密情报,很多时候他们分析的情报实际上是来自于公开的媒体的。即使是美国的中央情报局这样的一流的情报机关,它所搞到的情报也有80%之多是通过此类公开、合法的手段获得的。
      16.DIR,即Director in the Field,为一线指导员之意。假设一名英国情报人员从MI6总部被派到俄罗斯临时执行任务,那么他的DIR便不再是他在总部的局长或处长,而是英国驻俄罗斯情报站中的某位特工人员,因为只有后者才能在一线上负责指导该特工人员。
      17.access agent,这种间谍颇有点“星探”的意味,他自己不负责发展情报员,而只是负责为负责招募者提供发展情报员的合适人选,比如目标国政丨府和军队及科技部门中的怀才不遇者、心存嫉恨者、急需用钱者、好色无度者,等等。
      18.bridge agent,是负责在情报官员和情报员之间(即间谍管理者和间谍之间)充当信使的情报人员,是courier(信使),也就是以前常说的“地下交通员”的一种。
      19.notional agent,指的是一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情报员。比如在向敌人提供假情报时,可以谎称这是从我方的某位情报员这里得来的,而这个人实际上并不存在。
      当然,有些国家的情报官员为中饱私囊,不惜采用违法手段,捏造一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说他是自己在某国发展的情报员。同时把一些从公开媒体上或通过其它渠道得来的情报报给上级,并谎称这是该名情报员向他提供的,而他现在应该按约定付报酬给这位情报员了。当从上级那里得到钱后,他就把钱揣进了自己的口袋。至于那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情报员嘛,是真是假并不容易辨别,因为情报活动本身就是极度秘密的。警囘察在国内公民中发展的线人是真是假很容易被查清,而情报官员们在外国发展的间谍要查起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这种被捏造出来的间谍也可以被称为notional agent。
      20.walk-in,指的是主动送上门来的间谍。虽然有时这些主动送上门来的间谍可能是对方派来的奸细,但更多时候却是真心实意来投诚的。比如近年来给美国情报界造成重大损失的前CIA特工阿姆斯和FBI特工汉森,两人当初都是主动投入前苏联情报机关的怀抱的。


      3楼2013-01-08 11:03
      回复
        6.good cop / bad cop,这是间谍审讯手法的一种。即由两名审讯者中的一名故意装作脾气暴躁,并对被审讯者进行刑讯威胁。而另一名审讯者则装好人,以伺机骗取被审讯者的信任,诱其全盘招供。由于这一手法常被警囘察用来审讯罪犯,所以被叫做good cop / bad cop。前一段看了以前的老片子《林海雪原》,发现里面的解丨放军审讯土囘匪时居然也用的这一手。而good cop / bad cop这个词和汉语中的“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正好对应。
        7.spy ring,即间谍网。注意不能译成spy neТWork,而要用ring这个词。
        8.defect,即叛逃,在冷战期间极为常见。
        9.safe house,即秘密据点之意,主要供间谍们接头会面或进行行动策划和指挥之用。各国间谍都在国外购置了大量的safe house,大多是些民房,平时可能没人居住。当然,safe house有时也可能是旅馆里的一个房间,作临时会面之用。
        10.rendezvous,即接头之意。
        11.debriefing,指情报官员等听取情报员们的汇报。
        12.dead drop,情报交换可以当面进行,如利用擦肩而过时进行的瞬间交换等(brush contact),但这样的风险在于容易被反间谍人员当场将交换双方同时抓获。所以,间谍们还可以利用dead drop,即秘密投放点来交换情报。情报员可将情报置于某秘密地点,然后在某根电线杆上画个记号,表明情报已安全投放。负责和他联系的情报官员在取得情报后,会把钱放在某个dead drop,然后也在某根电线杆上画个记号,表明钱也已安全投放,再由情报员将钱取走,事后他可能还在某根电线杆上画个记号,表明钱已到手,一切正常。
        13.Cover blown!这里的cover指的是掩护身份的意思。比如一名间谍的公开身份可能是教师。如果他的真实身份暴露了,那这就叫cover is blown。
        14.Abort the mission!电影《碟中谍》里,当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行动小组在布拉格行动受挫时,该小组负责人便在桥上对用通话装置告诉汤姆•克鲁斯:Mission Aborted(中止行动),即放弃情报活动之意。
        15.surveillance,即监视之意。如果某些人上了要被定期监视的名单,那这份名单就叫做watch list。
        16.penetration,即渗透之意.人力情报工作中的两大主要手段就是“打进去”和“拉出来”,打进去即penetrate,拉出来则是recruit。渗透一词也可用infiltrate,但相比之下,infiltrate更强调特种部队人员(special ops)等进行的偷越国境之类的渗透,而偷偷逃离敌境则用exfiltrate一词。至于抽象的情报渗透工作则一般用penetration一词。
        17.passive probe,如果你被派到某个国家,化装成该国人,并居住在一个空军基地附近,你的任务就是每天都对从空军基地起飞的飞机的架次和时间规律等进行记录,那你的工作在情报术语中就是passive probe,任何此类单纯的观察和记录性的情报工作都属于passive probe。
        18.disАVow,一旦情报人员被敌国反间谍机关抓获,出于外交等方面的考虑,本国情报机关可能会拒绝承认这名情报人员是为自己工作的,这就叫disАVow,现在知道做情报人员会有多可怜了吧。
        19.decoding,即密码破译。电话、传真、信件、电子邮件等都可能被敌人的技侦部门截获,无线电自不必说,所有信号都在天空中穿越,你自己收到的同时,你的敌人也同样能收到。但是,如果你使用了密码,你自己知道了意思,敌人可能就不明白了。同样,如果敌人使用了密码通信,你也得再加一道工序才能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这一过程就是破译。密码破译工作和数字的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暗算》里的701才要起用黄依依那样的数学专家。


        8楼2013-01-08 11:09
        回复
          20.covert operation,指的是一切秘密活动。在间谍术语中,“秘密”一词有时也可使用clandestine来对应。
          21.compromised,当一项情报活动因暴露或其它原因无法继续进行时,间谍们便互相通知:The operation has been compromised。也就是说,该abort the mission了。
          22.point man,指的是监视小组中在步行跟踪时离监视目标最近的成员,颇有尖兵之意,《碟中谍》第一部中汤姆•克鲁斯在布拉格的行动中便充当了point man的角色。
          23.vertical contact,即单线联系,这一条绝对是情报工作自古以来的金科玉律。只有与上级直接进行垂直联系,而不与其它间谍网成员进行横向联系,才能保证在被敌人反间谍机关察觉时把损失降到最小。不仅情报工作中要始终贯彻这一原则,像什么贩毒和走私的人员也应该有起码的单线联系的意识,要不肯定会被一窝端掉。
          24.need-to-know basis,要想让一个人不囘泄密,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他知道秘密。所以,对于没有必要知道某些秘密的人,一个字也不要透露给他,这就是所谓的need-to-know basis。
          25.access-based investigation,如果发生了泄密事丨件,在开展反间谍调查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access-based investigation,即从可能接触被泄露的秘密的人查起,逐渐排查并缩小范围,直到查出间谍。
          26.code name,即代号。为了尽是减少暴露的概率,间谍们都使用代号。而且,一般来讲,代号的内容应尽量与其本人情况相背离,以免被敌人猜中。
          27.elicitation,即人们常说的“套话儿”。比如,你在火车上看见一名穿着空军制囘服的士兵,在和他聊天时你得知他是探亲后回部队。然后你问他在部队是干什么的,他说是雷达兵。这样你就可以向你的上级汇报了——在火车终点站的那个地方有一个空军雷达站。
          28.eАVesdropping,即窃囘听,同样的表达法还有listening-in。如果是通过电话线路进行的窃囘听,也可以叫做wire-tapping。而这些截获情报信息的行为都属于interception(情报截获)的一种。
          29.legend,指的是间谍们所采用的假身份。它可以是另一个人的身份,由间谍进行冒名顶替,即identity theft,也可以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人的身份,完全由间谍本人扮演。
          30.MICE,是由Money,Ideology,Compromise和Ego的首字母组合而成的,即金钱诱囘惑、思想拉拢、讹诈胁迫和满足虚荣,是间谍们招募情报员们的常用手段。该词据信是由前苏联的克格勃造出来的,代表了冷战期间情报斗争中常用的几种间谍手法。


          9楼2013-01-08 11:10
          回复
            太多了= =……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3-01-08 12:50
            收起回复
              谢谢坟贴,学到了好多东西


              IP属地:湖北19楼2024-01-24 22: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