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女座吧 关注:941,231贴子:23,912,812

【家乡特色菜】滇南——过桥米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过桥米线,发源于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县,如今已常见于滇南各州,更有甚者流传到了省外。
今天让我带大家挖掘一下,看看这到底是瞎米玩意儿。


IP属地:云南1楼2012-12-23 23:19回复

    云南蒙自,旧属临安府(红河州建水县为临安州府)。明朝时最大的一次移民行动,让云南从此归于天朝,再无反复。而迁到云南的华夏衣冠们,依然流行舞文弄墨、耍枪弄棍。滇南的院试考场便在临安府。因此,周边各州县的童生、秀才们长期受科举熏陶,更是加倍努力,盼得一朝求取功名。
    话说在蒙自县,有这样一个美丽的湖泊——南湖。当年一心想乡试中举的杨秀才,便把南湖中的湖心岛作为其攻读的雅境(要说这秀才也真是会挑地方啊,这样的环境今天不知道值多少一平米-_-!)。杨兄实在太用功了,常常废寝忘食。他妻子急了,怕他身体不支,于是把家里的母鸡杀掉,用砂锅炖了,给杨秀才送去。结果晚上去收拾的时候发现杨秀才还是没吃,不经义间手碰到砂锅,发现鸡汤竟然还是热的!打开一看,原来上面盖了满满一层油,汤水不能化汽,加上砂锅质地疏松,不利导热,所以散热变慢。鸡汤还是热的。秀才娘子灵机一动,隔天又把整锅的汤带来,外加很多秀才平时喜欢的菜生,告诉杨秀才啥时候饿了,就把菜生放在汤锅里烫一下。没想到秀才自已一尝,竟觉美味无比,胃口大开,后来配上云南特色的米线,成了一门独特的美食。
    南湖湖心岛,与岸边有一桥相连,因其妻每日送饭从此过,杨秀才便给此食取名:过桥米线。


    IP属地:云南2楼2012-12-23 23:20
    回复
      听说吃多了不好。


      3楼2012-12-23 23:20
      收起回复
        楼楼加油哦


        4楼2012-12-23 23:21
        收起回复

          OK了,不管它怎么来的,反正是有了。
          说到底就是用热腾腾的汤把各种配菜及米线混在一起烫熟了吃。也许正是因为仅仅烫熟,所以各种配菜的原香才得以保留,不经义间成了很不错的味道。


          IP属地:云南5楼2012-12-23 23:21
          回复

            我们先看看它是怎么制作的。
            既然叫过桥米线了,最多的成份还是米线。所谓米线,其实就是把米粉加工成线条一样的东西。好吧,其实也就是米粉。
            云南的米线有两种,一种是米粉经过发酵一些时间,再加工成线条。另一种则没有发酵过。我本人比较喜欢吃没发酵过的,纯天然的米香味儿。顺便一提,马老表方便米线,便是LZ家通海县出产的,大家千万不要买,难吃。米线本来就不能放干的~ 干了后,再怎么加工都不是味儿。



            IP属地:云南6楼2012-12-23 23:21
            回复
              晚上好、本宫到此一游。


              IP属地:新疆7楼2012-12-23 23:21
              回复

                过桥米线最重要的其实是汤料,煮汤最好的是大铜锅,所以不要相信传说里的砂锅。汤料除了鸡,还有猪的粗腿骨,当然少不了各种香料,如八角粉、桂皮这些常见品,最香的汤里必然有少量罂粟果壳。这在云南其实是家喻户晓的佐料,大家不必见怪。文火慢熬好几个时辰,其香自溢。

                配菜其实没有特定的种类,看各人口味而定。云南人喜欢荤素搭配,有人喜欢吃辣的,所以会加上熟辣椒,有人喜欢原本的清香,因此不加辣。一般来说少不了猪肉片,最好当然是里脊肉,不要肥的。要求薄一些,以便烫熟,但最好不要薄到一烫就打卷,以免太老。鸡肉片,厚薄同理。这些年的吃法还喜欢加一个蛋在汤里,有些是鹌鹑蛋,有些鸽蛋,更多的是鸡蛋(其实我觉得都差不多,份量的区别而已)。除此之外,肝,肠,如果有加上,味道更好。
                素菜里面必然少不了韭菜,小葱。因为韭菜可以提升汤的浓香,而小葱则让汤色更清爽。其它的素菜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来添加,但不宜过厚过多。比如适当的香芋,洋芋,莲耦,大白菜,都是云南人喜欢的。


                IP属地:云南8楼2012-12-23 23:22
                回复
                  全套的过桥米线,分为热汤一碗(一般很大碗)。米线一份,荤素菜各若干。也有些加蛋类,酱料类,泡菜类的。但绝对是各自分开没有混一起。此时大家如果喜欢蛋汤味的,应该先把蛋打在汤里,搅拌一下。然后依次放入生肉类、素菜类。记得一定不要先放素菜,不然到最后肉类就烫不熟了。

                  等把汤料弄完,文艺小青年为了显示他的修养,会一点一点地在汤中放入米线,一边烫一边吃。这样更能体会到汤料的鲜美甘甜。


                  IP属地:云南10楼2012-12-23 23:26
                  收起回复

                    但是像LZ这样的二逼中年+大老粗,一般没那么好的修养,把米线全倒进汤里混起来,要是旁边没人,也许会连汤碗端着海吃。最多最多也就分两次就把米线全放完了。
                    如果配菜里有自己喜欢酱类,也可以加一点点在汤里,改变整体的味道。但是对不认识的东东,最好别乱加,世间最苦逼的事就是弄得自己不爱吃,还不得不吃完。

                    So,
                    少侠谨记!


                    IP属地:云南11楼2012-12-23 23:27
                    回复
                      最后的备注:
                      千万不要在一开始就去喝汤,不然舌头会变熟!


                      IP属地:云南12楼2012-12-23 23:30
                      回复
                        说了写的好给精就一定给精~欢迎大家踊跃报名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2-12-24 00:13
                        收起回复
                          吃过一回 再难相忘
                          QAQ啥时候我再去一趟 楼主请我吃哼【……


                          14楼2012-12-24 01:31
                          回复
                            喜欢吃了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2-12-24 01:33
                            回复
                              我们学校这边有家“正宗东北云南过桥米线”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2-12-24 01: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