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打工者”叶春锦:舍身救人不留名 三千奖金捐患者 叶春锦,男,1962年2月出生,小学文化,东沟镇桥东村七组村民, 2012年9月份到盐城市区南门华府建筑工地打工。 10月19日早上7点50分左右,他和另一名工友一起到不远处的沿河中路买香烟,途中突然听到有人喊救命,此时已有近百人都在向河中看去。他紧走几步,分开人群,只见一名女子静静地仰在水中,看样子溺水已有几分钟时间。他赶紧脱下棉衫和裤子,只穿一件衬衫和短裤就准备下河。这时,和他同行的工友一把抓住了他,劝阻他,因为工友担心他的身体。他的右腿有着严重的关节炎,左腿两年前在工地上受重伤,曾缝过47针,平时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稍微重一点的体力活都做不了。他却一把甩开了工友的手,迅速跑向河边的小码头,纵身向水中跳去。游到落水妇女的身边,感觉她的呼吸已经非常微弱,他一只手托住她,一只手奋力向码头划去。虽说只有几十米的距离,但人被救上岸后,他已经气喘吁吁。此时,120急救车和110**也先后赶到了现场,及时将溺水妇女送往医院救治,目前已脱离危险,状况良好。就在众人将目光全部关注在落水妇女的身上时,他却在一旁脱下湿漉漉的衬衣,套上棉衫后悄悄离开了。10月29日,盐城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其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奖励他5000元,他当即决定将其奖金中3000元捐献给正在盐城市一院接受治疗的白血病患者姜慧,祝福女孩早日康复。盐城晚报、盐阜大众报、中国江苏网等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赞誉他为“最美打工者”。 “最美农民工”徐加苗:跳河救人不张扬 徐加苗,男,1976年12月出生,初中文化,东沟镇公兴居委会三组居民,现在上海立新船厂打工。 11月6日中午11点半,上海市苏州河胶州路段,一对年轻情侣中的女子因争吵跳入苏州河,不善水性的男子随即跳河救人,双双陷入险境。刚从亲戚家吃完午饭回去的徐加苗看到了这一幕。他来不及多想,立刻扯掉外套脱掉鞋子,跳进冰冷的河里。河面下暗流湍急,他游得很吃力,游至河对岸后,他从侧面抓住正在挣扎的男子的双手,把他推向河边,并托起他的身体,让他扶着观景平台的栏杆,然后又下水寻找落水女子。此时落水女子已经不见踪影。已有些疲惫的徐加苗两度潜水救人,都因河水湍急没有成功。曹家渡水上*****赶到后将筋疲力尽的徐加苗和男子拉上**艇。协助**调查之后徐加苗就悄然离开了。徐加苗在上海立新船厂工作已经10多年。因为经济不宽裕,他自己一人在上海打工,家人和同事是在媒体采访后才知道这件事的,他不想让家人知道,怕一家老小为自己担心。车间同事蔡越明说,徐加苗平时就很乐于助人,工作积极踏实,平时谁让他带个班或者加个班,他总是乐呵呵地答应。“这种事,碰上了,很多人都会出手相救的!下水,就是下意识间的动作,那时候根本来不及思考。”他说,这是一件小事情,能救别人,而自己付出的代价不过就是湿了一件衣服,真的没有什么。凤凰网、盐城晚报等媒体对他的先进事迹纷纷予以报道。 身患绝症不忘计生工作—王汉楼 王汉楼,男,1952年4月出生,中专文化,中共党员,罗桥镇沿路村计生专干。 2004年1月,他走上了育龄人口管理比较复杂的沿路村计生专干的岗位。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计生专干,他刻苦学习计划生育专业知识,不到一年,就由一名“门外汉”转变为业务骨干。他还通过入组入户、每月出一期计划生育墙报等方式向育龄人群宣传计划生育方面的政策及科普知识。在他的努力下,沿路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应知应会率达99%。2005年5月,打击“两非”规定出台后,他迅速走村入户进行广泛宣传。有一名育龄妇女领取了照顾二孩生育证并已怀孕,但她一心想要男孩,到处打听欲进行胎儿性别鉴定。他知道后多次上门进行说教,隔三差五地上门与她拉家常,并让她定期到镇计生服务站检查胎位,直到小孩顺利生产。育龄妇女徐彦芹照顾生育两个孩子后,仍不采取节育措施,原因是致富无门,导致两口子常常闹别扭。他通过个人担保给她家贷了小额贷款,又不顾三伏天的炎热,帮助她家购买苗鹅,徐彦芹夫妇感动不已,落实了节育措施。2010年1月,第一次查环查孕服务月期间,他因多日的颠簸和劳疾,昏倒在路上,经送县人民医院抢救,诊断为食道癌。术后,面对死亡的威胁,他没有退却,坚持白天上班,晚上吊水,每天到计生办填表格,核对数字。9年来,他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处处把已婚育龄妇女当亲人,用真情换真心,先后看望生育、节育对象300多人,送出钱、物等3000余元。
